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解毒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ORR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vs60.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CYFRA21-1、SCCAg及CEA水平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益气解毒方治疗可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益气解毒方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Th17细胞活性的干预效应.方法 4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开始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数值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7含量水平,并以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及其意义.然后,将4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  相似文献   

3.
益气解毒颗粒干预鼻咽癌细胞HNE1蛋白质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对鼻咽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筛选益气解毒颗粒药液对鼻咽癌杀伤的半抑制浓度(IC50),用0.1倍半抑制浓度(0.1×IC50)的益气解毒颗粒作用鼻咽癌细胞HNEl 96h,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益气解毒颗粒处理和未处理的鼻咽癌细胞HNE1的总蛋白质,银染显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点.结果益气解毒颗粒药液杀伤鼻咽癌细胞HNE1的半抑制浓度为6.25mg/ml;双向电泳图像分析益气解毒颗粒药物处理组图像的平均蛋白质数为1120±89,未处理组的平均蛋白质数为1281±102;差异蛋白质有673个,其中有218个表达增强,有455个蛋白质表达下降.结论益气解毒颗粒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有关,这些差异蛋白质有待质谱分析鉴定,为中药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拆方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 nm23-H1表达活性及运动潜能的影响,分析nm23-H1活性与瘤细胞迁徙潜能的关系,从细胞迁徙干预机制探讨其对鼻咽癌细胞转移潜能的抑制效应.方法 制备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拆方的大鼠药物血浆,MTT法确定药物血浆的IC50浓度,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徙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m23-H1基因表达活性,比较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 与正常大鼠血浆组比较,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浆分别作用24h后,细胞迂徙数和迁移距离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药物血浆分别作用12h、24h后,CNE2细胞nm23-H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尤以原方和解毒组分作用明显,而益气组分和养阴组分则否.结论 益气解毒方促进抑癌基因nm23-H1的表达活性并进而影响瘤细胞迁徙运动能力的生物力学机制,可能是该方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潜能的药理效应机制之一. 徙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m23-H1基因表达活性,比较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 与正常大鼠血浆组比较,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浆分别作用24h后,细胞迁徙数和迁移 离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药物血浆分别作用12h、24h后,CNE2细胞nm23-H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尤以原方和解毒组分作用明显,而益气组分和养阴组分则否.结论 益气解毒方促进抑癌基因nm23-H1的表达活性并进而影响瘤细胞迁徙运动能力的生物力学机制,可能是该方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潜能的药理效应机制之一. 徙潜能,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m23-H1基因表达活性,比较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 与正常大鼠血浆组比较,益气解毒方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察益气解毒方乙酸乙酯提取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EAE)对鼻咽癌(nasopha ryngealcarcinoma,NPC)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NPC患者10例,抽取肘静脉血,分离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10%胎牛血清RPMI 1640培养基分别加不同浓度益气解毒方EAE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s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特异分子CD1a、CD86和HLA DR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含量。结果益气解毒方EAE能促进NPC患者PBMC来源的DCs成熟分化并高表达成熟DCs表面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CD1a,CD86,HLA DR),其IL 12分泌水平亦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持续升高。结论益气解毒方EAE能明显促进NPC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s成熟分化和功能活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中医治法对CNE2细胞迁移运动及p-Ezrin与c-myc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 以甲氯蝶呤作为阳性对照,以正常大鼠血浆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划痕法检测益气解毒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浆对cNE2细胞迁徙运动的影响,RT-PCR法检测其对CNE2细胞p-Ezrin和c-myc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益气解毒方原方、解毒组分和益气组分药物血浆能显著抑制cNE2细胞的迁徙运动能力,养阴组分和甲氯蝶呤对细胞迁徙运动无明显抑制效应,益气解毒方原方对CNE2细胞c-myc基因转录活性显示抑制效应,而其他组分效应则不明显;益气解毒方原方、解毒组分和益气组分药物血浆显著抑制CNE2细胞p-Ezrin基因转录活性,养阴组分和甲氯蝶呤对其转录无明显抑制效应.结论 益气解毒方原方、解毒组分和益气组分药物血浆均对CNE2细胞迁徙运动具有明显抑制效应,尤以原方最为显著;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靶细胞p-Ezrin基因的转录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410000)通信作者:田道法,主任医师.Email:tiandaofa@163.com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头颈实体瘤,其生长、浸润、转移机制及其对治疗的不敏感性和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细胞群体中,存在一群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潜能和分化潜力而类似于干细胞一样的肿瘤细胞,即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由此决定了瘤细胞群体的异质性及转移、复发和多药耐药性等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特征,并通过诱发CSCs生存其中之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免疫耐受状态而决定了瘤灶对治疗措施的不敏感性甚至抗性[1,2]。CSCs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并因而改变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促进病情演变进展[3]。这是肿瘤学研究的新领域。深入探讨相关机制并有效干预之,研发相关靶向治疗技术[4],促进传统治疗技术的进步,可望突破头颈肿瘤远期疗效瓶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益气解毒法不同组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及其细胞伪足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大鼠血浆为对照,分别应用益气解毒方原方及其改方大鼠药物血浆对CNE2Z细胞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法评价不同组方药物对靶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影响,以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伪足形态特征,分析靶细胞的反应特性.结果 益气解毒原方对CNE2Z细胞的迁徙运动潜能显示抑制效应,细胞迁徙能力较差,伪足伸展不明显;益气解毒改方则对靶细胞迁徙运动潜能显示为促进效应,细胞伪足伸展长度较长.结论 同为益气解毒法的组方,由于剂量构成比不同,各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药效学差异巨大.这样的药理效应特点,对中药复方的合理组方提出了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好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转移特点,但其机理未明。肿瘤干细胞研究的进展,有望为阐明这类现象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干预疗法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康复过程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初诊鼻咽癌放疗化疗后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予以益气解毒养阴方干预治疗;1:1配对法平行设置放化疗后常规对症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社会人口学信息、治疗前后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康复过程,包括病灶愈合、复发或转移情况,生存时间,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价益气养阴解毒方干预疗法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康复过程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QOL评分(50.25±8.60,40.80±5.63)、肿瘤复发时间(7.36±2.12,5.86±1.59)年、5年复发率(18.46%,33.85%)、10年及以上生存率(67%,43.77%)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干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的QOL,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一个载体同时编码四个不同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与单基因质粒作对比,通过裸鼠成瘤实验研究其对体内鼻咽癌细胞CNE-2Z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同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致癌基因蛋白(c-myc)、存活素(survivin)和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并含荧光素标记的短发夹RNA质粒(命名为P-1),并构建单独表达VEGF、c-myc、survivin 和hTERT的质粒(分别命名为P-2、P-3、P-4和P-5),建立人鼻咽癌细胞CNE-2Z细胞株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分别将其转染于荷瘤裸鼠瘤体内,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质粒在瘤体内的转染及表达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mRNA水平上检测对目的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上检测对目的基因的封闭效果.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所有裸鼠均接种成功,l周左右可见皮下肿瘤形成,并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大.各质粒组载体转入瘤体后,共聚焦显微镜下见癌组织中有绿色荧光表达,而空白对照组未见绿色表达荧光.肿瘤体积生长曲线表明,单基因组和多基因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以多基因组肿瘤体积抑制最为明显.肿瘤抑制率在Pl~5组分别为82.4%、46.2%、48.5%、51.9%和46.8%.RT-PCR和免疫印迹法在体内实验证实单基因质粒组主要引起单个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而多基因质粒组可以同时下调四个不同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TUNEL实验表明多基因质粒能更有效地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多基因共沉默对鼻咽癌基因治疗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阻断多个基因可能是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益气解毒颗粒影响鼻咽癌细胞HNE1增殖活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疗法对HNE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含益气解毒颗粒原方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增殖的影响。结果:原方组和解毒组分组药物血清作用48h时,细胞增殖活性最低;而益气组分组、养阴组分组和其他组分组药物血清作用72h时细胞增殖活性最低。15%原方组药物血清对HNE1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率达到67.68%。结论:原方及其拆方组药物血清对HNE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以原方效应最为明显,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抗人IgM抗体作用于人鼻咽癌HNE-1裸鼠移植瘤生存素(Sur 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移植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表达变化情况,探讨IgM抗体抑制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PCNA、Ang-2表达情况,免疫组化SAP法检测CD31标记的移植瘤内微血管并计数MVD。结果 ①实验组Survivin、PCNA、Ang-2阳性表达的结果显著低于IgG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MVD为12.54±0.47,显著低于IgG对照组(16.95±0.21)及PBS对照组(17.17±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H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VD分别与Survivin和Ang-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分别为0.754、0.696,P 均<0.05)。结论 ①抗人IgM抗体可以显著抑制H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内Survivin、PCNA、Ang-2的表达;②抗人IgM抗体可以显著抑制H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MVD,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2、Survivin的表达有关;③抗人IgM抗体抑制H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urvivin、PCNA、Ang-2的表达,促进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电压电化学疗法对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意义。方法:于裸鼠下颌皮下接种人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YCU—N861细胞系细胞,制成移植瘤模型。局部注射博来霉素(BLM)20μg/只,继以50V、100V的电压刺激(EP),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其体积。9d后取肿瘤组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结果:BLM和EP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联合治疗组(BLM+EP)与BLM组、EP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LM+EP组肿瘤生长发育迟缓,明显受到抑制,组织学表现为坏死出血征象,有丝分裂指数和免疫组织化学Ki67染色标记指数分别为9.90±3.48、2.28±2.61,与BLM组(34.33±6.60、6.41±3.59)、EP组(58.75±8.87、8.85±3.25)及对照组(73.25±11.95、11.10±3.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低电压电化学疗法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龙蛋白组分Ⅲ对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密度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HNE1细胞形成移植瘤,至肿瘤体积达1cm×1cm×1cm后,随机分为地龙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腹腔注射地龙蛋白组分Ⅲ和生理盐水,连续用药20天,然后处死动物,测量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体积重量,并制备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计数瘤旁血管密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的表达活性。结果地龙组用药处理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地龙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瘤旁血管密度明显减少(P<0.05),金属基质蛋白酶9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地龙蛋白组分Ⅲ可能通过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9的表达活性和抑制瘤旁微血管的生长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α-防御紊HNP1基因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在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HNP1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鼻咽癌HNE1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观察对HNE-1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将筛选的含pcDNA3.1( )-HNP1质粒的HNE-1细胞和空pcDNA3.1( )质粒的HNE-1细胞以及单纯的HNE-1细胞培养、收集后分别注射于8周龄雌性BALB/c裸鼠的右侧腹壁皮下,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防御素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NP1基因转入鼻咽癌HNE-1细胞后能成功地表达有活性的α-防御素1,MTT实验证实有细胞毒作用,转染HNP1基因组裸鼠较对照组肿瘤生长速度慢,体积小.结论:通过转基因方法能表达有活性的α-防御素1并能抑制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对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 μg/g ARG 组和20 μg/g ARG组。实验组按体重分别给予10 μg/g和20 μg/g牛蒡子苷元,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1640培养液。每天腹腔注药,持续2周。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RG能抑制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对照组相比,10 μg/g ARG组和20 μg/gARG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EGFR、p-EGFR、AKT、p-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ARG可抑制鼻咽癌5-8F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GFR、p-EGFR、AKT、p-AKT、mTOR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2,TNFRⅡ)转基因结合TNFα局部注射诱导喉鳞状细胞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杀伤肿瘤的效果,为喉鳞状细胞癌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在利用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建立人喉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基础上,以脂质体为载体采用体内转基因技术,活体转染人类TNFRⅡ并联合局部TNF-α注射,采用肿瘤大体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TuneⅠ、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TNFRⅡ转染前后肿瘤细胞TNFRⅡ表达水平、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综合评价对肿瘤杀伤和抑制的效果。结果:裸鼠喉癌移植瘤模型的成瘤率为94.5%。活体转基因48h TNFRⅡ表达水平达最高峰并在72h内维持较高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TNFRⅡ主要表达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空质粒转染组肿瘤细胞几乎无TNFRⅡ表达。2000U TNFα局部注射对肿瘤的诱导凋亡和杀伤的抑制效率最高,表现为在TNFRlI转基因组动物治疗结束时肿瘤的体积为(1161.333±166.555)mm^3,瘤体重量为(1.100±0.832)g,瘤/鼠重为0.044±0.332,凋亡率为(38.226±13.671)%,与空质粒转染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别。Tunel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前者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后者。结论:通过TNFRⅡ活体转基因提高其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提高TNFα局部注射杀伤喉癌移植瘤模型动物肿瘤细胞的效果,其机制是通过更有效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的。活体TNFRⅡ转基因结合TNFα局部注射有可能成为喉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人IgM抗体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先行制备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随机分为实验组(IgM组)、IgG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5只。处理结束后,分别取移植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40蛋白表达,并行图像分析,比较分析各组间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肿瘤组织MVD为(11.4&#177;0.71),显著低于IgG对照组(13.8&#177;1.57)、PBS对照组(16.28&#177;1.85),P均<0.05;实验组VEGF平均光密度值(0.346&#177;0.038),显著低于IgG对照组(0.367&#177;0.041)和PBS对照组(0.370&#177;0.023),P均<0.05;实验组CD40平均光密度值(0.172&#177;0.016),显著低于IgG对照组(0.230&#177;0.017)和PBS对照组(0.232&#177;0.072),P均<0.05;各组瘤组织MVD与VEGF及CD40表达均成正相关(P均<0.05)。结论抗人IgM抗体可以抑制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CD40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