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肝汤加夜关门治疗失眠1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黄帝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以》始称“不寐”。导致失眠的病因主要是心、胆、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失眠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虚证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无论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均能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营卫之气不能按照正常的路线循行,失去其时间上的规律,人体也便相应地丧失了原来寤寐交替的节律性,而出现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失眠属于中医学的"不寐"范畴,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且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有关。实证者,多因肝郁气滞化火,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入手,佐以安神宁心。  相似文献   

3.
黄利兴临床善治失眠,其认为阳不入阴为失眠的总病机,主要病机包括心神失养、心神受扰、肝不藏魂等。任何影响心肝神魂安定的因素均可成为失眠的病因。黄利兴根据失眠的不同临床表现,将失眠分成入睡困难型失眠、多梦型失眠、浅睡型失眠、早醒型失眠及彻夜难眠型睡眠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李文杰教授治疗失眠有特殊之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杨栋  洪霞 《北京中医药》2017,36(11):1020-1021
人之寤寐与卫气密切相关,卫气运行受心神主宰,因而心神不安则卫气不降,机体因卫气不能由阳入阴而出现失眠。焦虑障碍是以恐惧、紧张等为主要情绪体验的神经症,而恐惧、紧张是机体心神受伤后的常见情绪反应,因而焦虑障碍的核心病机也与心神不安密切相关。失眠与焦虑障碍在发病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而且苯二氮卓类药物同时具有抗焦虑与催眠功效,临床上注重对心神的调节有助于提高失眠和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寐,又称失眠,古时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不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位在心,主要病机为心胆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实证有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虚证有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总之乃人体因神不归舍,魂不舍藏所致.现实生活中引起不寐的病因大多为情志内伤,导致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1-3].临床常用安神、镇心、养血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使用疏肝解郁、平肝潜阳、养血安神法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不寐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祁慧霞  牛天福  李娟 《中医药研究》2011,(12):1501-1502
初步探讨中医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室性期前收缩病人证候进行分析,据此以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法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室性期前收缩病因多为心神不安,血瘀阻络,病机多为心神失养和心神受扰。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法能减少心律失常病人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改善病人临床状况。  相似文献   

8.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栗锦迁教授抓住阳不入阴,阴不含阳为失眠之基本病机特点,随证化裁,灵活加减,疗效确切。本文分别从痰热扰心、气血虚弱、肝郁气滞三个证型论述其治疗失眠之施治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易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本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论治本病的经方进行了列举,并附验案6则。  相似文献   

10.
<正>失眠说起来不是什么大毛病,却让人痛苦不堪现在睡眠障碍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患睡眠障碍的日趋增多。长时间的睡眠障碍会引起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和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免疫机能也会降低,影响到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使生活质量下降。鉴于安眠药的毒副作用,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中成药来治疗失眠。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引起,其病位在心,主要由五种原因造成:1.情志所伤,肝  相似文献   

11.
失眠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目前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化源不足、心神失养,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心虚胆怯、心神不安,痰热实火、扰动心神,主要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我们认为失眠症的发病与督脉也有密切关系,在临床治疗时要注重调理督脉,选取督脉腧穴进行施治。  相似文献   

12.
黄曼 《天津中医药》2012,29(3):256-257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寐的发病率较高。其病因病机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实证多由心火炽盛,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关键在于心主神明功能的紊乱,病位心为主。故临床治疗,应从心论治,突出从心辨证,注重调养心气,使心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发挥正常,从而脏腑协调,神魂自安。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且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有资料显示,失眠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1]。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其病位在清窍,与心、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瘀血阻络及胃失和降进而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相似文献   

14.
失眠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又称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是常见而又较难治的疾病,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眠,可反复数年不愈,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就失眠的中医辨治作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心主神志,正常的睡眠必须要心神平和。虽然失眠原因诸多,但究其本源是各种原因导致心神不安、心神失养而致。其病位在心,与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阴盛阳衰、气血失调有关。常见思虑劳倦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素体虚…  相似文献   

15.
分析大学生失眠的发病及病因病机特点,将失眠大学生分为热扰心神,心神失养,心气郁滞,痰食扰心4型进行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调摄,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失眠的中医病名为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辨证施护并配合食疗,常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近年来采用常规护理与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略述古代医家对失眠病因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茜 《光明中医》2008,23(11):1777-1777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关于失眠的病因,现版教科书中提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和“禀赋不足,心虚胆怯”四因。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失眠的中医病名为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中医辨证施护并配合食疗,常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失眠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卓类(BZ类)和佐匹克隆类(ZP类),这类药长期使用一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一是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针灸治疗失眠优势独特,临床报道颇多。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红梅  王威 《河北中医》2009,31(9):1308-1309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