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湖南省洞庭湖一个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96年居民疫情调查结果。该洲岛由大(青山Qingshan)、小(严家山Yanjiashan)二岛所组成。 并检查居民1909人,受检率为72.2%,Kato-Katz法阳性率大岛为14.6%;小岛为23.7%。大岛血吸虫感染有两个高峰年龄组(25岁-35岁和45岁-55岁);小岛年龄组感染高峰略有后移。感染者人群感染度(EPG)轻、中、重分别为71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病重疫区人群B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开罗会议制定的“超声诊断在血吸虫病应用中的试行标准化方法”在日本血吸虫所致肝脏病害损害超声图上可显示明确特征性的基础上,作者于1992年在血吸虫病重疫区的两上自然村,整群抽样1004例村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实质有不同程度改变者639人(63.6%),其中肝实质改变为1级者454人(45.2%),II级131人(13.0%),Ⅲ级54人(5.4%)肝实质超声图显示  相似文献   

3.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开罗会议制定的”超声诊断在血吸虫病应用中的试行标准化方法”,在日本血吸虫所致肝脏病理损害超声图上可显示明确特征性的基础上,作者于1992年在血吸虫病重疫区的两个自然村,整群抽样1004例村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实质有不同程度改变者639人(63.6%),其中肝实质改变为I级者454人(45.2%)、Ⅱ级131人(13.0%)、Ⅲ级54人(5.4%)。肝实质超声图显示异常者中粪检、免疫学检查、直检阳性者与各项检测阴性者进行比较,两组超声异常率分别为74.1%及9.8%(P<0.01),而非流行村200例配对对照组未发现1例超声异常。另通过对成人和儿童肝、脾、门静脉内径的超声测量结果表明,判断异常的标准值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再次证实了B超在现场应用中,对人群血吸虫病患病率的评估和防治效果的判断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了解日本血吸虫病区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一组特异性的重组基因候选疫苗分子刺激子的增生反应。方法选择洞湖日本血吸虫病洲岛型疫区两个岛17名居民和来自非疫区的15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基金上周血单核细胞上培养的条件下用日本血吸虫5种疫苗候选抗原的重组基因分子及可溶性成早抗原刺激时的增生反应的条件下用日本血吸虫5种疫候选抗原的重组基因分子及可溶性成畅抗原刺激时的增生反应以评价这些候选抗原对细胞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洞庭湖日本血吸病流行区居民(实验组)和非疫区居民(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RBM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AWA)和5种重组基因疫苗修选抗原刺激增生时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并评价这些细胞因子的产和瑟人体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来自洞庭湖日本血吸虫病洲岛型流行区2个岛(青山和严家山)的67名实验组对象,按其暴露于疫水的程度和血吸虫病粪检结果,分为抗性  相似文献   

6.
7.
长江中下游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流行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流行病学方法确定易感者和拮抗者,为日本血吸虫再感染的年龄依赖性抗性提供依据.方法 1996年,选择南洞庭湖日本血吸虫病洲岛型流行区经常接触疫水的居民250人作为研究对象,行吡喹酮顿服治疗.随后,观察了研究对象日常接触疫水情况141d,暴露指数以平均每天接触疫水皮肤面积(m2)与时间(min)的乘积(m2·min/d)计,并对其行四次方根标准化换算.1 998年,其中21 3入接受了粪检,并根据粪检结果和疫水接触程度对21 3名对象进行流行病学易感和拮抗的分类.结果 1998年,感染率为23.0%,感染度(EPG)几何均值为64.5;感染率在低年龄组(<10岁)人群中最高,并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在感染人群中,男性感染率和感染度均高于女性(P<0.01).21 3名对象可分为3组易感组(23.0%)、抗性组(1 3.6%)和不确定组(63.4%);平均暴露指数换算值为6.2m2·min/d,男性高于女性.年龄组的暴露指数和治后再感染度之间存在剪刀差关系.结论本研究表明,流行区人群治后存在对日本血吸虫再感染年龄依赖性抗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时期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指出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复杂,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提出在今后的防治策略上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在努力做好传染源控制的同时,仍应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常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逐渐活跃,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这一特殊人群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中的地位益显重要,因此,我们选择了一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其1992~1994年内流行人口血吸虫感染及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1试区畅况试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下游的当涂县境内,共有25个村民小组,926户居民。居民沿江堤居住,堤外为江滩,滩地冬陆夏水,每年平均水淹时间4~7个月,主要农作物为蔬菜和棉花,试区人口流动频繁,多数为从事水上运输业。近5年来每年均有急性感染发生。该…  相似文献   

11.
波阳县枧田街乡西湾村(包括坳山、力新、松树坡、欧阳坞、石咀头、西湾、鱼山坞、力湖8个自然村),于2001年8月确定为血吸虫病新流行区.为了彻底了解疫情和流行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于2001年9月对该地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概况和合乡位于鄱阳湖北岸。 1 95 6年经调查该乡有4个疫区村 ,1 963年全县系统螺、病情调查时 ,该乡的滨湖村所属草洲仍未发现钉螺和病人。再次确认为非疫区村。2 0 0 0年 8月该村有 2名儿童 ,因持续发热 ,屙脓血便 1 0余天 ,到我站查病 ,粪检均查获血吸虫卵 ,确认为急性血吸虫病。滨湖村有 4个自然村 ,所属草洲面积 86.71万 m2 ,距草洲 5 0 0 m以内自然村 1个 ,5 0 0~ 1 0 0 0 m自然村 3个 ,全村 762人 ,上草洲放牧耕牛 82头。居民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 ,部分村民在鄱阳湖区捕鱼和放牧。由于该村地处鄱阳湖汊 ,受一级水位控制 ,又是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鄱阳湖区人群化疗后血吸虫再感染的纵向观察结果,分析了人群再感染易感性与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同型的相关。结果显示,人群再感染率与当地疫情相平行,表明暴露是影响再感染的主要因素;平衡暴露因素后,低年龄组重度再感染高于高年龄组,相对危险度为1.6-2.5;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低年龄组高年龄组容易发生再感染,且“拮抗组”较“易感组”平均年龄大11-13岁。证明日本血吸虫感染者中可产生年龄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和证实人群中经胎盘传播日本血吸虫病。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湖北省阳新县208例1998年9~12月出生的婴儿及其母亲为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测血吸虫抗体和粪便检查虫卵。结果 208例婴儿血清试验和粪便检查均阴性。205例母亲血清学试验中阳性14例(6.8%),粪便虫卵检查全部阴性。结论 目前未能证实先天性日本血吸虫病人存在。但日本血吸虫先天性感染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HBsAg人群分布规律及其与血吸虫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在安徽省一中度血吸虫病流行村,采用病原学方法(Kato-Katz法,二送六检)和血清学方法(ELISA法、IHA法串联筛检方案)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检测,同时平行检测HBsAg(ELISA法),并进行相关个案调查。结果 1)居民HBsAg阳性率11.21%(105/937),其中男性12.38%(50/404),女性10.32%(55/533),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wald=1.545,P=0.214);25-34岁及以上年龄组HBV感染的危险度(OR)是5~14岁组的8.852~10.5ll倍(P均d0.001);2)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与HBsAg携带率年龄性别分布曲线走向基本一致,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趋势;≥25岁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粪检阳性率、HBsAg携带率分别在30%、3.13%和10%以上;3)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与非血吸虫病患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7.69%和9.96%,HBsAg平均A值分别为0.180(一0.005,0.364)和0.234(0,141,0.327),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吸虫抗体阳性与阴性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12.26%、10.66%,HBsAg平均A值分别为0,246(0,166,0.327)和0.241(O.182,0.301),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HBV与血吸虫感染有相关性,但≥25岁居民血吸虫合并HBV感染的潜在威胁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6.
对洞庭湖区15个有代表性的血吸虫病流行村的血吸虫病流行各个环节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血吸虫病人多集中在沿湖居住的居民中,男性以从事生产性接触疫水的感染率较高,女性则以从事生活性接触疫水感染率较高;血吸虫病情与感染历史及性别有关,也与年龄及感染度有关。各类传染源中以耕牛及外来流动人群为主,但不同疫区各类传染源在传播中的地位不同。易感地带的钉螺及感染性钉螺以草洲为多,感染性钉螺密度及分布与传染源的种类与数量有关,但不论感染性钉螺的分布范围如何,血吸虫病高危易感地带总是沿湖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7.
江滩型疫区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与再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江滩型日本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化疗后人群血吸虫感染,再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在观察试区,以129例感染者经吡喹酮治疗后虫卵转为阴性的126人为“再感染”研究对象;247例粪检阴性人群作为“感染”研究对象。追踪观察两组人群在一个感染季节后的再感染情况,并调查其接触疫水情况以及当地螺情和疫水变化情况等因素;再对其进行单分析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线感染率为13.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湖沼垸内型高度流行区外来非疫区流动人员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和采取针对性防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外来非疫区流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免疫学检测,综合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和接触疫水方式等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情况。结果调查非疫区外来人员3365人,血清免疫学阳性419人,阳性率为12.45%,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15.74%和6.97%,10~39岁年龄组最高为13.29%,占全部阳性数的85.20%;感染方式以游泳、钓鱼等娱乐性接触疫水为主,占80.91%,挖野菜和淘洗等生活性接触疫水占77.50%,因防汛、抢险、抗旱等生产性接触疫水只占17.42%;文盲、小学、初中和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的感染率分别为17.28%、15.69%、12.85%和8.82%。结论由于管理上的疏漏,湖沼垸内型流行区来自非疫区流动人员的血吸虫病感染是严重的,应引起疫区政府和血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务必将该人群纳入当地血防工作规划统一管理和查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河南省重点人群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方法对唐河县、新野县和濮阳市血吸虫病流行区移民、船民等重点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并开展钉螺调查。结果对727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阳性22例,阳性率为3.02%。问卷调查324人,其中281人(86.73%)去过血吸虫病流行区,知晓血吸虫病相关知识224人,知晓率为69.14%。在唐河县、新野县4个调查区未查到钉螺。结论应加强对河南省重点人群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发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洞庭湖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2007年新发现的腹水型和巨脾型晚血病人60例作为病例组;以配对条件选择12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作为对照组。设计包含晚血危险因素的问卷,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收集信息。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晚血病人发生的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乙肝病史(OR=10.729)、接触疫水方式(OR=3.919)、年均接触疫水天数(OR=5.457)和近10年化疗次数(OR=1.578)4个因素为晚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血吸虫病查出次数为晚血发生的保护因素;未发现晚血与年人均收入、文化程度、晚血家族史、血吸虫病检查次数和血清学检查阳性次数5个因素的关联性。结论长期接触疫水、反复感染、未能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是晚血发生的关键因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可加速晚血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