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高倍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查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胺试验3种检测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加特纳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并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别用超高倍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查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胺试验3种检测方法对208例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行细菌性阴道病加德纳菌检测,并进行阴道加特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BV、非细菌性阴道病(NBV)患者均经线索细胞检查,BV试验和GV培养,BV患者组三种方法检测到的GV均高于NBV组(P0.05);加特纳菌对万古霉素、菌必治、痢特灵敏感性较高。结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找加特纳菌和线索细胞、细菌分离培养、BV快速诊断等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加特纳菌检测中较PCR、免疫荧光法等简便易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复发性和久治不愈的BV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咸宁市某医院就诊的57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进行细菌检测。比较2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特异度。结果 PCR检验法检出阳性标本51例,阳性检出率为89.47%,高于细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PCR检验法检出加特纳菌40例,加特纳菌检出率为70.18%,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的加特纳菌检出率(3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5)。结论 PCR检验法在女性阴道细菌检验中的检验效果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是一种集操作简单、精准度高、特异度高等众多优点为一体的检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阴道加德纳菌与细菌性阴道病之间的关系以及阴道加德纳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建立套式PCR检测细菌性阴道病和非细菌性阴道病标本中阴道加德纳菌16S rDNA~23S rDNA基因片段,确定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的相关性。采用K-B纸片法测定阴道加德纳菌临床菌株对15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所建立的套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灵敏度高达1 ng DNA模板,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265例细菌性阴道病和107例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套式PCR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5.5%和8.4%(P0.05)。108株阴道加德纳菌均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敏感,85%以上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40%以上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甲硝唑、环丙沙星、链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套式PCR可敏感和特异地检测阴道加德纳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密切相关。阴道加德纳菌对不同的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王丽 《现代养生》2013,(20):38-38
目的了解妇女阴道炎的患病情况,对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88例阴道患者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结果送检88份标本,检出阴道真菌感染率48.86%(43/88),阴道加特纳菌21.59%(19/88),阴道滴虫17.04%(15/88),淋病奈瑟菌5.68%(5/88),混合感染6.81%(6/88)。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检查中应常规开展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妇女阴道炎的患病情况,对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88例阴道患者分泌物进行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疾病及阴道清洁度的检查。结果送检88份标本,检出阴道真菌感染率48.86%(43/88),阴道加特纳菌21.59%(19/88),阴道滴虫17.04%(15/88),淋病奈瑟菌5.68%(5/88),混合感染6.81%(6/88)。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高于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检查中应常规开展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解脲脲原体(Uu)相对定量方法,并探讨Uu在细菌性阴道病(BV)的作用。方法建立Uu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Uu含量,同时检测标本中的宿主细胞数(GAPDH基因),计算103宿主细胞中Uu的相对含量;从281例BV患者和137例健康女性采集阴道分泌物,对其中的Uu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能直接检测分泌物中的Uu,与其他阴道常见微生物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102copy/μl;Uu在BV患者和健康女性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6.3%和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定量分析显示BV患者阴道中Uu的含量为183 copy/103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女性的4 copy/103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相对定量方法能克服标本采集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客观反映Uu的致病能力,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囡  张义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2):2625-2626,276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每个幽门螺杆菌有一个拷贝的尿素酶A基因,设计并优化SYBGReen荧光定量PCR条件,评价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与重复性;收集胃粘膜标本65份,并对其同时进行培养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该方法连续8个浓度模板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7),灵敏度达1拷贝/微升;随机选取两个浓度的样本做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重复性。65份标本中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幽门螺杆菌42例(64.62%);细菌培养方法检出31例HP(47.69%)。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幽门螺杆菌,适合于临床检测及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用于布鲁菌检测的数字PCR技术,初步用小样本开展研究,比较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差异,验证数字PCR作为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符合我国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初步比较2者在急性期布鲁菌病诊断中的灵敏度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20例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样本中,数字PCR检测阳性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0例。结论 初步证实在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血清标本检测中,数字PCR检测灵敏度高于荧光定量PCR,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须进一步扩大样本完成实验诊断技术临床研究,并进行多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感染性腹泻标本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考察其在群体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细菌培养法(或传统ELISA法)对2006年丽水地区发生的总计14起共487例群体感染性腹泻标本进行病原体筛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487例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并考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54%,除完全符合的278例标本之外,另有7例采用传统方法检测为阴性的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为阳性.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达100%,灵敏度为102拷贝/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群体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开展快速检测儿童感染性腹泻标本的病原体,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集本医院就诊腹泻儿童粪便标本,对该600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标本进行腹泻病原体的检测。检测的病原体有诺瓦克病毒、轮状病毒、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600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共检出病原体核酸阳性标本240份,总检出病原体核酸阳性率为4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州地区阴道加德纳菌生物型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随州地区阴道加德纳菌(GV)的感染情况及生物型分布情况,分析药敏结果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妇产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Piot分型法分型,再采用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326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GV的总检出率为35.9%,除7型外其余各型均检测到;GV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阿奇霉素、甲硝唑、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49.6%、21.4%、35.0%、56.4%、66.7%、59.0%、87.2%、54.7%、46.2%、84.6%、96.6%、86.3%。结论随州地区BV患者分离出的GV主要为1、5、6型,对头孢吡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而对氨苄西林、甲硝唑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位点5801(HLA-B*5801)等位基因的重复性、准确性和最低检出限。方法:选取HLA-B*5801阳性和阴性样本各2例,每一样本每批内测定5次,连续测定2 d,共重复测定10次,评价方法的重复性。收集20例已知阳性和阴性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同时与金标准DNA测序法的结果进行比对,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选取其中1例阳性DNA样本进行梯度稀释后再行检测,评价方法的最低检出限。结果:4例样本重复性检测阳性和阴性符合率为10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DNA测序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收集的20例已知阳性和阴性样本中HLA-B*5801阳性8例,阴性12例;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最低检出限为2.5 ng/μl DNA。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方便、快捷地检测HLA-B*5801等位基因,其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常规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泌尿生殖道感染阴道加德纳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的理想方法 ,并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加德纳菌的检出率及体外药敏情况。方法 对 6 9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 ,分别用氨试验、直接涂片找线索细胞和分离培养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 ,并对培养出的阴道加德纳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  3种方法对阴道加德纳菌的检出情况分别为氨试验阳性率 8 7% ,线索细胞阳性率 2 2 6 % ,分离培养阳性率 2 4 3% ,阴道加德纳菌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 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加德纳菌的检测 ,分离培养法是最理想的方法。对阴道加德纳菌引起的感染可选用菌必治、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 C R仪器对流感病毒检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中心采集的流感病毒咽拭子及血液样本各116份,根据检测方法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组别,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 C R仪、普通PCR仪、酶标仪进行检测、最终采用病毒分离培养法进行验证.结果: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标本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TaqMan特异性探针和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学评估,并同时运用该法和普通PCR法对对海南省2012年不明原因发热病人157份血标本进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及结果分析。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值)和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8)。该法能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标准品—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irica)最小浓度为102 copies/μl,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用该法检测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结果为阳性,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等其他病原细菌DNA结果均为阴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实验室库存的发热病人血标本DNA进行回顾性检测,结果示阳性2例,检出率为1.2%(2/157),而普通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快速、特异和灵敏的优点,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发挥快速检测的优势,在斑点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泰泽氏菌的TaqMan小沟结合物(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泰泽氏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对2008-2011年采集的1156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普通PCR检测作为对照.结果 泰泽氏菌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肝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侵肺巴斯德氏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之间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达2.2 copy/μl.标准曲线显示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斜率为-3.204,PCR效率为100%.对1156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荧光定量PCR检出101份泰泽氏菌阳性样本,而普通PCR则仅检出44份.荧光定量PCR方法从临床样本中检出泰泽氏菌DNA仅需2h.结论 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和稳定性,适于泰泽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简单、快速地提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能应用于定量PCR测定的方法. 方法使用碱裂解法、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同时提取血清HBV-DNA,比较荧光定量PCR测定的重复性和测定值的差异. 结果碱裂解法所得HBV-DNA量高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P<0.05),并且碱裂解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好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CV分别为0.21,0.28和0.33). 结论碱裂解法提取HBV-DNA简单、快速,适用于HBV-DNA荧光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针对肺炎链球菌自溶素基因设计引物及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检测肺炎链球菌感染.采用肺炎链球菌标准株,构建质粒,用质粒构建标准品,扩增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检验新建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采用本实验冻存其他菌DNA样本,检测其特异性;采集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份北京地区家5家医院儿童门诊或病房,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133例,对新建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结果 绘制了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法检测肺炎链菌感染的标准曲线;新建荧光定量PCR可检测的肺炎链球菌最低拷贝数为10copies/μL;新建荧光定量PCR可成功区分几种病原体DNA,具有较好特异性;采用新建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样本132例,其中肺炎链球菌阳性25例,阳性率为18.94%.结论 新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沙门菌鉴定及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 《职业与健康》2010,26(4):364-366
目的在沙门菌鉴定中运用taqman技术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并考评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抗干扰性及重复性。方法根据沙门菌GenBank Accession NO DQ64463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用沙门菌各种型别对该方法进行考评。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沙门菌鉴定中有良好的特异性、极高的灵敏度、较强的抗干扰性及重复性。结论在沙门菌的鉴定和筛选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