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516例(535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以Placido盘测定角膜散光,记录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3天平均裸眼视力为0.48±0.27,角膜散光0级者158眼,1级者209眼,2级者130眼,3级者38眼。术中后囊破裂14眼(2.6%),虹膜反复脱出60眼(11.2%),虹膜根部离断4眼(0.7%)。术后角膜水肿67眼(12.5%),虹膜伤口嵌顿12眼(2.2%),一过性眼压升高34眼(6.4%),瞳孔变形27眼(5.0%)。结论 高海拔地区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效果好,并发症较少,视力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2.
沈亚君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88-1988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设施简陋条件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2例620眼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和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 d视力〉0.1有558例,占90%,人工晶体植入率9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医院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龄老年性白内障67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治疗筛选后无手术禁忌证的67例(72眼)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对患者局部及全身进行综合检查及治疗;术中在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下采用表面麻醉,软壳技术,居中环形撕囊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05者(4眼),≥0.05而〈0.3者12例(12眼),0.3以上者51例(56眼)。术前与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脱残率77.8%,脱盲率94.4%。术中后囊破裂5例(5眼),术后角膜水肿16例(17眼)。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应优先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仔细全面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身因素及局部的个体化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于9点至12点角膜缘后作6—8mm巩膜隧道切口,撕囊或截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d视力:12眼〈0.05,68眼≥0.05~〈0.3,40眼视力≥0.3;术后1mo复查时视力6眼〈0.05,71眼≥0.05~〈0.3,43眼≥0.3。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结论: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并发症.方法:观察外伤性白内障28例(28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其中15例行白内障一期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行二期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一期植入矫正视力在0.05~0.3者86.7%;矫正视力>0.3者13.3%;二期植入矫正视力0.05~0.3者 84.6%;矫正视力>0.3者15.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人工晶体一期植入还是二期植入,手术后的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应根据外伤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的手术技巧灵活掌握,应尽量早期植入晶体,恢复伤眼的视功能及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对6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术后一周内视力在1.0以上者12眼,0.4至0.9者61眼;一个月后视力在1.0以上者37眼,0.4至0.9者42眼。术中主要并发症的后囊破裂,虹膜损伤,术后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提高明显,强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治疗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双眼白内障患者70例140只眼,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7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多焦点IOL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70只眼,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多焦点IOL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眼压变化、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1. 4%)略高于对照组(85. 7%)(P0. 05);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 05);术中观察组累积乳化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 CDE)、有效乳化时间(effective phaco time,EPT)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 3%,对照组为28.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多焦点IOL植入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缓解手术创伤导致角膜散光度变化,减少术中超声能量积累缩短超声乳化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效。方法:对100例120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设常规切口组,超声乳化组为对照组,对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与超声乳化组结果相似(P〉0.05),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组比散光小,视力较好(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效果好,与超声乳化结果相似,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轴微切口及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192例(19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微切口组87例(87眼),小切口组105例(105眼)。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矫正视力及手术源性散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所用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及术中前房稳定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切口组术后第1、3天角膜水肿比小切口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更轻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微切口组术后第1、7、28天视力恢复情况均好于小切口组、术后手术源性散光度(SIA)均小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视力恢复的好并能够有效地减少SI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老年性白内障特点,评价超声乳化手术在高原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8例(231眼)高原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原位超声乳化吸除或碎核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结果: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术后1周≥0.5者占65.36%,术后1个月视力≥0.5者占75.78%,术后3个月视力≥0.5者占81.48%。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54眼,后囊破裂18眼,晶体核(碎块)掉入玻璃体5眼,前房渗出反应36眼,一过性高眼压10眼。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性白内障以硬核(Ⅲ级以上)和过熟期白内障多见。随着核硬度的增加,超声能量相应增加,超乳时间越长,对眼组织的损伤就重,手术并发症相应增多。对高原地区老年性白内障应严格掌握超乳手术适应症,对硬核和过熟期白内障不主张用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仍然不失为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42例56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 .结果 术后1周裸眼视力超过0.5以上者49眼占87.5%,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低于术后3个月视力,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6例(56眼),术前房角开放超过1800,均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8~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房角的变化。结果术前平均眼压(19.45±5.01)mmHg,术后平均眼压(10.11+2.9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周边前房深度〈1,2CT者36例,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CT者43例,所有眼术后房角加宽,大部分开放,术前视力≤O.05者18眼,占32.14%,术后视力t〉0.3者35眼,占62.5%,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房角开放超过180。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较好地控制眼压,并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探讨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更快捷、更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无晶体眼13例,通过3.0 mm透明角膜切口,二期植入瑞纳(英国)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 d8只眼裸眼视力达0.5,4只眼裸眼视力达0.4,1只眼眼裸眼视力达0.3。结论:微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是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地卡因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9月,我科收治的85例(94眼),回顾性总结分析,术中采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经巩膜隧道或透明角膜缘切口完成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植入单片式PMMA硬性或Acrysoy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在77眼植入硬性人工晶体中,有35眼(占45.5%)在作结膜切口前,用镊子夹结膜时病人感觉疼痛,给上方结膜下注射0.2m12%利多卡因,使手术顺利完成。术中角膜上皮部分脱落6眼(占6.4%);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3眼(占3.2%),均不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术中没有一例追加球后麻醉。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1%地卡因表面麻醉也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在没有其他好的表面麻醉药的条件下,它不失为好的替代品,且经济便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无晶体硅油填充眼的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31眼无晶体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回顾性分析,不需要剥膜的患眼在角巩膜缘做隧道切口并轻压切口后唇使硅油排出,需要剥膜者行常规玻璃体切除手术切口。其中6眼行囊袋或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25眼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结果:其术后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无晶体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与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2~2010-06诊治的43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和随诊结果,依据病人病史、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及查体所见分别行:①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ECCE)、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②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Phaco)、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③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三种手术方式。43例病人术后随访12-48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3者38例,43例病人无一例继发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膨胀期白内障应首选晶体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改善以及晶状体在囊袋内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2012-04至2014-02在我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20例(28眼), 均为规则性角膜散光且散光>1.00 DC, 并完成3~8个月的随访。观察术眼术前眼轴、术前和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前预留球镜度和术后残余球镜度、术前角膜散光和预计残余散光、术后残余散光及人工晶状体偏转轴位。结果 术后3~8个月, 20眼(71 %)裸眼视力≥0.6。7眼(21 %)裸眼视力≥0.8。25眼(89 %)最佳矫正视力≥0.8。术后3~8个月残余球镜度和IOL Master 预留球镜度的误差范围在(-0.90~+0.85)DS, 平均球镜度偏差为(0.46±0.23)DS。术后球镜度的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关系:Y=11.908x-231.65, R2=0.817, P<0.05。术前角膜散光平均为(1.84±0.55)DC, 术后3~8个月残余散光为(0.18±0.11)DC, 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晶状体轴位与预定轴位相比偏移了0°~12°, 平均轴位发生偏转为(3.96±3.46)°。结论 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残余球镜度和IOL Master 预留球镜度存在一定的误差;术后球镜度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呈正相关, 随眼轴的增加而增大;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规则性角膜散光误差小, 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于9点至12点角膜缘后作6~8 mm巩膜隧道切口,撕囊或截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 d视力:12眼<0.05,68眼≥0.05~<0.3,40眼视力≥0.3;术后1mo复查时视力6眼<0.05,71眼≥0.05~<0.3,43眼≥0.3.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结论: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海拔地区防盲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 206例(1 206眼)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m以上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1例及对照组605例,观察组行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而对照组采用球周麻醉进行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麻醉成功率99.0%,其中6例改为球周麻醉,未出现麻醉意外及全身并发症,对照组球结膜水肿61例(10.1%),眼睑皮肤青紫淤血38例(6.3%),球后出血7例(1.2%),提上睑肌麻痹4例(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第1天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中并发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适应证范围广、术后外眼美观等优点,特别适于在高海拔地区防盲手术中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29只眼)混合性、并发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除,通过4.0 mm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平均年龄63.8岁(38~80岁).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4者,占73.7%,术后3月为84.2%.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优点,但高度近视并发玻璃体及视网膜疾病者,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