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栓与止血 (thrombosisandhemostasis)是一门研究止血机制及其疾病的边缘学科 ,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由于止血机制的亢进可引起血栓病 ,相反可导致出血病。近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 ,血栓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 ,已成为人类病死的头号病因。血栓与止血的诊断须以临床资料 (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为基础 ,再借助于辅助检查 (检验、超声、造影、病理 )的结果 ,通过医师的正确思维 ,最后得出可靠的结论。因此 ,实验室检查对研究和诊断血栓与止血有着重要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也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1… 相似文献
3.
血栓与止血检验诊断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与止血相关疾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血栓与止血的检验技术、诊断项目及其评估体系也都随之有新的发展. 1 新技术及其应用 血栓与止血检验是从不同环节了解血栓与止血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病理过程,试验项目有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出血是损伤后的常见情况,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如何有效止血一直是损伤出血救治的重要话题[1]。机体止血反应过程复杂,涉及凝血因子通过内源性、外源性途径将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凝血级联反应,即血液从液态转变成凝胶状态[2]。基于这一复杂的瀑布式凝血反应,越来越多的止血材料被研发、改进,从而协同发挥止血效应。近年来,随着医工学科交叉融合,止血材料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原有的止血材料不断被优化、新型止血材料被研发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在此,对目前常用的止血材料特点、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血栓与止血试验诊断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丛玉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1):5-7
人类正以豪迈的步伐进入 2 1世纪。作为检验医学工作者 ,直面一个被称为生命科学世纪和生物技术世纪的新时代 ,如何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加强检验医学领域各分支学科建设 ,促进检验医学全面发展 ,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讨的重要课题。近十几年来 ,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地位的变化及防治研究的迅速进展 ,血栓与止血的实验诊断技术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并在全国逐步普及。但由于试验的标准化程度尚不够高 ,试验的质量控制也有待改进。清楚地了解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将有助于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特作概略评… 相似文献
6.
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玲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9,(1)
血栓与止血是研究止血与凝血机制及其疾病的一门边缘学科,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及其他领域。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和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血栓和止血实验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从筛选试验、确诊试验到分子生物学的基因检测、突变基因和异常蛋白的功能的研究等,更加简便、特异、系统和全面。 相似文献
7.
8.
血栓形成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保护机制,它的作用就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能够有效止血。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栓形成过程被限制在损伤的局部,一般发生在血管腔外。相对于生理性止血,病理性血栓形成发生在血管腔内,如果累及动脉,则导致器官、组织的缺血和(或)坏死;如果发生在静脉内,则导致血液回流障碍。某部位形成的血栓还可以沿血流方向嵌顿到其他部位的血管,这个过程叫栓塞,如肺栓塞(PE)、脑栓塞。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实验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丛玉隆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21(5):0
随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止血与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研究,无论在基础理论,或在临床应用均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分子水平的研究不仅使人们对凝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使疾病的诊断方法、药物检测手段及血栓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标本采集对血栓与止血实验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标本采集对血栓与止血实验的影响上海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093)董建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200025)王鸿利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选择、条件的稳定、标准化的建立和质量的控制等都对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有较大影响。现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15.
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或称血栓前期(prethrornbotic pha8e),指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物化学和流变学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表现在: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受刺激;②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或功能亢进;③凝血蛋白(凝血因子)含量增高或被活化;④抗凝蛋白(抗凝因子)含量减低或结构异常;⑤纤溶因子含量减少或功能减弱;⑥血液粘度增高或血流减慢等。在这些病理状态下,循环血液既有利于发生,但又不一定会发生血栓形成或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病因,可以是遗传性的或获得性的,也可以是原发性的或继发性的。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其准确、快速、灵敏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的实验监测。由于许多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常温下非常容易失活,而凝血/止血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影响其实验的因素很多。因此,做好以下环节的全程质量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血栓与止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血栓与止血的研究进展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510260)刘泽霖1生理性血栓形成系止血的一种手段,而病理性血栓形成则可致各相关脏器的功能障碍。需强调的是,当前心、脑部位的血栓性疾患,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致残率与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血栓形成是一复杂的... 相似文献
18.
血栓与止血检验诊断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鸿利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5-7
近年,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的进展,止血与止血检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和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血栓与止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十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内容介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十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于2005年8月6日至12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除各种讲座与研讨会外,共发表学术论文约2700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这里我重点介绍有关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及多学科融合交汇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