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至秦  徐革  甘丽美  聂晓英 《现代护理》2007,13(17):1619-1621
目的观察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及探讨PEG相关的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观察28例患者行PEG前后的6项营养指标变化,即体重、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SF、AMC,并在PEG前后对其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对皮肤、造瘘管护理及指导营养液配制、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PEG术后,28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平均体重增加4.14kg,BMI平均增加1.1kg/m2,血清白蛋白升高3.8g/L、血清转铁蛋白升高0.73g/L,其它的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PEG能有效地改善各种不能经口进食患者营养状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胃造瘘方法。熟练置管技术、术后掌握造瘘管正确的管饲方法是保证PEG成功及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晚期病人经皮内镜下行胃造瘘术(PEG)的优点和护理.方法 通过对10例患者经皮内镜下行胃造瘘术治疗的护理方法观察.结果 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得到了良好营养支持,术后出现1例造瘘管堵塞,2例造瘘管周围皮肤发生渗血.结论 重视经皮内镜下行胃造瘘术通过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造瘘管、造瘘管周围皮肤的护理及输注肠内营养时的护理,重点是保持PEG造瘘管道的在位和通畅及做好患者和家属的键康教育,是保证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和胃空肠造瘘术(PEJ)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25例需要行经皮内镜引导下PEG和PEJ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EG和(或)PEJ.术后24h开始经造瘘管喂饲.25例患者均在安置PEG管后1~18个月恢复正常饮食,拔管顺利,其中2例因胃内水囊破裂,造瘘管脱出,及时更换了造瘘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堵管、出血、误吸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内镜下PEG和PEJ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及创伤小,护理方便,已成为临床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行PEG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管饲护理、造瘘管护理、出院后健康教育.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EG操作,术后营养显著改善,治疗费用下降,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做好出院后的健康宣教,是PEG成功操作和管道有效留置的保证,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家庭和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胃造瘘管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肠道内营养者,在胃镜下行经皮胃造瘘术(PEG)。[结果]经造瘘管营养,病人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1例造瘘局部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PEG术后,除常规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外,管饲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家庭护理宣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术方法.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J)是PEG成功后经胃造瘘管置入空肠营养管的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是20世纪80年代由Gaunderer和Ponsky率先开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仅在床边或胃镜室局麻下即可进行,为许多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功能尚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长期肠内营养的途径.与传统肠内营养方式相比,PEGJ创伤性少,更易被患者接受,肠外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低,且可留置较长时间.现将作者在PEGJ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40例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营养造瘘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血清蛋白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结果 术后1 d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10 d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 d(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经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 前瞻性观察28例采用鼻饲营养的吞咽障碍患者实施PEG术后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无PEG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出现轻微造口周围炎症,1例肉芽组织形成,1例导管脱出;所有患者和家属对PEG的评价为舒适、安全、方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由60.7%降至3.6%);术后营养状况迅速改善,术后3个月体重[由(45.75±8.09)kg升至(50.3±7.78)kg]、血浆白蛋白[由(35.19±2.70)g/L升至(39.83±3.04)g/L]、血红蛋白[由(89.48±15.49)g/L至(113.21±9.54)g/L]水平均有显著增长,P<0.01.结论 PEG是舒适、安全的肠内营养途径,能显著降低肺部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适用于需要长期家庭肠内营养的吞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9.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附2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6年6月-2002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24例病人,其中13例行PEG胃肠营养;1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21例共行PEG,PEG加PEJ28例次,其中PEG17例次(4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11例次,手术成功率100%。2/28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24例病人随访1—4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对13例严重吞咽困难患者施行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术后留置胃造瘘管,术前、术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患者及家属掌握胃造瘘管的护理方法,术后2~6个月,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一种建立较长时间胃肠营养途径的方法,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对胃造瘘管的有效留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富翠  童雅萍   《护理与康复》2020,19(5):45-47
目的观察管饲营养剂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空肠造瘘管夹闭不使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经口进食补充营养;观察组经口进食营养干预方法同对照组,增加通过空肠造瘘管管饲营养剂,600 ml/d,持续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时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时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等实验室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管饲营养剂能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出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刘霞  刘国红  李鹏胜 《现代护理》2007,13(8):716-717
目的总结40例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营养造瘘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血清蛋白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结果术后1d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10d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d(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经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及小肠置管是一种无需外科手术的造瘘新技术,其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并发症少,可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全胃肠内营养.现将胃镜下经皮胃造瘘及小肠置管2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胃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中经腹壁空肠造口,术后第1天即给予肠内营养,直至术后第10天,观察术前1d及术后1,8d患者体质量、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空肠造口管放置时间3~6个月,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血浆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升高(P<0.05),术后(49.1±15.5)h恢复肛门排气,2例出现吻合口瘘,经完全肠内营养治愈;无空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改善其术后营养状况,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9年12月收治的PEG老年患者1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8例PEG均成功,其中3例出现造瘘口红肿、有分泌物,经局部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留置胃造瘘管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是保证PEG成功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总结12例老年痴呆患者内镜下经皮胃造瘘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常见并发症有呕吐、腹泻、营养失调、误吸、造瘘管堵塞、造瘘口感染、造瘘管漏、脱管等,了解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加强预见性护理,做好各项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可提高肠内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和空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和空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15例患者施行PEG/PEJ.其中,9例行PEG胃肠内营养,6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空肠营养.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停止静脉营养,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3例患者局部有分泌物及红肿,经相应处理后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EG/PEJ是建立长期肠内营养简便、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总结34例吞咽困难患者经皮胃镜下胃造瘘行管饲的护理。护理重点为造瘘治疗前配合医生做好临床评估,完善患者的准备;治疗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合适的指导,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治疗后做好一般护理,加强造瘘管和管饲营养的护理,重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呕吐及腹泻、脱管、堵管、造瘘口感染等并发症,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34例均置管成功,患者营养状况均改善,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社区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指导,门诊复诊指导,家庭访视。回顾性分析15例留置3—5年零7个月胃造瘘管饲患者的护理。结果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造瘘口感染、脱管、造瘘口肉芽组织生长是社区老年胃造瘘管饲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结论做好营养匀浆的配制与保存;用10%氯化钠溶液清洗局部预防肉芽组织生长所引起的局部出血和造瘘感染;避免腹胀发生;定期补充白蛋白血,口服补钾、补钠;每隔2—4个月不定期更换胃造瘘管。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保证胃造瘘管饲家庭护理患者有效的营养,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总结8例儿童行腹腔镜辅助下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术后护理。护理要点: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气腹、出血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做好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预防新的皮肤感染;做好造瘘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造瘘管,防止移位、压力性损伤、意外拔管等情况发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营养评估,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合理管饲给药,确保给药的有效性,避免堵塞发生。经治疗和护理,7例患儿在置管后(4.4±2.3)d开始肠内营养,肠内营养(17.4±9.4)d出院,实现体质量增长;1例患儿因术中肝活检确诊代谢性肝病伴肝硬化(失代偿期),家长放弃治疗,置管后40 d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