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摇头丸”是一种常见的、带致幻性的苯丙胺类毒品。口服“摇头丸”后会出现运动量增加现象,产生与外界共鸣的反复性动作。如果服用1片“摇头丸”,人体可摇摆4~5h也不知疲倦,其不仅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社会的安定、经济发展也将带来不良后果。我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接收急性“摇头丸”中毒患者12例,现将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摇头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服用摇头丸中毒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随机口头教育和书面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按设计健康教育路经,应用健康路经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药物使用依赖性、是否重复使用、健康性行为生活、对疾病知识了解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摇头丸中毒患者按系统健康教育施行健康教育,可大大减少该类人群重复使用,提高她(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摇头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服用摇头丸中毒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随机口头教育和书面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按设计健康教育路经,应用健康路经表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在药物使用依赖性、是否重复使用、健康性行为生活、对疾病知识了解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摇头丸中毒患者按系统健康教育施行健康教育,可大大减少该类人群重复使用,提高她(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16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20ml脉络宁注射液加入250ml5%葡萄糖溶液,静脉点滴,1次/日,疗程1~2周。患者用药前后做心电图检查。结果:160例患者中,96例显效,54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93.1%。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人们已耳熟能详,近年来又冒出个“摇头丸”,大家不禁要问:“摇头丸”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摇头丸”是一种被不法之徒滥用的异化了的物质,为苯丙胺家族中一个成员。苯丙胺又称安非他明,为较强的中枢兴奋剂。是一种使用多年的老药,曾治疗多种疾病,现仍用于儿  相似文献   

6.
针刺内关穴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394-1395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影响。方法针刺29例患者双侧内关穴,观察针刺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针刺双侧内关穴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终止,恢复窦性心律。结论针刺双侧内关穴对终止无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章立芝:您好!来信收到。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称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跑步、饮酒、劳动及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为生理性心动过速;若一些疾病如发热、贫血、甲亢、心衰及其他一些心脏病等疾病引起心动过速,都称为病理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8.
苦参味苦性寒.为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疮毒、热痢、黄疸、带下等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苦参用于抗心律失常方面.可获良好效果.且副作用小.适用于患者长期使用。尤其能减慢心率,延缓传导,临床常用于治疗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如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及中后期之窦性心动过速,中医辨证属邪热侵心,或气阴两亏。  相似文献   

9.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异位激动形成的部位或折返环路在窦房给水平以下、希氏束分叉以上的一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大量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中,绝大多数为折返机理引起,少数由自律性异常所致。各种折返机制引起的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往往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常在体力劳动或精神紧张之后突然发作,只要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不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其预后也较好。但如原有心脏疾病,发作时心率过快,发作持续时间过长的,亦可出现血压下降、晕厥及心力衰竭症状,将造成不良后果。由于折返激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 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结果 :14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8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左旁道 16例 ,右旁道 2例 )。 8例 A型预激者旁道位于左游离壁 2例 ,左后间隔 6例 ;1例 B型预激者旁道位于右后间隔 ;9例隐匿型旁路者旁道位于左侧 7例 ,左后间隔 1例 ,右侧 1例。 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 9例采用后位法消融慢径成功 ,5例采用后位法加下位法消融慢径成功 ,18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旁路成功。成功率 10 0 %。全部病例术中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 ,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术能有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摇头丸的化学名称是"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90年代初流行于欧美,1996年传入我国,服用者大多是涉足于舞厅的青少年,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极为严重。此为我科第1例收治摇头丸致中毒性肝炎病例,现将病例介绍如下。邓某,男,24岁。在外打工与朋友在酒吧服大量摇头丸后出现高热、昏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并探讨焦虑症患者伴随的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对住院的98例经临床排除器质性疾病的焦虑症状患者而心电图有各种心律失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部分患者可诱发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房颤甚有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合并随焦虑症的消除而痊愈或好转。结论焦虑症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以摇头丸、冰毒为代表的苯丙胺类兴奋剂和氯胺酮(K粉)等新型毒品近几年来蔓延迅速,危害巨大。我们对30例男性新型毒品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摇头丸、冰毒为代表的苯丙胺类兴奋剂[1]和氯胺酮(K粉)[2]等新型毒品近几年来蔓延迅速,危害巨大.我们对30例男性新型毒品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Ⅲ类抗心律失常新药多非利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抗心律失常新药多非利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多非利特是一种新的单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阻断心肌延迟整流钾电流,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而发挥效应。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多非利特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房性心律失常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抗心律失常药。并可用于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豚鼠为实验对象,用50%葡萄糖溶液0.2ml直接注入气道,造成豚鼠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模型。采用针刺素髎穴,对因呼吸衰竭而引起心动过速的豚鼠进行针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针刺素髎穴对豚鼠因呼吸衰竭而引起心动过速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由折返机制引起致心跳突然急剧加快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心动过速发作突然开始与终止,心率在160~240次/分,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对老年人来说则多发生于器质性的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也有少数患者病因不明。发作时出现心悸、焦虑不安、眩晕、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患者自身紧张不安,害怕复发,因此适当的护理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50岁,合并有高血压、心血管病20例,糖尿病10例。  相似文献   

18.
冠心克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强  赵国欣 《中医杂志》1995,36(7):426-427
本文研究了冠心克对大鼠及家兔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心克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以及结扎冠状动脉所至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也能缩小结扎家兔冠状动脉所致心肌梗塞区的面积。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循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中医辨证治疗有其副作用小,不易引起继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室速,指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束支、蒲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为冠心病,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其次为心肌病、心衰、二尖瓣脱垂及心瓣膜病等。室速一旦发生,病人常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而表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黑蒙甚至晕厥等,严重者可转变为心室颤动致心源性猝死。因此,室速须立刻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入的52例患者进行相关治疗,记录相关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药物治疗52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4例,经过直流电复律3例恢复正常,但有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室速经过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患者大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