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00例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以针灸面部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少阳经穴,加隔姜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PFP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78例急性PF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毫针穴位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面瘫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面神经麻痹症状、FDIP及FD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1.79%(χ2=7.48,P=0.006);研究组面神经麻痹症状、FDIP及FDI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4.35~7.25;P<0.01)。结论 采用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治疗急性PFP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4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针刺配合远红外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治疗周围怀面瘫的最优方法,在选用病例的阳白、太阳、下关、颊车、翳风、地仑、双合等8个穴位以及配合祛风涤痰、固表通络的中药内服的基础上,对照观察了艾灸与针刺治疗生面瘫73临床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效率、显效率以及疗程与疗匀的关系方面艾灸疗法与针刺疗法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艾灸不进入体内,无痛苦、加之操作简便,更易为病员接受。  相似文献   

6.
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87.5%,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跷脉交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且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与针刺结合药物对照组作比较。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别设针刺(穴选百会、翳风、四白、下关、地仓等)结合激光治疗组40例及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经统计学检验,2组比较,P0.05。结论电针结合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促使局部气血运行,疏通经脉,调节诸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运,经筋保养,治愈面瘫。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电生理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为了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机制,研究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我们对3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前后面神经电生理变化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1例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发生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面神经麻痹。症状可见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洗脸漱口时发现口角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目不能合,流泪,鼓腮漏气,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又名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病在面部,是一种常见病,以青壮年多发。本病发病急速,多在睡眠醒后出现面部呆滞,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斜。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我们以针灸配合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取得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期采用不同康复疗法治疗100例面瘫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急性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恢复期组。结论分期康复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起效快、治愈率高,安全、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对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比较,Ⅱ~Ⅲ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V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比较,Ⅱ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以上则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Ⅱ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开始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Ⅲ级以上,观察组开始恢复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治疗能显著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加刺血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伴患侧耳后、乳突区疼痛的患者采用针刺健侧腧穴加患侧翳风刺血拔罐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表现、意义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并与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兴奋性测试结果对照。制作豚鼠面神经麻痹试验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肌动电位,透射电镜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的改变。比较超兴奋性组及非超兴奋性组的临床治愈天数。结果: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为1.72~-1.57 mA,190例面神经麻痹中29例面神经呈超兴奋性。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3.4±6.0)d,非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42.6±1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只豚鼠中,8只面神经压迫后阈值比压迫前下降,呈超兴奋性,电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轻度开离。结论:面神经麻痹呈面神经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呈现超兴奋性与髓鞘板层开离及与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离子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26-133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治疗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对照组只用针刺疗法,不加叩刺拔罐。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参照H-B量表评价的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H-B量表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量表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要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面瘫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病症,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美观。通过调治阴阳跷脉来治疗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经治疗后患者眼睑闭合正常,没有沉重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排除因脑血管病、颅内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76例周围性面瘫中,对照组37例予西医及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P〈0.05)。无论是风寒型还是风热型,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甲钴胺(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7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0d后观察疗效. 结果 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TT)结果显示两组愈显率分别为77.14%、51.43%,方案数据分析(PP)结果显示两组愈显率分别为81.26%、56.67%,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甲钴胺有明显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甲钴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冯皓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67-67,8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周围性面瘫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特殊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5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08,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规范、合理实施穴位按摩及康复训练,具有提高疗效、经济简便、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98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00例,采用针刺加热敏灸疗法;对照组98例,为针刺加普通艾条灸。结果:试验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5.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症状积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优于针刺加普通艾条灸组,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