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米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钮曙娅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25-1025
雷米芬太尼为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等优点,是全凭静脉麻醉的理想药物。我们观察了国产雷米芬太尼对防治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术前合并高血压病的择期手术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5~78(69.5±4.8)岁,ASAⅡ级。所有患者术前服用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控制SBP在(138.1±4.5)mmHg,DBP在(86.5±4.6)mm-Hg。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静脉输注10m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期雷米芬太尼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年龄19~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时R1组、R2组和R3组分别用雷米芬太尼1、1.5和2μg/kg.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患者HRV中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标化的低频功率(LFnu)、标化的高频功率(HFnu)、LF/HF比值及SBP、DBP、HR的变化.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BP均明显降低(P<0.01),而R3组T2~T4时仍明显偏低(P<0.05);R1组T2~T5时HR增快(P<0.05或P<0.01);R1组T1~T5时LF、HF、T5时HFnu明显降低,LF/HF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以1.5μg/kg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可预防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反应,维持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择期胃癌手术患者40例,年龄35~60岁,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全麻组(R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组)。观察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1)、腹腔探查时(T2)、手术1h(T3)、2h(T4)和拔管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HRV各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LF/HF)、总功率(TP)。结果与T0时相比,E组T3和T4时TP下降(P<0.05),低频百分率(LFR)、高频百分率(HFR)、LF/HF变化不明显;R组TP、LFR均明显下降(P<0.01),LFR、LF/HF低于E组(P<0.05或P<0.01)。E组T2时HFR明显下降(P<0.01),TP、LF/HF升高不明显;R组TP、HFR明显升高(P<0.01),而LFR、LF/HF明显下降(P<0.01)。E组HR在T2时与术中比有明显升高(P<0.01),R组HR在T2~T4时明显下降(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可维持植物神经的均衡性。雷米芬太尼显著兴奋迷走神经,易致交感-迷走神经失平衡。  相似文献   

4.
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雷米芬太尼不同血浆靶控浓度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 老年患者(≥65岁,A组)和青壮年患者(<60岁,B组)各40例,每组又随机均分为四个亚组:A1、A2、A3、A4、B1、B2、B3、B4,分别输注雷米芬太尼靶控血浆浓度为1、2、3、4 ng/ml,5 min后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2.5μg/ml),10 min后给维库溴铵0.1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各时刻患者的BP、HR、Grant气管插管评分、BIS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相对于同浓度B组阿托品和麻黄碱的使用例数增多(P<0.05),A1、A2、A3组使用阿托品的例数少于A4组(P<0.05),A2、A3组使用硝酸甘油的例数分别少于B2、B3组(P<0.05),B2、B3组多于B4组(P<0.05).各浓度的雷米芬太尼均引起BIS的轻度下降,而雷米芬太尼输注后BP虽有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评分,B1组明显高于其他亚组(P<0.05).相对于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与切皮后2 min各组BP均有上升,A3、A4和B4组BP上升、HR增快的幅度较小.结论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两者靶控浓度分别为2~3 ng/ml和2.5μg/ml比较合理,诱导效果满意,且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雷米芬太尼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国产雷米芬太尼从2003年5月面市以来,临床应用正逐渐推广,有关麻醉诱导时应用雷米芬太尼的方法,绝大多数数据资料来源于对欧美人种的临床研究,国内相关报道甚少。本观察旨在探讨雷米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时符合中国人的最佳用药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在诱导插管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米芬太尼由于其药效强、起效迅速、半衰期短,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伍用眯唑安定、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气管内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旨在找出雷米芬太尼诱导插管时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7.
雷米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60例全麻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六组。泵注丙泊酚33 mg/min至意识消失后,Ⅰ、Ⅱ、Ⅲ组分别输注雷米芬太尼0.15、0.20、0.25μg.kg-1.min-1,持续6 min;Ⅳ、Ⅴ、Ⅵ组分别输注雷米芬太尼0.15、0.20、0.25μg.kg-1.min-1,持续8 min。丙泊酚维持量0.12 mg.kg-1.min-1。雷米芬太尼输注结束时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气管插管后1 min(T2)、2 min(T3)、3 min(T4)、4 min(T5)、5 min(T6)的SBP、DBP和HR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六组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T2和T4时Ⅲ、Ⅴ、Ⅵ组HR均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T1时比较,T2~T3时Ⅰ、Ⅱ组SBP和DBP、T2~T4时Ⅳ组SBP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Ⅰ、Ⅳ、Ⅴ组T2~T6时、Ⅱ组T2~T3时、Ⅲ组T3~T6时和Ⅵ组T3~T5时的HR明显增快(P0.05或P0.01)。结论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微量泵输注时,雷米芬太尼以0.20或0.25μg.kg-1.min-1的速度,泵注6 min以上可以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诱导插管对血液动力学和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病人随机均分为四组:芬太尼组(Ⅰ组,芬太尼2μg/kg)和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组(Ⅱ组0·5μg/kg,Ⅲ组1·0μg/kg,Ⅳ组1·25μg/kg)。诱导使用咪唑安定0·025mg/kg、芬太尼2μg/kg或雷米芬太尼0·5、1·0、1·25μg/kg、丙泊酚1·5mg/kg和罗库溴铵0·7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min、诱导后1min及插管后3min内每隔1分钟记录SBP、DBP、HR,分别在诱导前5min、插管后4、6min测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各组在诱导后SBP、DBP均明显下降,其中Ⅲ、Ⅳ组下降更明显。插管后,Ⅰ、Ⅱ组SBP、DBP明显上升,HR增快。Ⅲ、Ⅳ组SBP分别在插管后2、1min下降。各时点Ⅲ、Ⅳ组SBP、DBP、HR与Ⅰ组相比显著下降。Ⅰ、Ⅱ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插管后4min明显上升。结论雷米芬太尼1·0、1·25μg/kg虽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但诱导期间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心率变异性测定在麻醉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全麻苏醒期气管拔管,可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不良心血管反应,严重者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加重和脑血管意外。雷米芬太尼常用于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1,2],但用于气管拔管报道甚少,本研究观察其在围拔管期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腹部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8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S组)和丙泊酚(P组):分别予4%七氟醚或靶控输注丙泊酚3μg/ml行麻醉诱导.分别记录麻醉前(基础值)、诱导后5、10、15、20 min SBP、DBP、HR及HRV的变化.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诱导后5、10 min两组SBP、DBP下降,HR减慢(P<0.05).诱导后5、15 min P组SBP、DBP显著低于S组,P组HR快于S组(P<0.05).在麻醉诱导中,S组主要是低频(LF)逐渐降低,P组则是高频(HF)逐渐降低.结论 与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诱导相对平稳,更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2.
艾司洛尔与表面麻醉抑制插管反应时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目的比较观察全麻病人气管插管前静脉给予艾司洛尔或用表面麻醉抑制插管反应 时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为艾司洛尔组,Ⅱ组为单纯喉气管表面麻醉(LTA)组,Ⅲ组为口咽表面喷雾加LTA组。静注芬太尼2μg·kg-1,异丙酚2mg·kg-1,维库溴铵0.1mg·kg-1诱导插管。Ⅰ组病人插管前2min,静注艾司洛尔2mg·kg-1;Ⅱ组病人用喉镜暴露声门,用1%地卡因2.5ml行会厌、声门及气管内的表面麻醉2min后再行插管;Ⅲ组病人于麻醉前清醒时,用1%地卡因约0.5ml作舌背、软腭、咽及喉部喷雾,其余操作均与Ⅱ组相同。结果除Ⅰ组病人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心率明显低于Ⅱ、Ⅲ组外(P<0.05),其它两组病人在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HRV和LF在插管前后只有Ⅲ组保持不变,而Ⅰ、Ⅱ组病人在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均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病人的LF/HF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min出现明显降低(P<0.05),与Ⅰ、Ⅱ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插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不能抑制应激反应的产生;表面麻醉能从根本上抑制应激反应的发生,但在插入喉镜前仍需完善的口咽喉部局麻作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时雷米芬太尼对老年人意识消失的影响。方法30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两组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4ng/ml组(R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10min后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浓度逐步上升(1,2,4μg/ml)。记录BIS、OAA/S、血液动力学变化、丙泊酚效应浓度及用量。结果OAA/S1分时,R组BIS值为62±18,C组为61±11。R组丙泊酚效应浓度为(1·1±0·4)μg/ml,C组为(2·0±0·4)μg/ml(P<0·05)。R组丙泊酚用量为(63±24)mg,C组为(141±34)mg(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能协同丙泊酚加强对老年人意识消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靶控输注(TCI)使静脉麻醉药给药方式简单、准确,且易于清除,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均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适用于联合TCI[1]。但国人相关数据的研究报道较少,不同人种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不完全相同,而且临床上存在个体差异,在临床麻醉期间,除了常规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检测镇静  相似文献   

15.
16.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判断自主神经功能的客观指标.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频域、非线性分析法.目前,临床上HRV信号的分析主要是时域、频域分析,非线性分析法则不多.作者重点综述了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异氟醚(Iso)全麻时联合使用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辅助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年龄65~70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诱导雷米芬太尼维持组(SR组)、芬太尼诱导雷米芬太尼维持组(FR组)、单纯舒芬太尼组(SS组)、单纯雷米芬太尼组(RR组)和单纯芬太尼组(FF组),每组20例.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麻醉深度.观察诱导前(T_0)、诱导插管时(T_1)、插管后1 min(T_2)、插管后5 min(T_3)、切皮1 min(T_4)、切皮5 min(T_5)、切皮10 min(T6)、腹腔探查时(T_7)的MAP、HR、BIS值和呼气末异氟醚浓度(C_(ET)I_(SO));记录术中流泪、体动、知晓情况,麻醉苏醒质量,术后4 h VAS评分,PCIA药物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F组麻醉期间C_(ET)I_(SO)高于SR组(P<0.05).术后4h VAS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用量RR、FR组高于SR、SS和FF组(P<0.05或P<0.01),FR组低于RR组(P<0.05).SR、FR和RR组拔管时间短于SS、FF组(P<0.01).术后躁动RR组高于其他组(P<0.05),五组均未见明显呼吸抑制.结论 接受舒芬太尼诱导雷米芬太尼维持辅助镇痛的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雷米芬太尼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我们将其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全麻病人苏醒期常伴有烦躁及血液动力学波动,其中麻醉方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监测镇静、镇痛和内脏神经功能并判断麻醉深度的可用指标之一。本研究拟对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的苏醒期,观察心率变异性及血液动力变化,并加以比较,以期探索一种能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老年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稀释至20ml泵注,10min输注完毕,再以0.3μg·kg-1·h-1泵注至插管后5min。C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入室后(T0)、右美托咪定负荷量结束后(T1)、气管插管前(T2)及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HRV指标:总频(TP)、低频(LF)、高频(HF)及低频/高频(LF/HF)。结果与T1时比较,D组T3~T5时LF,T4、T5时HF,T5时TP明显升高(P0.05);T3~T5时LF/HF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3~T5时D组LF,T2~T5的HF和TP明显升高(P0.05),T1~T5时D组LF/HF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麻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能够升高HRV,可以有效地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均衡性,稳定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