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结核中诊断准确情况及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4例经穿刺及病理最终证实为乳腺结核的声像图,总结其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统计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34例患者高频超声表现分为三型:低回声型13例、混合回声型14例、窦道型7例,超声造影表现分为环状增强型19例、均匀增强型11例、均匀增强型4例。病理诊断分为硬化型9例、结节型14例、融合型11例。单纯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47%,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最易误诊的病理类型为结节型。结论:高频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联合能够显示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结核的声像图特点差异,具有一定特异性,对临床诊断乳腺结核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乳腺结核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误诊的4例乳腺结核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女性4例。超声示乳腺实质性肿块2例,CDFI检查;包块周边探及血流信号,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误诊为纤维腺瘤,混合性肿块2例,CDFI检查;1例包块内部血供较丰富,超声误诊为乳腺癌;1例混合性肿块边缘可探及血流信号,内部无血流信号,超声误诊为纤维腺瘤。4例均手术治疗,病理报告为乳腺结核病。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乳腺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性.方法 对40例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导管乳头状瘤患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9例经高频超声检出,其中5例误诊;1例高频超声未检出,诊断符合率为85%,误诊率为12.5%,漏诊率约为2 5%.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Ⅰ型:导管扩张并导管内低回声团(17例);Ⅱ型:囊实混合性团块(4例);Ⅲ型:导管扩张(5例);Ⅳ型:导管扩张并远端处实性团块(3例),Ⅴ型:实性团块(10例).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超声)对包块型盆腔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3.5、7.5和8.0 M Hz 腔内探头联合检查包块型盆腔结核43例,结合声像图和手术病理所见,将其分为囊性包块型、混合性包块型和实性包块型,并对各型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包块型盆腔结核中,超声诊断32例,诊断符合率74.4%(32/43),误诊11例,占25.5%(11/43)。声像图分型:囊性包块型16例,超声误诊5例;混合性包块型22例,超声误诊4例;实性包块型5例,超声误诊2例。结论超声对包块型盆腔结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探头联合检查并结合病史,有助于提高超声对包块型盆腔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 2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超均有异常,表现为导管扩张伴有实性突起的13例,囊实性包块的4例,低回声实质暗区的2例,4例仅表现为导管扩张未见肿物而误诊。2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19例,占83%。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能显示该病直接或间接征象,且操作简便,无损伤、无痛苦,是诊断本病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术前定位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及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评价术前超声定位的作用。结果 5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1例高频超声检查阴性。根据超声表现分成6类,Ⅰ型:23例乳头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实性乳头状团块;Ⅱ型:9例扩张导管的末端呈低弱回声团;Ⅲ型:7例囊实混合回声结节,内见小片状无回声;Ⅳ型:6例实性低回声团块,无导管扩张;Ⅴ型:6例单纯的导管扩张,未见明确导管内结节;Ⅵ型:1例超声检查阴性,患者存在乳头溢液症状。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76.9%(40/52),术前定位准确率98.1%(51/52)。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多样,高频超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通过术前定位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任铭香 《西部医学》2009,21(12):2075-207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牌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2例脾脏结核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者9例,诊断准确率75%;根据不同病理时期声像图不同表现将脾脏结核大致分为三型:I型弥漫结节型,本组9例;Ⅱ型实性团块型,本组1例;III型钙化型,本组2例。结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其它资料对脾结核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及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及US、MRI影像表现。结果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最常见的US表现为分叶状3例,卵圆形1例,边界清晰3例,不清1例,内部回声均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3例,后方回声无改变1例,病灶实性可见到至少1条血管,实性成分边缘不规则。MRI表现为3例均为分叶状,边界清晰(2例),不清(1例),实性成分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明显强化,TIC为平台型(2)和流出型(1),实性成分边缘不规则。结论在超声及MRI影像特点中,征象对诊断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诊断更有价值,综合分析2种影像检查方法,有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图像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高频超声诊断18例男性乳腺肿块并与病理学和临床诊断对照。结果 18例男性乳腺肿块临床和病理证实为乳腺增生。超声图像有两种特征性表现,弥漫密集回声增强型和树根状强弱回声相间型。超声确诊男性乳腺增生14例16只乳腺,准确率80%,误诊乳腺癌2例;乳腺炎性病灶2例。结论 男性乳腺增生症有比较独特的图像特征,超声对大部分可确诊。主要需与乳腺癌和乳腺炎性病灶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107例116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 116个病灶中单纯型黏液癌35个,混合型黏液癌81个。超声诊断恶性病变85个,诊断纤维腺瘤22个,其它良性病变9个。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3.3%;超声诊断良性病变31个,误诊率为26.7%。乳腺黏液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为实性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不变或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0.7。结论充分认识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临床表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对经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磁共振确诊的128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与MRA的特点。结果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5例;②脑干脑神经压迫损害症状27例;③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0例;④脑积水6例。MRA表现: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移位并压迫脑干。基底动脉直径〉4.5mm,基底动脉长度〉29.5mm,横向偏离超过基底动脉起始点到分叉之间垂直连线〉10mm。结论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临床表现多样,以脑卒中为主,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磁共振对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异常体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临床、病理表现与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异常体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并与影像表现对比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咯血5例(83%),咳嗽2例(33%),无症状1例(17%)。6例(100%)患者段或段以上支气管分布及形态正常。(2)病理表现:6例(100%)见粗大异常动脉起源于降主动脉左侧。6例(100%)左下肺动脉在背段动脉起始远侧缺如。6例(100%)大体标本切面见多个扩张血管,镜下肺组织部分区域见大小不等厚壁血管,肺泡腔内有多量含铁血黄素,间质内见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出血。(3)影像表现:心影后与降主动脉相连的血管样阴影6例,左肺下叶基底段体积缩小6例,呈毛玻璃影6例。左下肺动脉在背段动脉起始远侧缺如6例。异常动脉直径约为12mm。结论异常体动脉供血正常左肺下叶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咯血,病理表现为异常动脉供血导致基底段肺充血,CT增强扫描可确诊该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与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呼吸科确诊病例1 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转归, 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 检索日期2013 年8 月) 。结果 共检索病例15 例, 有较完整的病例资料9 例, 平均年龄( 31. 2 ± 15. 83) 岁, 男7 例, 女2 例, 多数患者无基础疾病史。结核菌感染组织: 肺部6 例、肝脏2 例、脾脏1 例、淋巴结2 例、胸膜3 例、腹膜2 例、脑膜1 例, 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感染5 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损害、血细胞三系减少及骨髓涂片见噬血现象多见。治疗及转归: 接受免疫治疗5 例, 其中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3 例、糖皮质激素5 例, 抗结核治疗14 例。15 例患者中治愈3 例、好转6 例、死亡6 例。结论 结核菌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缺乏特异性指标, 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是治疗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燕满 《中外医疗》2013,32(16):175-176
目的深入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又称IDC)的超声图像、声音特征,发现超声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实际临床优势,以此提高超声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水平。方法通过40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的分析,发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声像的特征,总结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诊断的规律。结果 40例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团块型结果(20例);第二类,结节型结果(10例);第三类,囊实型结果(10例)。出现肿块形态不规则的患者为20例,其中圆形肿块患者为16例,卵圆形肿块患者为4例,这些患者均出现乳腺钙化和丰富的血流信号,属于浸润性导管癌特征。39例患者出现低回声现象,1例患者出现等回声现象。29例患者出现乳腺钙化现象,11例患者无钙化现象;19例患者伴有回声衰减现象,回声不变患者为11例;10例患者出现淋巴转移特征,30例患者出现肿块内血流信号。结论 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超声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方面属于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确诊率,对医师制定有效的临床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的因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的30位男性患者38个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乳腺肿块处腺体厚度与正常男性乳腺厚度比较,观察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最后与临床随访结果或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29位男性患者、37个乳腺肿块为乳腺增生症,与病理或临床诊断相符,1例误诊乳腺炎性病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增生症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后方回声衰减超声征象与纤维组织/癌细胞(Fibrous/Cellular,F/C)比值、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评价依据后方回声衰减超声征象预测组织学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IDC患者110例二维超声声像。记录病灶大小、超声形态、有无微小钙化、后方回声增强、后方回声衰减度及超声诊断结果。进行IDC后方回声衰减度与F/C比值、组织学分级相关性分析。结果:在IDC 110例患者中病变直径0.7-4.0 cm,平均(2.36±0.82)cm。病灶后方回声增强7例,后方回声衰减103例,其中衰减Ⅰ度48例、Ⅱ度36例、Ⅲ度19例。IDC组织学分级:Ⅰ级29例;Ⅱ级66例;Ⅲ级15例。F/C比值:(+)61例;(++)38例;(+++)11例。IDC病灶后方回声衰减度与F/C比值呈正相关(rs=0.149,P=0.134),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s=-0.179,P=0.0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C后方回声衰减度与病灶病理组织成分相关;IDC病灶后方回声衰减度对组织学分级有一定程度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36例乳腺导管内癌中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型14例、单纯低回声结节型11例、混合回声肿块型4例、腺体局部增厚紊乱型7例。结论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特点。方法:经二维超声了解22例乳腺癌的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有无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物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频谱多普勒阻力指数高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绝大多数乳腺癌形态不规则(95.4%)、边界不清晰(86.3%)、内部回声不均匀(90.9%)、纵横比>1(95.4%)、对周围组织浸润(68.2%)、多结节状(68.2%)、肿物血流显示率(90.9%)、阻力指数以大于0.7(100%)为主。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只要肿物具备:(1)形态不规则;(2)边界不清晰;(3)边缘不规则;(4)内部回声不均匀;(5)纵横比>1;(6)周围组织浸润;(7)血管阻力指数>0.7;以上7项中的4项,即可考虑为恶性肿物,其准确性达75%。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同时密切结合肿物的多普勒血流信号及阻力指数高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声像图表现及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分析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6例(138个病灶)甲状腺实性结节病人,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形态特征、彩色多普勒显像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测定。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两组,比较组间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甲状腺微小癌声像图表现大多外形规则,多为低回声,边界欠清,纵横比〉1。少部分伴有微小钙化,极少有声晕。良性组结节与甲状腺微小癌弹性应变率比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取得最合适诊断临界点为2.50,即Ratio≥2.50者诊断为恶性,Ratio〈2.50为良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90.32%、特异性96.05%、精确性93.48%。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声像图表现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为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能较客观的反映病灶的硬度,可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4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3年5月在北京朝阳医院RICU住院确诊的14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结果:14例患者平均确诊时间10.8±7.0d,其中8例经人工气道吸引物萋-尼抗酸染色涂片确诊.6例经支气管镜刷检、粘膜活检或外科肺活检等组织病理学确诊,临床最常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咯痰,化验以低氧及低白蛋白血症最明显,胸部影像学大多呈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表现,12例有创通气,最终失败6例,死亡率42.9%。结论:在RICU,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呈实变、磨玻璃样变等改变,需支气管镜、刷检或外科肺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