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锐器伤致肠管破裂的早期CT表现。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0只,在安静、未麻醉状态下行腹部CT扫描作为比对资料;麻醉后手术造成结肠肠管破裂实验模型,于术后2,4,8,12h行CT扫描,动态观察腹部CT表现。结果术后2h,破裂肠管轻度充血水肿;术后4h,破裂肠管管壁充血水肿较前明显,管壁增厚,腹腔少量积气;术后8h,肠管增厚、充血及扩张显著,腹腔积气、积液;12h,肠管管壁充血及肠管扩张范围扩大,腹腔积气、积液明显增多。结论兔试验结果提供了肠破裂的早期动态CT表现,为CT诊断早期肠破裂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提高临床早期诊断肠破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5月至2008年10月36例明确诊断为脾破裂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平扫发现脾破裂20例,脾包膜下破裂出血10例,3例CT平扫阴性经作增强扫描证实,3例为迟缓性出血。结论CT扫描有利于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及时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的螺旋CT表现,20例做CT平扫,27例做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47例中乳头状癌38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2例。CT平扫47例共50个病灶,46个病灶显示为低密度,其中病灶混杂低密度30个,边界不清32个。病灶内出现钙化14例,其中有9例呈细颗粒钙化。增强扫描27例共29个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出现瘤周"半岛状"结节,4例出现"强化残圈"征。本组13例出现周围组织器官浸润,1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较准确地判断甲状腺癌有无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55例由临床与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其中20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5例中,起初CT平扫正确诊断50例(90.9%)外伤性脾破裂。增强扫描的20例全部(100%)得到正确诊断。在CT平扫像上,外伤性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及弧形高密度影,而CT增强扫描显示了脾脏内或表面不规则撕裂口、脾内未强化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49例(89.1%)患者伴发腹腔积液。早期或轻微脾破裂时,腹腔积液主要见于左侧结肠旁沟及道格拉斯窝。38例(69.1%)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率高等优势。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对比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合并症的检出率,并能正确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平扫CT在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患者的临床及腹部平扫CT表现.结果:124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中腹腔积气57例(膈下、肠管及肠系膜间、腹膜后间隙),腹腔积液74例(肠管及其系膜间隙、腹腔间隙),肠梗阻23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61例.12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者91例(73.39%),预后不良者33例(26.61%),其中死亡5例.结论:应重视腹部CT平扫在急诊隐匿性外伤性肠破裂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腹腔穿刺术、X线、B超等检查可早期做出诊断,尽早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和CT资料,全部行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和血管CTA(CT angiography)检查。结果 22例缺血性结肠炎全部表现为肠壁增厚,其中15例为节段性增厚,7例为弥漫增厚,病变肠管与正常肠管分界清楚。4例发生于升结肠,3例发生于横结肠以远,9例发生于降结肠脾曲,4例发生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2例累及全部结肠。19例可逆性缺血增强后表现为肠壁轻度强化,3例不可逆缺血增强后肠壁轻度强化或不强化。5例肠壁积气;2例门静脉积气;8例合并肠系膜水肿、积液。CTA所见3例肠系膜动静脉血栓表现为局限血管充盈缺损,5例见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钙化狭窄,其余14例血管未见异常表现。结论多排螺旋CT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上腔静脉综合征行颈胸部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发送工作站后处理(包括VR、MPR、MIP、CPR)作出诊断,并与手术或穿刺病理作对比分析.结果 46例中肺癌所致SVCS 36例、恶性淋巴瘤5例、胸腺癌3例,慢性纵隔炎1例,甲状腺癌伴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癌栓形成1例.奇静脉入口以上梗阻31例,奇静脉入口以下梗阻4例,奇静脉人口上下同时阻塞者11例.轻~中度梗阻16例,重度梗阻21例,完全梗阻9例.结论 多排螺旋CT是诊断SVCS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临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多层螺旋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及MRI资料,按照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是否发生癌变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病灶CT平扫、增强扫描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CT值的变化。结果病变位于左肝胆管9例,右肝胆管2例,3例仅累及胆总管,1例位于肝门区胆肠吻合口。胆管内软组织肿块或结节12例,多发病灶9例,单发病灶3例,CT平扫呈珊瑚状、结节状及丘样低密度灶;癌变组CT平扫及肝动脉期病灶CT值高于非癌变组(P<0.05),门静脉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表现:4例平扫表现为结节、扁平丘样及珊瑚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瘤带蒂与胆管壁相连,2例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与CT类似。结论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有较典型的影像特征,CT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检出率,对其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胆管内"漂浮征"为MRI的典型表现,对该病的检出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螺旋CT检查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患者的CT和病理特征.结果: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主要CT表现为肾实质内密度不均的肿块内含更低密度影(脂肪),其CT值为-20~-90 Hu.其中肾肿块内出血5例,肾肿块内出血并包膜下出血3例,肾肿块内出血并肾周积血2例,肾肿块内出血并腹腔积血2例.动态增强扫描肾血管及软组织成分明显强化,脂肪成分及出血均不强化.本组12例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100%.结论:螺旋CT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对肠及肠系膜钝性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及肠系膜钝性伤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其CT征象的临床意义,并对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螺旋CT平扫及CT增强在腹腔积液或血肿、腹腔游离气体、肠系膜渗出及血肿、肠壁肿胀、肠管破裂、肠管扩张伴积液方面,诊断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螺旋CT平扫对早期诊断急性肠和肠系膜钝性伤有较大临床价值,增强检查可作为CT平扫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陈海荣  杨军  高淳  吕琦  徐铭  周嘉   《放射学实践》2010,25(5):540-542
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方法:搜集60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32层螺旋CT进行扫描,以1.25mm层厚行薄层多平面容积重组图像后处理,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0例患者中,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4例,右侧腹股沟疝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胆囊炎1例,结肠肿瘤1例,假阴性2例。其中CT表现为阑尾水肿、增粗、管壁增厚者52例,阑尾腔内肠石10例,阑尾周围炎45例,回盲部壁增厚12例,阑尾脓肿2例,阑尾穿孔2例,其中1例并发腹膜炎及麻痹性小肠梗阻。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表现,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从不同角度显示阑尾及其周围情况,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腹部空腔脏器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CT表现,所有病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6例,空回肠穿孔6例,结肠穿孔4例,子宫积脓自发穿孔1例,膀胱自发性破裂1例。主要CT征象有:肝上间隙积气(14例)、肝下间隙积气(8例)、肝圆韧带裂隙积气(4例)、穿孔脏器局部积气(17例)、腹腔积液(13例)、肠壁局限性增厚(9例)。结论 CT可直观地显示腹膜腔、腹膜后腔游离气体,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并可为明确穿孔部位、病因、合并症提供较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董道先  周珂 《放射学实践》2004,19(12):872-874
目的 :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定性判断 ,并对其钙化程度进行积分评估和相关技术探讨。方法 :采用GELightspeed 2 .0螺旋CT ,结合心电门控技术 ,对临床怀疑冠心病及要求体检者共 16例行心脏平扫。结果 :CT成像 ,应用SmartScore软件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评估。 9例可见双侧冠状动脉多发钙化 ,3例高积分病例随后行DSA检查 ,进一步判断冠脉狭窄程度 ;3例单支冠状动脉钙化 ;4例未见明显钙化 ,其中 1例右侧冠状动脉密度增高 ,有粥样硬化斑块。结论 :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评估 ,可作为临床诊断重要辅助参考依据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升结肠癌13例,横结肠癌5例,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10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在CT像上,肿瘤主要表现为含小气泡的软组织肿块或肠侧壁肿块影,肠壁肿块形态为环形、半环形、管形、椭圆形和三角形,肠壁浆膜面光滑或不规则、毛糙,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粘连、侵犯,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按照改良Dukes方法CT分期为A期2例,B期11例,C期17例,D期6例,CT分期与手术分期符合率为94%。结论螺旋CT对结肠癌诊断与分期价值较高,对临床手术及治疗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 T三维重建(3D )在腹部寄生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腹部寄生胎患者的临床及C T影像资料,15例均行64层螺旋C T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15例中,女性9例,男性6例,年龄1个月10天~60岁。肿块位于腹膜后8例,腹腔内7例。C T 横断面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境界清楚,内见轴骨系统、脂肪密度、软组织密度等结构,邻近组织脏器受压、移位,肠管积气。冠状面及矢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 IP )清晰显示肿块内脊椎骨、四肢骨及肋骨等骨性结构,容积再现(V R )完整显示寄生胎内骨性结构全貌。结论64层螺旋C T 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真实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可作为腹部寄生胎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中,术前行腹部平片检查者28例,腹部CT扫描者33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中X线平片和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1.4%(20/28例)和90.9%(30/33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影(n=30),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组织炎(n=21),阑尾周围脓肿(n=4),肠梗阻(n=8),胃肠壁增厚(n=16),胃肠壁肿块(n=2),少量腹水(n=5)。术前CT对胃肠道穿孔病因诊断的符合率为87.9%(29/33)。结论:螺旋CT对诊断胃肠道穿孔及其病因和并发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在鉴别乙状结肠梗阻病因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乙状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及乙状结肠粘连所致肠梗阻各1例,分析乙状结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梗阻点肠壁增厚伴管腔狭窄是乙状结肠癌的特征性表现;梗阻点肠系膜血管漩窝状排列是乙状结肠扭转的特征性表现;乙状结肠牵拉、固定,梗阻点无明显肠壁增厚、无肠系膜血管扭转是乙状结肠粘连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64排螺旋CT的MPR、MIP及VR后处理技术在鉴别诊断不同原因乙状结肠梗阻中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病因诊断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道急腹症病例资料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重组方法为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46例病例中,肠道肿瘤22例、肠道炎性病变11例、憩室5例、淋巴瘤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肠坏死1例、麻痹性肠梗阻伴全内脏转位1例、单纯性肠扭转1例、腹壁疝及闭孔疝各1例;其中64层螺旋CT准确诊断(定位定性)40例,诊断符合率87.0%,4例结肠癌误诊为炎性病变,漏诊脂肪瘤及肠穿孔各1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图像对肠道病变显示直观、准确,对肠道急腹症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two cases of spontaneous bladder ruptur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was difficult and the correct diagnosis was made at surgery. Reviewing the initial abdominopelvic CT of our second patient, the bladder wall defect and blood attenuation near the bladder were observed. These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operative findings, and would have led to correct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f we had had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spontaneous bladder rupture. Under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ascites and free intraperitoneal air were identified in both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wer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ose for bowel perforation, which was ou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scites volume between pre and post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can be an indication of spontaneous bladder ruptur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 TNM 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方法采用大螺距,根据胃镜提示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扫描体位。对扫描图像行胃癌的TNM 分期(淋巴细胞短径、长径、CT值、胃癌侵及范围)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在诊断进展期胃癌TNM分期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5例患者按照上述体位扫描,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胃底贲门癌13例,胃体部癌9例,胃窦部胃癌11例,全胃癌2例;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3.44%,N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53.73%,M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91.32%。结论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及对临床手术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