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比较上颌窦内壁穿刺造瘘置管与上颌窦穿刺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观察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上颌窦内壁穿刺造瘘置管引流疗程短,效果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颌窦内壁穿刺造瘘置管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疗效好于上颌窦穿刺术.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6年以来,使用骨髓穿刺针针芯(外径大于上颌窦穿刺针,约2.5mm)套上硬度较大的塑料管,通过针芯穿刺上颌窦时把塑料管带入窦内作留置管,依靠置管反复冲洗窦腔并注入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慢性上颌窦炎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临床多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进行治疗,但一次往往不能奏效,而多次进行又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2003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穿刺冲洗并置管对150例(286侧)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坚持门诊治疗和随访的急、慢性上颌窦炎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结合术中冲洗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诊治55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7例,采用单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治疗;B组28例,采用鼻内镜中鼻道径路结合术中冲洗治疗。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两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A组治愈21例,有6例复发,在第2次手术时术中冲洗最终治愈;B组治愈28例,无1例复发。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结论 相比较单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手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手术结合术中冲洗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具有更确切的疗效,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双径路与鼻内镜下中鼻道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 方法 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A组),53例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B组).术后随访1~2年,定期行鼻窦冲洗及鼻内镜复查.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A组治愈36例(90%),好转4例(1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B组治愈45例(84.9%),好转1例(1.9%),无效及复发7例(13.2%),有效率为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 P=0.018). 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可先行中鼻道开窗术,对真菌球不能彻底清除者,加用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笔者自2001年10月~2004年1月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联合应用中药浸膏塞鼻法治疗此病110例,同期单纯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法治疗98例,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熊国军  朱容 《耳鼻咽喉》2003,10(3):147-148,T002
目的:观察慢性上颌窦炎置管药物冲洗后的治疗效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窦腔粘膜纤毛变化。方法:经cT诊断慢性上颌窦炎27例,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行上颌窦钻孔后置硅胶管,定期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反复冲洗窦腔3个月,治疗前后取窦腔粘膜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7例中25例治愈,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窦腔粘膜细胞间隙扩大,纤毛大部分脱落缺失,治疗后纤毛再生,数目增多,恢复正常形态。结论:慢性上颌窦炎行置管加药物冲洗可获得一定疗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窦腔粘膜纤毛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切除部分肥厚明显的中鼻甲;B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组筛窦,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尽量保留中鼻甲,特别肥厚者也行部分切除。结果:218例均随访1年以上。按海口1997年疗效评定标准,A组治愈100例,治愈率92%,B组治愈99例,治愈率91%;A组好转9例,好转率8%,B组好转10例,好转率9%。结论:鼻内镜手术范围的关键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否扩大上颌窦口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洁尔阴洗液治疗慢性上颌窦炎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慢性上颌窦炎的发病机理,在上颌窦穿刺后,应用洁尔阴液窦内冲洗,并联合双氧水治疗52例,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上颌窦炎的新方法和有效药物,治疗2周后,有效率90.4%;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治疗50例,及中药内服治疗50例,有效率分别为74%和70%.洁尔阴液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冲洗注药治疗小儿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例(212侧)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儿,在鼻内窥镜下置入中号肾分泌造影管,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反复冲洗窦腔,排除上颌窦内脓液,同时注入抗生素。经观察,90%的患儿经治疗后,鼻塞及流脓涕症状消失,10%的患儿症状减轻。表明该法是治疗小儿鼻窦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局部病因是上颌窦窦口狭窄或阻塞导致鼻窦通气引流障碍.病理改变主要是鼻窦黏膜急性化脓,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引起周围组织和临近器官的并发症.既往常规上颌窦穿刺多因窦口阻塞产生冲洗阻力而不能成功,我们改用上颌窦开窗器下鼻道开窗治疗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穿刺器下鼻道开口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0例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在通畅或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基础上,用上颌窦穿刺器经下鼻道钻入上颌窦。经鼻窦内窥镜检查,对可逆性的窦内粘膜炎症,在拔除上颌窦穿刺器之前,经穿刺器套管放入直径为4mm的塑料管,用于上颌窦引流、冲洗、注药,可一次置管至脓液消失。在拔除置管后,下鼻道可形成窦道,起到了类似下鼻道开窗术的作用。于3~6个月后随访,治愈率为85.7%。表明,此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快速、出血少、反应轻,以及病人痛苦小等优点。用之治疗化脓性上颌窦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布地奈德(budesonide)对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采用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并注入肺炎链球菌建立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模型,10d后取出鼻腔膨胀海绵,随机分成抗生素治疗组(A组)、抗生素加鼻用激素治疗组(B组)、鼻用激素治疗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行上颌窦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示治疗2周及4周后A、B组上颌窦黏膜纤毛缺失及上皮层溃疡形成均轻于C、D组,尤其是B组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颌窦黏膜病理定性分析示炎性细胞浸润轻于C、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在治疗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上颌窦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A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示A、B两组兔上颌窦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具有相似性。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能减轻上颌窦黏膜的炎性细胞浸润,但尚不能作为取代抗生素的单一治疗。抗菌合并抗炎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炎是鼻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是治疗上颌窦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因而是极为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其中上颌窦冲洗管是直接影响操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器具。 传统的上颌窦冲洗管多采取临时制作的方法:用一段普通橡胶管,一端连接普通金属粗注射针头(使用时连接注射器),另一端连接玻璃管接头(使用时连接上颌窦穿刺针),橡胶管与粗针头及玻璃管接头之间用丝线束缚(见照片1)。在多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这种传统的上颌窦冲洗管有许多不便之处:由于普通橡胶管不耐高温,在…  相似文献   

15.
慢性上颌窦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多采用中西药物、上颌窦穿刺冲洗.如长期不能治愈可实行上颌窦根治水,但疗效均不理想。我们采用口服中药加用自制上颌窦引流套囊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人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二)中药单方:银花12g、苍耳子9g、辛夷9g、麻黄3g、甘草9g、连翘9g、黄工芩12g,水煎服。(三)上颌窦引流套囊的构造:由注药引流管、充气管、套囊三部分组成、采用硅胶制成。(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建立上颌窦的通气引流和进行窦腔的抗生素冲洗至关重要[1]。为此,我们自制上颌窦置管器应用于上颌窦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不同开窗方式的选择与疗效分析。方法 56例单侧慢性筛、上颌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Lund-Mackay CT评分,CT评分=2者纳入研究对象,术中随机分为A组28例、B组28例,分别行中鼻道开窗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以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量表中文版、Lund-Kennedy评分及糖精试验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ucociliary transport time,MTT)对比术后疗效,另外,用亚甲蓝染色观察黏液纤毛传输途径。结果术后6个月时,A、B两组SNOT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MT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亚甲蓝从上颌窦口下缘流出,5例亚甲蓝从上颌窦口前缘流出。结论①对于慢性上颌窦炎Lund-Mackay CT评分=2的病例,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②上颌窦口下缘黏膜是黏液纤毛传输的重要途径,对上颌窦的引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和慢性上颌窦炎的发病率较高,保守治疗仍未取得很满意的效果。作者以前发现,大部分急性和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存在着局部免疫缺陷,表现为上颌窦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合成能力降低或缺陷,提示人们使用免疫剂来矫正其局部免疫功能。为此,作者探讨使用左旋咪唑和初乳对上颔窦炎患儿进行局部免疫治疗。分三组对比观察,182例小儿上颌窦炎患者(急性100例,慢性急性发作期82例)使用免疫疗法的效果,对照组67例,其中39例为上颌窦分泌物中SIgA含量降低或缺乏,28例含量正常。发现SIgA降低者上颌窦穿剂次数和住院天数较SIgA正常者显著延长,左旋咪唑治疗组85例,其中40例SIgA降低或缺乏,使用0.2~0.5%带抗生素的左旋咪唑溶液注入上颌窦冲洗。结果发现SIgA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初乳治疗组30例,收集健康产妇5天内的初乳注入冲洗后的上颌窦,每次每侧剂量为:<5岁1ml,5~  相似文献   

19.
慢性上颌窦炎是常见的鼻病之一.中药制剂鼻渊灵冲剂有发汗散热,祛风解毒和除湿通窍的功效。其有较强的抑菌和抗过敏反应的作用。临床应用于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效果良好,总有效率为86%.优于上颌窦的手术治疗,宜于采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中药(大黄、黄连、黄柏煎剂)窦内冲洗并联合充氧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结果:治疗组59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u,55例近期总有效率为74.5%,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远期治愈41例占70.7%,近期治愈44例占74.6%,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近期治愈26例占47.3%,远期治愈18例占32.7%,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中药窦内冲洗联合充氧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