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拉萨市汉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拉萨市汉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相应的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最高,给这些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应激量也高于其它因子。学习压力因子给城区学生带来的影响显着地高于农牧区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它所有年级;高一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应激量低于其它年级,他们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低于其它四个年级;普通师范学生受健康适应因子及丧失因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均高于其它年级,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是这部分群体最高.结论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因子;各因子所带来的应激量和年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藏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拉萨藏族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源。方法本文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在藏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的发生频率最高,学习压力因子和丧失因子上的生活事件给藏族学生带来较大影响。②初一年级藏族学生在受惩罚和丧失因子上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级的藏族学生,高三藏族学生的学习压力因子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级的藏族学生。③在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的得分藏族男生要显著高于女生。④来自城市的和来自农区的藏族学生在生活事件上的差异体现在受惩罚和丧失因子上,并且藏族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结论藏族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源存在看结构性差异,在心理教育与辅导上应注意类别差异和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高三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目的为探讨高三学生常见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的特点。在重庆市市区与近郊抽取三所中学,实际抽查且资料记录完整者60 4名,年龄分布为17-19岁,平均18±1岁。男生2 87名(4 7 5 %) ,女生3 17名(5 2 5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ASLEC ) [1 ] 及应对方式问卷(WOC) [2 ] 对所抽样本施测。应用SAS进行数据处理和t检验。结果 1 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强度就各因子应激强度的绝对值来看,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最为突出,其次为受惩罚因子和其他,而亲友与财产丧失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影响较小。除其他因子分值男生显著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的应付方式,帮助新生积极适应入学后的应激性环境。方法 采用《简易应付方式问卷》。对700名大学新生进行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 大学新生对应激性事件已较为冷静和理智,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在“积极”维度上,男女新生之间无显着的性别差异。在“消极”维度上,男女新生之间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消极;在“经常采取”的“积极”与“消极”应付方式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没有显着性别差异。但男生和女生“经常采取”的“积极”应付方式频率显着高于“消极”应付方式频率。结论 大学新生已具备了积极面对和应付生活、学习中应激性事件的能力。但是存在某些消极的心态,应注重大学新生入学时的环境适应及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学生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与应激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学生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与应激的关系。方法;有选择地对489名被试进行自我判断调查表(SEI)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五个量表的评定。结果:概括化的自我效能与应激之间不存在显著负相关。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概括化的自我效能与应激之间相关不显著,而男生则呈显著负相关;具体领域的自我效能,内控性与应激存在显著负相关。机遇,有势力的他人与应激存在显著正相关。应激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应激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自我效能,机遇,有势力的他人与应激存在显著正相关。应激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应激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自我效能,机遇和性别是影响应激的重要的因素。结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优化归因方式以缓解应激对其身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初中211名留守儿童和22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因子、人际关系状况、健康适应及心理压力总分大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躯体症状3个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或P0.0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男生优于女生。结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的负性生活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中学生的生活事件调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连市中学生面临的主要应激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SCL-90对大连市1024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大连市中学生目前面临的生活事件可以分为学业压力、学校人际关系问题、异性关系、与父母沟通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重大变故和社会事件七种类型;②方差检验表明,在家庭重大变故、学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异性关系问题和社会事件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0.05),在学校人际关系问题、与父母沟通不良、异性关系问题和社会事件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0.05),在学校人际关系问题和家庭经济困难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交互作用(P<0.01-0.05);③生活事件的类型与心理症状之间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结论:大连市中学生面临的应激生活事件可以分为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的七种类型,并存在一定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的关系模型.方法:对1009名初中生分别采用应激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进而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565、-0.064、-0.172、0.377),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有间接影响(权重分别是0.161、-0.042、-0.115).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女生的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男生组更大(女生权重为-0.142和0.292,男生权重为-0.097和0.198).结论: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症状的作用得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某高校31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从总体上说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的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女生比男生更多采取求助应对方式。(2)从总体上说,社会支持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明显相关.(3)大学生更重视来自主观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贡献率较大,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影音求助应对方式的采用。(4)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对于男生,客观支持和退避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对解决问题贡献率较大;对于女生,客观支持和退避成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于求助应对贡献率较大。(5)在幻想应对方式上,性别和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活应激事件与希望感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儿童希望感量表(CHS)对131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留守儿童在抑郁、希望感的动力因子、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因子和其它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1.99,4.82,6.11;P0.05);2生活应激事件、抑郁和希望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P0.01);3希望感对抑郁水平的变化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97,P0.01);生活应激事件中各因子对抑郁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5);生活应激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与希望感的交互作用对抑郁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828,P0.001)。结论:希望感能够缓解学习压力给农村留守儿童抑郁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揭示当代中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对广州地区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共计128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有城乡差异,且与独生与否有关;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显著,初一、初二、初三性别差异显著,而高一、高二、高三性别差异不显著.(2)中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问题解决、退避、忍耐、发泄、求助、幻想;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退避、求助和发泄的方式;独生比非独生更多采用退避;除幻想以外,在其它的应对方式上各年级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3)中学生的六种应对方式与情绪智力均有显著正相关(r值范围在.072~.459之间);问题解决、退避、求助三个因子对情绪智力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应激有关因素对医务人员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在应激系统中各应激有关因素的作用途径。方法: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压力反应问卷对55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压力反应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相关均有显著性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压力反应均有预测性。其中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医务人员压力反应的最主要因素;积极应对方式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压力反应;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导致压力反应,也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压力反应;社会支持对压力反应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来影响压力反应。结论:心理压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中学生心理应激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的心理应激因素的来源,影响范围和程度。方法:采用等级计分问卷表的方法对武汉市城区和郊区的205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武汉市初一学生的心理应激因素主要来源于学校,无论男女及城乡,考试排名次,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均占第一,二位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人际关系问题,学生遇到应激性事件时,采取的主要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但也是抽闷烟喝闷酒(38.5%)和服用安眠药(10%)来缓解心理紧张的。结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应激能力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应激能力及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千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应激事件率 67.9% ;2社会应激事件严重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 ,女生反应强于男生 ;3大学生对“非典”这类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主要有 :与外界隔绝、注意卫生、科学饮食、加强锻炼、调整情绪、休息和使用药物7个方面。结论 大学生对战胜应激事件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90后高中生应激源的情况,以及其与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大五人格问卷》对28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高中生对应激源感知的得分相差很大(Xmax=122,Xmin=30,(x)=19.96),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压力、受惩罚、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其他和丧失;②应激源的感知程度与人格特质的外倾性、宜人性和责任心都有显著地负相关(r=-0.12,-0.24,-0.13;P<0.01);③应对方式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相关,并对人格特质有一定的影响(P<0.001).结论 高中生应激源的感知程度和应对方式对他们人格特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学生亚健康状况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4480名中学生,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测评。结果:根据MSQA的症状检出率,将样本分为健康组(n=2241)、亚健康症状组(n=1762)和亚健康状态组(n=477)。亚健康状态组学生M LER各维度评分以及TCSQ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得分均高于健康组和亚健康症状组(均P0.05)。M LER各维度评分和TCSQ消极应对因子得分与MSQA阳性症状数之间呈正相关(r=0.35~0.37,均P0.01),TCSQ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与M SQA阳性症状数呈负相关(r=-0.15,P0.01)。回归分析显示M LER中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伴关系和健康成长4个维度以及TCSQ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个因子与MSQA阳性症状数之间回归关系成立,存在一定关联(β=0.07~0.21,P0.01);且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亚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提示,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应激量越大,亚健康状况可能越严重,且应对方式可能起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护理专业女生焦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女生焦虑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个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应对方式问卷、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广州市某护校 40 6名 15岁~ 18岁女生进行测查。结果 :焦虑检出率 18 47% ,一、三年级组SAS分及其焦虑检出率显著高于二年级 (P <0 0 1) ;消极应对分 ,N、L分均与SAS分和生活事件应激值显著正相关(r =0 4865 ,0 3 886,0 2 164 ,0 1783 ,P <0 0 1) ,各因子间也存在一些显著性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提示 :生活事件应激值 ,消极应对分 ,N量表分 ,积极应对分 ,L量表分对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一、三年级是焦虑发生的高危人群 ;对护理女生焦虑的发生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个性既有直接影响又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情绪调节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19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生活事件总分略低于2分;②认知重评得分高于表达抑制得分(t=0.252,P0.01);③认知重评与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这5个生活事件维度及生活事件总分呈负相关(r=-0.122,-0.178,-0.213,-0.177,-0.148,-0.198;P0.05或P0.01),表达抑制与生活事件各维度及总分均无显著相关;④认知重评对生活事件的预测为-0.235(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应激状况处于轻度水平;贫困大学生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高于表达抑制策略;相对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与生活事件存在更密切的联系;认知重评对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简易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简易应对方式状况,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简易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00名中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男生和女生在简易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简易应对方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压力、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广州某中学88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在学习、受惩罚、健康、其他生活事件压力和总体压力上,网络成瘾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幻想和发泄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网络成瘾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幻想应对方式、学习压力、丧失因子、其他压力有关联.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