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NA多肽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检测可溶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正确认识ENA抗体。方法:用免疫印迹法(IBT法)和免疫双扩散法(ID)检测133例结缔组织病和413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ENA抗体。结果:133例结缔组织病患者,IBT法检测抗Sm、抗ulRNP、抗SSA、抗SSB的敏感性均高于ID法,但由于IBT法抗原制作过程中某些技术性原因,造成IBT法不可避免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IBT法检测ENA抗体敏感性高于ID法。IBT法和ID法在临床抗ENA抗体的检测中可以互相验证和补充,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8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46例,健康体检者30例,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谱、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发现SLE患者中,ANA阳性率为90.1%,ENA阳性率为85.2%,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1.7%,三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7.5%;RA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4.8%、19.6%、15.2%、52.2%。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ANA、ENA、抗ds—DNA三项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张晓萍  李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66-376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抗体较多,并且对于抗原的检测试剂不全,检测方法多样,导致检查率出现差异。单一抗体检测对于SL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无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1~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SLE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72例,年龄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疾病常用自身抗体检查及意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风湿科何培根因免疫紊乱而造成的风湿性疾病,既往称为结缔组织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检测这些自身抗体对了解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判断活动性及予后均有重要意义。随着测定自身抗体的方法学改进,这一类检查...  相似文献   

5.
ELISA法,免疫印迹法与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抗ENA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比较目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抗ENA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IBT),酶免法(ELISA)及对流免疫电泳法(CIE)检测130例各种结缔组织病,非结缔组织病人及健康人血清中的ENA抗体。  相似文献   

6.
7.
王笑蕾  王立 《山东医药》1997,37(6):26-2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ENA抗体测定与病情活动的相关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王笑蕾王立王新丽黄葆华我们对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技术(IBT)进行了抗ENA抗体检测,并结合其临床活动指标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病情活动及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与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之间的关系,明确临床疾病的诊断。方法:对武汉市协和医院88例ANA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与ENA免疫印迹法阳性模式的住院样本,收集临床资料,其中46例SSA阳性的样本,采用ELISA对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测定,稀释比例设为1∶32和1∶10时采用IIF再次检测ANA。结果:在1 770例住院标本中,ANA IIF(-)LIA(+)模式在4种模式中占4.97%。LIA阳性抗体有抗SSA、抗组蛋白、抗nRNP等。IIF(-)LIA(+)实验组与IIF(-)LIA(-)对照组相比,2组在1∶32转阳率(41.3%和2.5%)、1∶10转阳率(56.5%和7.5%)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稀释度从1∶100降为1∶32及1∶10后,ANA的阳转率均有提高。结论:对于ANA IIF(-)LIA(+)检测模式,降低稀释度时可减少ANA的漏检,提高IIF与LIA的一致性,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Ku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核抗体 (ANA)对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CTD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Ku抗体是ANA中 1种少见的抗体。文献报道Ku抗体的分布和阳性率相差甚大 ,其意义尚不明确。我们建立了Ku抗体的检测方法 ,并初步探讨了该抗体在我国CTDs中的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438份不同CTDs患者血清均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血清库。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10 0份 ,系统性硬化症 (SSc) 6 3份 ,多发性肌炎 (PM) 35份 ,皮肌炎 (DM) 4 5份 ,类风湿关节炎 (RA) 70份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4 0份 ,混合性结缔组…  相似文献   

10.
11.
抗核小体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核小体 (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质原纤维就像一条串珠 ,由紧密排列的核小体组成[1] 。核小体的核心是由 8个带正电荷的组蛋白(histone)分子 (H2 A、H2 B、H3和H4 各 2个分子 )组成 ,呈扁圆形 ,它的直径约 10nm。DNA缠绕其上约 1 75圈 ,长约 14 0bp ,带负电荷。这种八聚体的复合物中 ,H3、H4 位于中心 ,而H2 A、H2 B位于两侧 ,此结构对内源性核酸酶有抵抗 ,使之不被内源性核酸酶裂解。组蛋白富含碱性的精氨酸与赖氨酸 ,故能与酸性的DNA紧密结合。两个核小体之间由 5 0~ 6 0bp的DNA链与H1相连。在生物活体中 ,核小体…  相似文献   

12.
系列抗心肌多肽自身抗体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目的 :探讨抗人工合成多肽自身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 ( DC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计算机预测心肌 ADP/ ATP载体 ( ANT)、β1 受体、M2 受体和肌球蛋白重链 ( MHC)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并合成多肽片段 ,以此片段作为抗原 ,同时用天然抗原对比 ,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 48例 DCM患者 ( DCM组 )和 48例健康献血员 (对照组 )血清中抗心肌多肽自身抗体。结果 :DCM组中抗 ANT抗体、抗 β1 受体抗体、抗 M2 受体抗体和抗MHC抗体阳性分别有 31、2 6、2 0和 2 3例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 ,且与天然心肌抗原检测结果高度一致 ( P <0 .0 1)。结论 :人工合成多肽可代替天然心肌抗原用于检测抗心肌自身抗体 ,抗心肌多肽抗体检测可以作为 DCM免疫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m,RNP及SSB多肽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全国自身抗体检测的质控总结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了解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促进自身抗体检测的水平.方法以自愿报名方式确定参与单位.质控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5项,共12份标本.标本发放及结果分析采用双盲操作.结果ANA正确率85.4%;抗dsDNA抗体正确率81.8%;抗ENA抗体正确率36.9%;AMA正确率66.7%、ASMA正确率50%.结论与第一次质控相比,总的来说各项抗体的检测水平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5.
抗核抗体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张少凌关键词抗核抗体;检测方法;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tinuciearantibody,ANA)是一类以真核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自身抗体的总称。根据其核成分中靶抗原的不同,可分为①抗DNA抗体,包括ds-DNA、ss-D...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目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抗ENA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免疫印迹法(IBT)、酶免法(ELISA)及对流免疫电泳法(CIE)检测130例各种结缔组织病、非结缔组织病人及健康人血清中的抗ENA抗体。结果20例健康人的血清三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8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检测抗Sm抗体、抗RNP抗体,IBT法、ELISA法均较CIE法敏感(P<005)。检测抗SSB抗体,ELISA法较CIE法、IBT法敏感(P<005)。抗SSA抗体的检测,IBT法由于采用兔胸腺丙酮粉为抗原,SSA抗原成分有缺失,造成检出率低。IBT法与ELISA法检测的符合率较高。结论IBT法、ELISA法检测抗Sm抗体、抗RNP抗体时,敏感性优于CIE法。CIE法、ELISA法检测抗SSA抗体优于IBT法。ELISA法检测抗SSB抗体敏感性较高。上述三种方法在临床抗ENA抗体的检测中可互相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AutoBlot36全自动免疫印迹分析仪在各医院实验室仅用于Hp (幽门螺杆菌 )的分析检测 ,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而可提取性核抗原 (ENA)多肽抗体谱检测免疫印迹法却一直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操作 ,繁琐费时 ,且人为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我们应用全自动免疫印迹分析仪检测抗ENA抗体 ,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 :AutoBlot36全自动免疫印迹分析仪 (澳大利亚 )。1 2 试剂 :抗ENA抗体谱检测试剂盒由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 990 90 7,990 6 0 9)。1 3 阳性标本 :由上海…  相似文献   

18.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S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检测51例EORA患者血清中AKA、APF、抗Sa抗体及RF,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KA、APF、抗Sa抗体和RF对EORA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1.4%和98.0%、70.6%和90.7%、37.3%和95.4%、51.0%和84.1%。以任两种抗体同时阳性判断,敏感性66.7%,特异性98.0%。AKA阳性组IgM、ESR较阴性组高(P=0.002,P=0.048)。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组中,医生对病情评估较阴性组、1种及2种抗体阳性组明显重(P=0.004,P=O.025,P=0.016),患者对疼痛评估较1种及2种抗体阳性组重(P=0.028,P=0.021),Sharp评分高于阴性组(P=0.048)。25例RF阴性EORA中,AKA、APF和抗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60%和40%。AKA与APF呈正相关。结论: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EORA尤其是RF阴性EORA的诊断;AKA可能系病情活动及严重的指标;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者病情较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中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50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比较3种抗体在RA诊断中的敏感度及其与临床特点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1)500例RA患者中抗CCP、APF和AKA抗体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70.8%、51.8%和45.0%,其中抗CCP抗体敏感度明显优于APF和AKA(P<0.01)。(2)在146例抗CCP阴性的患者中APF的诊断敏感度高于AKA抗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对8.9%,P=0.059)。(3)抗CCP抗体和APF抗体阳性RA患者的关节肿痛数、DAS28评分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患者(P均<0.001);AKA抗体阳性患者DAS28评分也明显高于AKA阴性患者(P=0.02);APF和AKA抗体阳性患者年龄较抗体阴性患者明显增高(P均<0.05),而抗CCP抗体与年龄无关(P=0.88)。(4)抗CCP抗体阳性患者ESR、IgA、IgM、IgG、RF-IgG、RF-IgM、RF-IgA水平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组(P均<0.05);与APF抗体阴性患者比较,APF抗体阳性者具有较高的红细胞沉降率(ESR)、IgA、IgG、RF-IgG、RF-IgM、RF-IgA水平(P均<0.05);AKA抗体阳性仅与RF-IgG、RF-IgA明显相关(P=0.02),而与ESR及免疫球蛋白无关(P均>0.05)。结论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的敏感度和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均优于APF抗体,APF优于AKA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抗CCP抗体阴性R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的RA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关节表现,关节外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 U检验和 χ2检验比较抗CCP抗体阴性与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