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乃贵  张振英 《光明中医》2007,22(11):64-65
药引,是祖国医学一种独特的配伍形式,是中药方剂的特殊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被历代医家广为赏用.如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的成药项下药引多达10余种;  相似文献   

2.
话说药引     
李冬 《家庭中医药》2005,12(12):7-7
“药引”又叫“引药”,犹如导游,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它们不仅与汤剂配伍,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伍应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若在服用成药时辨证地选用“药引”,可达到引药归  相似文献   

3.
药引与中成药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乃贵  张振英 《中成药》1992,14(4):51-51
药引,是祖国医学一种独特的配伍形式,是中药方剂的特殊组成部分。灵活运用药引,不仅可以增强中成药的作用,而且可以扩大中成药的治疗范围,减弱其毒、副作用,故被历代医家广为赏用。如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的成药项下药引多达十余种。旧时成药的仿单(说明书)上均有详细的说明。遗憾的是。目前对药引的取用及研究则较为疏略,因此,探讨药引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无疑对进一步开拓中成药研究的内容,发掘中成药传统而有效的用药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服中药为何要用药引 ?祖国医学认为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网络全身 ,通达表里 ,内联五脏六腑 ,外络四肢百骸、筋骨皮毛 ,使内外表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药引”犹如导游 ,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 ,进行针对性治疗。若能辨证选用药引 ,则不仅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 ,而且还兼有调和、保护、制约、矫味之效 ,从而弥补了它的不足 ,还减少了毒副作用。药引是以药物归经理论为基础的 ,药物归经则以中医的辨证方法为依据 ,如脏腑辨证理论 ,六经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等。根据以上辨证方法 ,药物的归经有以下几种方法。1 药…  相似文献   

5.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6.
药引 ,是根据患者病情及医者所开处方内药物性质的需要 ,加入药剂中同煎或另制成汤汁送服成药。它是中药学中独特的配伍形式 ,是中药方剂的特殊组成部分。灵活运用药引 ,可增强药效 ,扩大药物治疗范围 ,减轻其毒副作用 ,故被历代医家广为运用。中医治病最讲究的是立方遣药。临床经常会遇到虽选方用药正确 ,祛病却难中鸱鹄 ,此时若于原方中加一二味药作药引 ,则会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无怪清代药学家张睿中在《医学阶梯》一书中云 :“汤之有引 ,如舟之有楫”。尤在泾亦曰 :“药无引使 ,则不通病所。”药引的作用主要有 :其一 ,引药入经 ,直达病…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医徐灵胎说:“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中成药服用方便,故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探讨其最佳服法很有必要。古人云:“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所以,笔者认为,中成药要根据所治之疾病及成药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药汤(即药引)送服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在“注意”项下(以下简称“项下”)以“某药与某药不宜同用”记载了中药的配伍禁忌,共35条。本文就《药典》有关配伍禁忌内容与编者商榷,因笔者才疏识浅,不揣浅陋,敬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9.
药典是一个国家药品标准的法典,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藏成药制剂的处方直接关系到藏药的临床疗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对每种藏成药制剂的处方都作了明确规定。笔者在工作实践和藏药生产工艺中发现《中国药典》部分藏成药制剂的处方项下存在一些不妥或不足之处,为使《中国药典》更趋完善、规范,特提出建议,供下版《中国药典》修订时参考。1.二十五味松石丸 《中国药典》第322页二十五味松石丸处方项下谓“松石,珍珠,珊瑚,朱砂,诃子(去核),铁屑(诃子制),余甘子,五灵脂膏,檀香,降香,木香马兜铃,…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伤寒论》汤剂的煎服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煎法《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中“煎”与“煮”的概念是不同的,水药同熬叫“煮”,去渣后单熬药汁才叫“煎”,加入药物之前先熬的叫“空煮”,或亦叫做“煎”.《论》中97首汤剂均为一日一剂,水煎一次留足药液尔后顿服、日再服……温分六服.这一点从“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似文献   

11.
<正>服用中药的一种传统的做法——使用"药引",近些年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药引是发挥药效的关键一步,别看是普通的食物,却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药引的作用,一可补充成药的某些不足,协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二可引药归经增强疗效,引导药物更好地到达病变部位;三可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盐水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常宜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相似文献   

12.
药引的作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6,(3):50-50
<正>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损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增强疗效:经引药作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生姜或葱白为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医常用70种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维吾尔药志》2000年版(上、下册)和《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维吾尔药鉴别项下为主,按药品所含化学成分归纳了70种维吾尔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  相似文献   

14.
浅谈药引子     
中医临证处方之后,每每涉及到药引子一事。清·张睿曾有过《药引论》,令人问津甚少。《辞源》云:“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药引子”品名繁杂,但用时仅一二味而已,不外是与主方同气相求,增强药效,可谓“使”中之“使”。尤在泾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可见其功用。应用类别《药引论》说:“古人用汤,必须置引”,虽然不至于如此,但临床沿用已久却是客观存在的。论其应用之详,如《串雅内  相似文献   

15.
张子和“不药之药”学术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杰 《中医研究》2000,13(5):14-15
张子和以汗吐下三法鸣于医史 ,被划归“攻邪派” ,常常给人以动辄用峻药重剂猛攻病邪的印象 ,而其“服药畏慎” ,“不药之药”的学术思想或被忽视。本文试就《儒门事亲》中的有关内容作一探讨。1 “不药之药”的学术思想张子和的“不药之药”思想源于《内经》与《论语》。《内经》在肯定药物有治疗作用的同时 ,指出药物亦有其害 ,提倡谨用药物 ,中病则减 ,中病则止。张子和鉴于历史上许多服药致病致死的事实 ,在《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中指出 :“凡药皆毒也 ,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 ,久服必有偏胜。气…  相似文献   

16.
中药“引经药”与“药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喜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43-1143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的辅佐药。中医处方中加入“药引”后其药力可直迭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引经药”也称使药,是组成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药疗效,简要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7.
《本草纲目》所载“答”的考释王军①《本草纲目》卷五十答项下,李时珍曰:“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粟如榛,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层叠。”又曰:“嘉靖庚子年,蕲州侯屠杀一黄牛得此物,人无识者,...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的辅佐药。中医处方中加入“药引”后其药力可直达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引经药”也称使药,是组成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药疗效,简要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谈到用粥的有33条7方(其中桂枝汤18条,白虎汤4条,白虎加入参汤5条,竹叶石膏汤1条,十枣汤1条,三物小白散1条,理中丸3条),为中医食品作药用的特殊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一、用粥方法先用与后用:《伤寒论》中直接用粥作为治疗药物的有白虎汤、白虎加入参汤、竹叶石膏汤三方。此三方均用粥养胃和中。具体方法,如26条:“白虎加入参汤,……知母、石膏、石膏、甘草、粳米、人参、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就是将其他药与米放在一起煮熟,去渣后温服。三方用粥法基本相同,是先用粥法。后用法有理中丸(汤),桂枝汤、三物小白散、十枣汤四方。其中理中丸(汤)用粥法是“服(理中丸)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386条)。所谓“食顷”,是指服理中丸(汤)后极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御药院方》药物净选的特点刘世刚(安徽省医药学校合肥230031)《御药院方》是元代许国帧编纂,书中搜集金元及其前的宫廷用方,以丸散膏丹之成药为主。《御药院方》极为讲究药物品优精细,对药物净选较为重视,现就该书有关药物净选的内容及特点作一初步探讨。1《御药院方》药物净选内容1.1去皮入药的药物(去粗皮、去皮脐、去皮尖)有苍术、桑白皮、白附子、杏仁、肉桂、白茯苓、天南星、黄岑、赤芍、蔓荆子、郁李仁、麻子仁、杜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