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对人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干扰素-γ(IFN-γ)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化学合成针对人t-be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人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CD8 T细胞和δγT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中t-bet 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IFN-γ产生的变化情况。结果:转染siRNA后的人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t-bet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24.75±1.18)%和(25.28±1.04)%,较转染前明显减小(P<0.05);在t-bet表达受到抑制的同时,γδT细胞中IFN-γ 细胞为(56.57±6.67)%,与错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iRNA可有效降低人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t-bet的基因表达,转录因子t-bet在γδT细胞IFN-γ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与CD8 T细胞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γ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亚急性与慢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成因,发病率约占结核病的10%,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存活者因为常伴有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所以又存在着较高的致畸率。TBM具有难诊断、临床体征缺少特异性、传统细菌学检测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蔓延,多耐药结核病例相应增加,因此探索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案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努力的方向。结核病主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自身免疫力不能控制细菌的繁殖而发病。类淋巴细胞干扰素(干扰素γ)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单核细胞γ干扰素(IFN-γ)分泌反应对免疫抑制患者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POT的方法检测了12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2名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对照组)和12名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患者(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组)体外单核细胞IFN-γ分泌反应。结果:健康对照组中除1人有结核病接触史者,IFN-γ分泌反应呈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结核病对照组中除1名患者痰培养证实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其IFN-γ分泌反应呈阴性外,其余均为阳性;免疫抑制合并结核病患者均为阳性。结论:体外单核细胞IFN-γ分泌反应有助于临床对免疫抑制患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γ-干扰素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生存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细胞因子杀伤恶性肿瘤细胞为目前肿瘤科研领域的热点,逆转录病毒介导γ-干扰素是否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尚无肯定性结论。目的:观察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γ-干扰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与生存期的关系。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单位: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4-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6对照组、C6/PA317neo对照组及C6/PA317 γ-干扰素治疗组,每组20只。干预: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将鼠γ-干扰素基因转入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通过G418抗性筛选,得到高滴度产毒PA317 γ-干扰素细胞株。3组大鼠右侧基底核区接种1&;#215;10^6 C6细胞。C6对照组:接种后不做其他处理;C6/PA317neo对照组:接种4d后原位注射1&;#215;10^6PA317neo细胞;C6/PA317γ-干扰素治疗组:接种4d后原位注射1&;#215;10^6PA317γ-干扰素细胞。实验观察:①各组大鼠生存期≤60d的情况。②每组动物C6细胞接种后11d及20d后随机取5只处死,取出整个脑组织制备冰冻组织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③显微镜下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肿瘤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生存时间。②肿瘤体积测量。③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60只大鼠进入实验分析。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7.10&;#177;0.82)d及(26.60&;#177;0.93)d,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9.30&;#177;4.17)d,有5只大鼠存活期超过60d。两对照组间生存期差异P&;gt;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lt;0.01。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P&;gt;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lt;0.0l。计数肿瘤组织CD4及CD8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发现治疗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lt;0.01,两对照组之间差异P&;gt;0.05。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移植后7d发现有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16d未发现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均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PA317γ-干扰素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反转录病毒介导的γ-干扰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该方的现代作用机制。方法:收集HSPN80例患儿资料。分成两组,西医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40例(西医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观察疗程3个月。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FN-γ水平及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3个月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总缓解率88%,西医组总缓解率60%,与治疗前相比,中西医结合组血清IFN-γ水平有显著下降,而西医组仅略有下降。结论:黄芪地黄汤可通过下调血清IFN-γ水平,进而抑制肾小球系膜的过度增生,从而使HSPN患儿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混合消化液培养法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FN γ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用上述两种方法成功培养出正常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重组人IFN γ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1× 10~ 1× 10 6IU/mlIFN γ浓度范围的抑制率为 2 0 2 %~43 5 % ,1× 10 6UI/mlIFN γ作用 48h后 ,与对照组相比 ,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细胞皱缩 ,但未见细胞死亡或漂浮。结论 :IFN γ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兔动物模型,通过限定不同V5值,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考察其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30只,实验组25只,共5组,每组5只,分别设定V5 40%、50%、60%、70%、80%,对照组5只,假性照射,每只均进行CT模拟、靶区勾画、计划制作并进行照射,6 MV能量射线,3野调强适形放疗(IMRT),等中心照射,全肺剂量30 Gy/3F。观察至8周后解剖,分别进行HE染色、TGF-β1、TNF-α的检测。结果病理染色提示自V5 50%开始出现放射性肺炎病理学改变。所有实验组TGF-β1、TNF-α较对照组表达增强,且与V5正相关。TGF-β1表达情况:V5 40%组与70%、80%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50%、60%及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除V5 40%外,所有实验组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表达情况:V5 80%与70%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两两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V5控制在40%时可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V5"门槛值"在50%附近。  相似文献   

9.
γ-干扰素及电离子包皮环切术联合治疗尖锐湿疣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汉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95-1097
目的:观察电离子包皮环切术联合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入选73例患者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对皮损包皮行环切手术并一次性烧灼残余疣体。治疗组术后第2天起肌注γ-干扰素200万U,每天1次,连用7d,之后改为隔日1次肌注200万U,计10次。分别于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8.95%,复发率21.05%,对照组治愈率54.29%,复发率45.71%,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21和5.004,P<0.05)。结论:提示应用电离子包皮环切术联合γ-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γ)用于兔耳伤口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后蛋白激酶A(ProtinaseA,PKA)活性变化及对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影响,探讨PKA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用32P掺入法测定使用IFN-γ前后兔耳伤后3,6,11~16d(上皮化时),以及上皮后14,30,45和60d组织的PKA活性,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变化。结果:上皮化时肉芽组织和伤口周边组织的PKA活性高于正常皮肤犤(1.5±0.6)pmol/min·mg,t=3.76,P<0.001和(1.4±0.5)pmol/min·mg,t=2.96,P<0.01犦。IFN-γ延迟创面愈合约1.5d(t=2.64,P=0.01),同时进一步活化PKA:肉芽组织在伤后6d和上皮化时犤(1.6±0.6)pmol/min·mg,t=2.59,P<0.05和(1.8±0.7)pmol/min·mg,t=2.92,P<0.01犦和周边组织上皮化时犤(1.7±0.6)pmol/min·mg,t=2.42,P<0.05犦高于对照。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仅在上皮化时升高犤(1.5±0.5)pmol/min·mg,t=2.26,P<0.05犦,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在上皮化时犤(1.4±0.5)pmol/min·mg,t=2.08,P<0.05犦和上皮化后14d犤(1.4±0.5)pmol/min·mg,t=2.08,P<0.05犦时较高;IFN-γ进一步升高上皮化时IFN-γ1组:犤(1.8±0.7)pmol/min·mg,t=2.92,P<0.01犦和伤后14d时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犤IFN-γ1组:(1.79±0.6)pmol/min·mg,t=2.59,P<0.05和IFN-γ2组:(  相似文献   

11.
背景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细胞因子杀伤恶性肿瘤细胞为目前肿瘤科研领域的热点,逆转录病毒介导γ-干扰素是否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及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尚无肯定性结论.目的观察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γ-干扰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与生存期的关系.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单位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7/2004-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6对照组、C6/PA317neo对照组及C6/PA317γ-干扰素治疗组,每组20只.干预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将鼠γ-干扰素基因转入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通过G418抗性筛选,得到高滴度产毒PA317 γ-干扰素细胞株.3组大鼠右侧基底核区接种1×106C6细胞.C6对照组接种后不做其他处理;C6/PA317neo对照组接种4 d后原位注射1×106PA317neo细胞;C6/PA317 γ-干扰素治疗组接种4 d后原位注射1×106 PA317 γ-干扰素细胞.实验观察①各组大鼠生存期≤60 d的情况.②每组动物C6细胞接种后11 d及20 d后随机取5只处死,取出整个脑组织制备冰冻组织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D4和CD8 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③显微镜下借助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肿瘤体积.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生存时间.②肿瘤体积测量.③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60只大鼠进入实验分析.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7.10±0.82)d及(26.60±0.93)d,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9.30±4.17)d,有5只大鼠存活期超过60 d.两对照组间生存期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C6对照组及C6/PA317neo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计数肿瘤组织CD4及CD8 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发现治疗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两对照组之间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移植后7 d发现有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16 d未发现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均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PA317 γ-干扰素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反转录病毒介导的γ-干扰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维甲类查尔酮酸R9158和YS904012联合γ干扰素(IFNγ)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分化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四氮唑蓝(NBT)还原反应和非特异酯酶乙酸萘酚(DCE)、细胞分化免疫表型CD14和CD68、CFUL集落形成抑制率等变化,体外研究其对6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结果经YS904012联合IFNγ处理后,单核细胞由原始阶段变成较成熟的单核细胞,NBT还原反应阳性率和DCE分别由23.4%和250%上升到61.5%和52.0%,CD14和CD68表达增强,CFUL集落增殖明显受抑。通过比较,YS904012联合IFNγ诱导细胞分化和抑制集落形成活性优于R9158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用药组(P<0.01)。结论YS904012联合IFNγ诱导分化治疗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能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在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例AD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和4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IL-13和IFN-γ水平并比较,采用糖皮质激素对AD患者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IL-13、IFN-γ及其特异性IgE水平,并分析IgE水平与IL-13、IFN~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IL-13水平为(42.37±6.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5.71±2.32)pg/mL,观察组IFN-γ水平为(45.59±7.0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73.14±5.28)p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IL-13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FN-γ高于治疗前(P〈0.05),而6个月时这两个指标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IL-13、IFN-γ水平变化均与IgE成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AD患者外周血中IL-13较健康者显著增高,而IFN-γ显著降低,且两种指标与特异性IgE水平呈明显相关,推测其IL-13、IFN-γ变化可能与AD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γ与干扰素-α治疗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IFN-γ)和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和临床疗效。方法:4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IFN-γ治疗组、IFN-α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症总计分等指标变化。结果:IFN-γ组和IFN-α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计分分别下降至10.225.3和11.826.4,较治疗前13.425.4和13.527.2明显降低(P<0.01和<0.05);治疗后两组比较,IFN-γ治疗组的纤维化计分显著低于IFN-α治疗组(P<0.05)。IFN-α组治疗肝纤维化总有效率(70%)显著高于IFN-α组(29%)。结论:IFN-α治疗CHB肝纤维化疗效优于IFN-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失调及川芎嗪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对6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10 d.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及患者肺功能和日夜间症状的变化,并以30例同期入选的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川芎嗪治疗10 d后,治疗组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肺功能指标和日夜间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哮喘患者存在着Th1/Th2平衡失调,免疫状态由Th1向Th2"克隆漂移".而川芎嗪能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日夜间症状,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γ-干扰素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博莱霉素(BLM)诱导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BLM组(24只)和IFN-γ组(18只)。分别观察气管内给药后14、17、21和28d肺组织损伤程度,以及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LM和IFN-γ组在给予BLM后17、21和28d肺组织损伤加重(P均〈0.05),IFN-γ组在给予BLM后21和28d肺损伤程度虽重于BLM组,但差异无显著性,IFN-γ组于17、21和28dBALF中TNF-α含量和21和28d血清中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BLM组,21和28dBALF和血清中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结论 IFN-γ可能会加重BLM诱导大鼠肺损伤,其作用可能与TNF-α相互协作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液腺苷脱氨酶、溶菌酶、γ-干扰素的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显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溶菌酶、γ-干扰素进行测定。结果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胸膜炎组(43.92±12.25)U/L,癌性胸膜炎组(8.69±6.92)U/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溶菌酶:结核性胸膜炎组(59.1±14.1)μg/ml,恶性胸膜炎组(16.2±8.1)μg/m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γ-干扰素:结核性胸膜炎组(520.29±82.48)pg/ml,癌性胸膜炎组(49.67±30.32)pg/ml,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腺苷脱氨酶、溶菌酶、γ-干扰素的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2年3~10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2例作为肺结核组,同时收治33例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T-SPOT.TB与蛋白芯片法检测LAM抗体、38KDa抗体、16 KDa抗体的结果。结果肺结核组T-SPOT.TB检测在肺结核病中的敏感性是88.4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炎对照组中,T-SPOT.TB 检测特异性(78.79%)与LAM抗体(75.75%)及38KDa抗体(81.8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POT.TB检测法对肺结核病诊断敏感性优于TB-AB、LAM抗体、38KDa抗体、16 KDa抗体检测,而特异性与之相当。T-SPOT.TB在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应用价值,对于肺结核病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及干扰素-γ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 幼龄Wistar大鼠(4周龄)12只,分成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干扰素-γ组和干扰素-γ AngⅡ组,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测定^3H-胸腺嘧啶(^3H-TdR),^3H-亮氨酸(^3H-Leu)的掺入量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比。结果 AngⅡ(0.1μmol/L)作用24h能使VSMCs的^3H-TdR与^3H-TdR与^3H-Leu的掺入量比对照组增多。且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指数增大;干扰素-γ组无以上作用,与AngⅡ组相比,干扰素-γ(500U/mL) AngⅡ组^3H-TdR,^3H-Leu的掺入量明显减少,S期细胞构成比和细胞增殖指数亦明显减少。结论 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这种促增殖作用能被干扰素-γ所拮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及脑脊液的γ-干扰素(INF-γ)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5例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组)、31例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组)、12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NF-γ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INF-γ含量为(386.3±83.5)ng/L,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63.4±16.2)ng/L和化脓性脑膜炎组(116.8±22.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叠性很小;而3组血清INF-γ含量很低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INF-γ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0%、95.3%和94.1%。结论检测脑脊液INF-γ对结核性脑膜炎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