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8%。但早期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为了提高病理与临床诊断水平,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5例(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38%(25/95例)的病理与临床资料,以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胃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绍兴第二医院(312000)B超室袁阿彩吕国兴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国内报道原发性胃淋巴瘤仅占胃恶性肿瘤的2%,患者往往缺乏典型和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虽然确诊要靠病理学,但弄清其临床和超声表现,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  相似文献   

3.
黄权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2):45-46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发病率较低,仅占胃恶性肿瘤的3%~1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我院1996年3月~2006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6例,误诊14例,(占87.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红 《临床医学》2005,25(7):20-21
目的 探讨胃镜对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经胃镜检查,16例被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而经病理证实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胃镜下的表现。结果因PGL的病理变化不在胃黏膜表面而致镜下误诊。结论重视胃镜检查对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合PGL临床表现和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rna,PGML)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同时合并肾癌病例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1例胃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颗粒细胞瘤、克鲁根伯瘤、未分化癌、无性细胞瘤及原始外胚叶肿瘤)鉴别诊断。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明确了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结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临床及病理诊断较困难,单凭形态学很难与其他小细胞肿瘤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并对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5年-2000年期间收治1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瘦,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1.2%,病理诊断均为非零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的征象与胃癌或胃溃疡极难区别,术前极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巨块型和浆膜累及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ma,PGML)临床较为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1/3,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易误诊为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PGML患者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超声内镜在胃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胃淋巴瘤患者行EUS检查,与胃镜及活检、胃肠钡餐及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胃淋巴瘤中EUS诊断符合率83.33%,显著高于胃镜(58.33%)(P<0.05)及胃肠钡餐(16.67%)(P<0.05)。EUS对胃淋巴瘤T、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77.78%。结论:EUS诊断胃淋巴瘤的符合率高于胃镜及其它检查,并能准确判断胃淋巴瘤浸润胃壁深度、侵犯周围器官及淋巴结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6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1例。结论:超声不易正确诊断PBL,但可以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CT联合内镜检查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PGIML)的临床特点及CT、内镜、超声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5例PGIML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所证实。结果 45例PGIML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胃为最好发部位,占71.1%(32/45),尤以胃窦常见。内镜活检确诊率55,6%(20/36),超声内镜确诊率迭100%(4/4),CT确诊率66,7%(20/30)。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93.3%(42/45)。结论 PGIML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的发生率最高,主要病理类型为B细胞性。内镜活检加CT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超声内镜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点、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对4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淋巴瘤细胞围绕萎缩的乳腺腺管上皮浸润。4例LCA及CD20均显示( );2例k( );CD45RO、λ、CD5、CD10、cyclinD1和CK均为(一)。结论 4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全部为B细胞来源,其发病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有关,早期诊断对预后的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内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可累及多部位,表现为溃疡型、肿块型、弥漫型及结节型,病变范围较大、形态多样、多灶损害为特征。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胃癌、胃溃疡、胃炎等鉴别困难。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内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下表现多样,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6.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宁远县人民医院裴迎东,何辉平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PulnonaryMa-lignantLymphoma,PPML)临床表现复杂,病人往往不易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本文报告1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就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内镜误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临床较少见,且极易误诊。我院1981~1995年共遇PGML12例,有9例胃镜直观下诊断为胃癌(其中包括2例活检误诊),现分析误诊因素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化,内镜下多部位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手术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上腹部X线断层扫描结合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胃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根据DLBCL不同临床分期制定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禹州市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55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P 〈0.05);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型21例、肿块型14例、结节型12例、浸润型8例。非霍奇金病患者45例、霍奇金病患者10例;T 细胞来源9例、B 细胞来源46例。给予患者积极针对性治疗后,3年以上患者生存率为32.7%(18/55)。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围手术期化疗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包括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分为淋巴结来源和淋巴结外来源,胃是淋巴结以外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与胃癌相似。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与胃癌不同,手术切除率高,外科治疗是主要方法,对化疗较敏感。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均采用术前化疗,待瘤体缩小施行手术切除,术式为全胃切除术,术后再配合化疗。化疗方案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现将化疗期间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