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大量失血或失水,使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引起的休克.称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与抢救开始越早,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适宜的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大量失血失液,使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引起休克。常见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内脏出血、内脏破裂、宫外孕、严重创伤、烧伤、大血液外伤及手术出血。 一、严密观察心、肺、脑、肾功  相似文献   

2.
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病情十分凶险、危急,需果断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治疗。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并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与抢救,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可在很多情况下发生。休克大致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相似文献   

4.
休克可分为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灾区伤员发生的休克大部分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少部分为挤压后发生的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多由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骨折等所致。神经源性休克系外伤、骨折、剧烈疼痛、精神创伤等所致。心源性休克主要因张力性气胸、心肌挫伤、心包填塞所致。  相似文献   

5.
外科临床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如发现和处理不及时,病情急剧加重,转变为不可逆的阶段可导致死亡.抗此类休克最根本的措施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即补足血容量.过去采用2路或2路以上头皮针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易致液体外渗,破坏血管,甚至导致组织坏死,更严重的是延误抢救时机,降低抢救成功率.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院采用颈外静脉套管输液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59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64-564
答:按照发病学休克分4类。 (1)根据休克过程中血容量丢失的程度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正血容量性休克,共2类。 (2)根据休克时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可分为:高阻力型休克,低阻力型休克,共2类。  相似文献   

7.
刘欣  李静  郝熙金 《天津护理》2010,18(5):276-277
目的:降低创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大剂量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将研究对象的100例患者分成未加温组和加温组。详细记录患者输血情况。结果:加温输血组明显优于未加温组。结论:加温输血应用于临床抢救与治疗创伤后低血量性休克,能够降低创伤后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输入低温库血后寒颤、低体温等发生率,有利微循环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阐明“二次打击”假说在创伤/休克后内源性感染发病中的病理意义,本研究探讨了低血容量性休克对轻度门静脉源性内素素血症的影响。方法:18只动物分3组,即低血容量性休克组、脂多糖(LPS)组和低血容量性休克+LPS组。结果:①输注完LPS后,低血容量性休克+LPS组动物的血压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单纯LPS或单纯低血容量性休克组动物;而后两组动物的血压无明显变化。②休克后24小时,低血容量性休克+LPS组动物全部死亡,而其余两组动物全部存活。③低血容量性休克+LPS组动物的血浆乳酸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水平在输入LPS后也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单纯低血容量性休克组和单纯LPS组。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具有增加机体对内毒素敏感性的作用,继发于休克后的轻度内毒素血症在休克后器官功能损害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快速有效的补液是防治休克的根本措施。我院从2001~2004年开展深静脉置管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应用后,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迷走神经在高渗盐液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渗盐液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近年来已有不少报道,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迄今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1〕。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迷走神经在高渗盐液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  相似文献   

11.
血脉素用于32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术前救治,并监测输注前后血压、心率、SPO2和尿量的变化。发现血脉素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具有升压效果好,逆转化克症状迅速,维持时间长,使用简单方便,副作用注等优点。对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可部分甚至全部代替输全血。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7年成立急诊科以来至1991年1月底共收治抢救了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314例,现将临床资料及我们的早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314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中,男  相似文献   

13.
血脉素用于32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术前救治,并监测输注前后血压、心率、SPO_2和尿量的变化。发现血脉素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具有升压效果好、逆转休克症状迅速、维持时间长、使用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等优点。对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可部分甚至全部代替输全血。  相似文献   

14.
休克是致命性循环衰竭综合征.目前国际通用的休克分类法是按照病因学和发病学机制将其分为: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阻塞性休克四大类.低血容量休克是由于血容量的绝对丢失,如大出血、严重吐泻及第三腔隙失液所致.心源性休克是由心肌和(或)心脏瓣膜机构严重损害,或严重心律失常等所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而发生的休克.多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右心室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或其他原因所致心脏瓣膜、瓣膜环、腱索或乳头肌损坏以及严重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而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右旋糖酐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中的应用刘长胜李仲臣徐茂龙1986年7~1993年12月,我们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复苏早期应用右旋糖酐扩容,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组患者48例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18~75岁,平均38.5岁。...  相似文献   

16.
三通管有三通接头,内有阀门,已广泛用于临床加药。我们利用三通管输血,观察100例创伤、大面积烧伤等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发现可明显减少术前准备时间,有助于降低病死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护士进修杂志》2011,(22):2023-2023
答:失血、烧伤、腹泻、呕吐引起的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为心源性休克;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休克为中毒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18.
知识角     
失血、烧伤、腹泻、呕吐,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休克分别叫什么休克?答:失血、烧伤、腹泻、呕吐引起的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泵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为心源性休克;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休克为中毒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我们抢救1例青光眼术后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女,73岁,因双眼视物不清伴眼痛、眼胀2年,加重2个月入院治疗,无恶心、呕吐史,诊断为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双眼白内障。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50/70mmHg,主  相似文献   

20.
快速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章华光作者单位: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上常遇到由于在短时内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和严重感染所致的急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因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尤其是休克时间长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