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病人一侧下腰痛,伴同侧下肢放射痛,同时伴有大腿后及小腿、足部皮肤麻林,感觉迟钝、咳嗽用力时症状加剧,平卧及休息症状减轻。本病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患者多为30~50岁的青壮年,患病后常是卧床或拄拐,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认为这种病变是由于钙摄入不足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外伤和肌肉的剧烈运动突发的神经冲动引起的牵拉性肌肉损伤所致。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脱出症为:骨痹、痛痹、肾虚范畴”。《经济生方》中言:“痹症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多感受风寒湿凉而成痹也”,肾虚、肾精亏虚不足、骨失所养、经脉痹阻不通、筋脉失养而见诸证。《灵枢》:“膀胱”太阳之脉也见抵腰足动则病、脊病腰以折。可见腰脱属太阳。在腰属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骨生髓、髓充则腰强筋骨壮,肾气虚则腰腿必痛,腰腿痛为标,肾虚在里为本。因此本病应责于肾,治则应补肾,因本壮骨为主,兼疏风散寒祛湿,活血通络,通则不痛。我们于94年开始以西医标准诊断,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以针点治痛为主,辅以中药义离子渗透、内服西药、外敷外伤止痛散、配合心理疗法,观察治疗180例,有效率达94%以上,受到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郑雪红 《天津护理》2014,(2):160-161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中医学称该病为腰痹病,与气血、经络及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关,病机为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诸病源候论·腰脚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中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它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骨枯"、"骨痿"、"骨痹"和"骨蚀"等极为相似,肾藏精,主骨生髓,精化髓,骨赖髓以充养,肾精充足则髓充而骨坚韧;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失其养而脆弱无力,不耐久立和劳作。《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肾气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康复医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德元 《现代康复》1998,2(11):1200-12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及其功能受损的常见原因。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田血瘀、寒湿、湿热之邪痹阻经脉所致,故多数患为本虚标实之证.正如《内经》所说:“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挛急”、“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之弩”。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外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拉压整复并腰大肌肌间沟封闭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00例疗效总结高贵珉腰椎间盘脱出症是骨伤科临床中常见病,是导致腰腿痛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机械拉压整复合并腰大肌肌间沟封闭治疗100例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  相似文献   

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与损伤而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脊神经而引起。中医认为因外伤、劳损,而导致肾气不足筋脉失养,同时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流注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的失调而致经络受阻、气滞血瘀等[1],亦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临床以腰痛或(及)一侧下肢放射痛、腰部运动障碍、主观麻木感觉、患肢温度下降以及肌肉萎缩等为主要症状。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7.
滋肾宁神丸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系,尤以心肾两脏最为重要。根据神经衰弱发病的病因病机,从标本兼治出  相似文献   

8.
滋肾宁神丸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系,尤以心肾两脏最为重要。根据神经衰弱发病的病因病机,从标本兼治出  相似文献   

9.
慢性腰痛是指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为慢性反复发作或呈时轻时重,痛势绵绵,劳则为甚,时见痛势严重,如锥刺样,按之痛甚,时而痛势稍缓,却不能止;常与腰酸一起出现;也有腰部沉重冷痛伴下坠感。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证,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多以肾虚腰痛的症状表现为主,兼有外邪引发或邪气内滞,也兼有瘀滞脉络,气血互结,此因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亏损,则腰脊失养,致酸软无力,其痛绵绵,遇劳更甚,逸则减轻,喜按揉,拒暴力,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导致肾精亏损,无以滋养腰脊而发生疼痛[1]。而从辨病论治来看,可以表现在腰椎、腰肌、纤维组织炎的慢性虚损疾病,而出现在内科肾脏、前列腺、肝脏疾病,老年以及妇科等疾病过程中;常见肾虚腰痛患者多数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下降,特别是性激素分泌减退和蛋白质缺乏有关,从而形成与之相关的器质性疾病,不少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医药信息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系,尤以心肾两脏最为重要。根据神经衰弱发病的病因病机,从标本兼治出发,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宁心安神为主,辅以补脾、调理脾胃、滋而不腻,促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组成本方。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具有镇静安神,宁心益智的作用,是神经衰弱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璐  陈永军 《临床荟萃》1999,14(6):284-285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性医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流行病学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在代谢性骨病中居第二位。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日益增高,骨质疏松防治问题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因此,寻找其发病原因及疗效高、副作用小的骨质疏松药物,成为当代医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其病因与防治的研究现状简做介绍。 1 病 因 据我国传统医学记载,类似骨质疏松名称有“骨痹”、“骨枯”、“骨蚀”、“骨缩病”等。但从定位和定性比较准确的应属“骨缩病”。中医藏象学说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与髓、骨、脑之间生理和病理之间的通道是经络(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通过大量临床经络辨证的比较研究,证明骨质疏松属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病变之列,阐明骨质疏松发病与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其病位不外乎在经在脏,在经多为外感,病多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受邪,气血不通所致。论治重在祛邪。在脏则多为内伤,病属肾,腰为肾之府,虚则腰部失养而痛,论治重在补益。验之临床,疗效并不满意,究其然,腰痛虽与肾关系密切,与奇经八脉、足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于腰区下部,是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病。本病易发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和部队指战员为多见。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党组织和部队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先后拜几十位老中  相似文献   

14.
滋肾宁神丸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15.
赵静  张洪秀 《现代康复》1999,3(5):634-63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部推间盘外层部分的纤维环破裂及内层部分的髓棱向后突出,压迫推管内的神经根所致。好发于腰4-5及骶,之间,常因劳损、蜕变及外伤引起,多发生于青壮年.男多于女。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病人多失去中重度劳动能力.生活多不能完全自理,近两年来我科共收治腰推间盘突出症患30例,其中手术治疗22例。  相似文献   

16.
腰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的一种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好发于青壮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滋肾宁神丸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系,尤以心肾两脏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滋肾宁神丸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系,尤以心肾两脏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滋肾宁神丸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脑力劳动者更为常见。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血少,无以养心则心悸,健忘多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人体肢体运动。肾虚则脑髓不足,可出现头晕耳鸣、全身疲乏、精神不振等症;肾虚精关不固则遗泄;肾所藏之精,肝所藏之血都是人体有形的重要阴液。当肝肾亏损则精血亏虚,形成阴虚;肾阴不足,肝阳独亢则眩晕,心烦易怒,故本病与心、肝、肾、脾有密切关系,尤以心肾两脏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1 肾虚血瘀是老年性痴呆的病机 老年性痴呆属中医“呆病”、“痴呆”、“呆傻”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本虚标实之证。脑为元神之府,精灵之地,神机之源。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精上奉于脑,肾中精气为脑的重要物质基础,肾精化生脑髓以源源不断充养脑神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