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近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人工智能学科团队完成医疗AI(人工智能)医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显示,AI医生在真实临床门诊中准确率较人类医生低,但是AI诊断耗时短,表明现阶段的医疗AI可以在临床上辅助人类医生,提高工作效率。该中心利用深度学习建立了"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诊断决策平台",把入组的儿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入由该平台接诊的人工智能门诊和具  相似文献   

2.
正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带来了诊疗模式、数据处理方式、前瞻性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人工智能让医疗产业链得以进一步优化,并让医疗行业走向更高效率与更高层次,医疗智能化时代将全面开启。近年来,医疗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并逐渐向智慧医疗阶段迈进。智慧医疗是以人工智能(AI)技术为工具,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化精准化医疗服务。当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风头正盛的AI人工智能与多个产业都进行了融合。其中,医疗行业因为人口结构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加重了国家医疗资源的压力,因此整个行业对AI加持下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甚是期待。而作为AI人工智能应用最早落地的产业之一,医疗行业一直在积极打造和探索更为广泛的AI+医疗应用场景。然而,当前很多AI+医疗解决方案还都处于试用阶段,智慧医疗想要真正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日在沪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显示,全国19个省市已发布人工智能规划,AI医学影像成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最成熟领域。这是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自2018年1月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报告。白皮书的收录的内容和数据截至2018年底,汇编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并分析了各国在医疗领域的布局,还汇编了中国在国  相似文献   

5.
正AI读片快准稳,微缩机器人"助手"深入人体直捣病灶——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结合,会不会将更多疾病预防在前,或者让人们看病更容易?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布了《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人工智能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人工智能(简称AI)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AI虚拟助理、智能辅助诊疗、智能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智能健康管理、智能药物研发等,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于我国医疗领域面临的数据利用、算法"黑箱"、标准缺乏、人才短缺、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人工智能的走红,Google阿尔法狗起到很大的作用。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也是近期开始成为媒体热门话题。AI的应用的场景,随着近年的发展,在不同细分领域都有落地的部分,如金融科技、手术机器人、人脸识别、医疗服务机器人等。从图右看全球AI在精准营销、医疗健康、BI投资最集中的,原因有三:有数据源、后续能发展成为闭环、存在大幅度的增长的可能性。从医疗行业与人工智能结合来说,可以从过去和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对  相似文献   

8.
正医学是一门靠归纳逻辑、经验学习、循证运用的学科,人工智能在这个行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仅凭观察无法了解病人的情况,通过医学影像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诊断。随着AI+医疗的进一步融合、深入,政策和资金层面的大规模投入,AI辅助技术也在多个医疗细分领域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人工智能(AI)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估需求进行研究,了解研发生产方、决策管理方和临床应用方对评估的需求,助力技术研发与推广。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方法了解AI医疗技术临床使用的利益相关者,并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利益相关者对AI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和评估需求的反馈。结果: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医疗机构和患者;利益相关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认为应关注对于安全性、临床需求和有效性的评估。结论:虽然AI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仍较局限,但利益相关者对人工智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10.
正不久前,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智医助理"机器人参加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并取得了456分的成绩,超过360分合格线,属中上水平。这是否预示着人工智能将全面改写传统医疗?在上海的多家医院,人工智能(AI)已应用到医学影像识别、疾病辅助诊断、外科手术、基因测序等方面,成为"超级助手"。上海拥有全国领先的医疗资源和人工智能人才资源,同时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机器"看"病媲美专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行业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从前程无忧、拉钩网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招聘类网站获取医疗AI类岗位招聘信息,利用医疗AI工作的人才需求数据分析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对AI相关工作的需求状况。结果:(1)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工作岗位主要由制药/医疗、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通信类企业提供,分别占医疗AI行业需求的55%和36%。(2)80%以上的医疗AI岗位对于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为1年以上,其中40%以上的岗位工作经验要求为3年以上。(3)70%以上的岗位月薪超过1万元。(4)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的医疗AI类工作岗位数量位列全国前五,占全国的75%。结论: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对AI相关人才需求较高,但医疗AI人才相对缺乏。我国医疗AI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最新的政策环境给医疗AI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相对集中的AI医疗应用场景有利于更精准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医疗AI人才工作待遇水平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年前,"2018江苏智慧医疗高峰论坛"开幕。来自全国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6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深入探讨智慧医疗创新、研究转化应用等最新进展。人工智能正在给医疗诊断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专家说,以AI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智慧医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诊疗方式。以肺癌为例,过去筛查肺部结节全靠医生的经验,在CT扫描图像上一寸一寸观察,不仅工作量浩大,而且准确率只有65%左右。现在通过  相似文献   

13.
正互联网产业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一个"风口",而今年的"风口"非人工智能莫属。人工智能发展至今不过60年,但一直处在风口浪尖,除开业界的推波助澜,政府也加入了AI的背书行列,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去年5月份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的行动实施方案》,不久前的两会上AI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然,关于人工智能"虚火过旺"、存在"泡沫"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医疗的概念近年来逐渐兴起,整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等技术,使医疗领域的IT创新应用备受关注。大众也对医疗有更多选择,例如远距看诊、智慧居家照护,有效降低人力的需求并减少病患支出。据Healthcare Dive网站报导,飞利浦(Philips)公司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国内在数字医疗应用领域已经超越其他国家。该国的专业医疗人士经常建议患者使用智慧医疗技术或穿戴式装置,来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7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人工智能(AI)今年再次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的两会上,几乎所有互联网界的科技大咖都谈到人工智能相关的内容,而AI如何与众多行业融合落地,也成为两会上非常受关注的话题。国家在战略层面的重视也鼓励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在两会的平台上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消化道内窥镜与人工智能(AI)精准医疗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为国产消化道内窥镜的可循环发展提供研究方向和可行的技术路径。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调查从医生用户端角度寻找消化道内窥镜精细化的需求和研究方向,以AI精准医疗技术文献分析AI精准医疗技术发展方向,从AI精准医疗技术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用药和精准健康管理4个主要服务方向设计早期胃癌及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场景及其技术路线。结果:设计早期胃癌精准诊断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精准健康管理两个精细化应用场景,为新的消化道内窥镜产业发展谋划布局方向和可行路径,并形成智能消化道内窥镜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结论:消化道内窥镜与AI精准医疗融合发展技术路线为解决国外消化道内窥镜企业对国产消化道内窥镜的专利封锁、消化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消化道疾病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一条可循环发展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更加实用的层面上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作为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这使得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Alpha Go)"一样去找寻规律和自我决策。总之,近年来,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医疗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国现行的医事法律制度主要围绕诊疗活动及其参与方的主体资质开展规制,本文聚焦互联网医疗商业场景中患者端(C端)围绕诊疗活动这一核心合法要素展开的几种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的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互联网诊疗活动、部分适用于诊疗场景的医疗人工智能(AI)产品。本文概述3类商业模式的发展现况;分析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在线问诊行为的法律属性认定、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困境、样本数据量不足对医疗AI发展的影响、监管难对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反向制约等。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这需要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须构建切实可行的互联网医疗风险预警与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人工智能(AI)逐渐成为各界竞相追逐的对象。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将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带来新挑战。追赶者: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医疗,是人工智能最深入应用的领域之一。作为知名的人工智能医疗产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9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评估研讨会。医院信息化、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应用于包括院前、院中和院后在内的医疗全过程,伴随着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医疗风险、隐私安全和医学伦理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信息技术部门应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医疗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