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中医的出路在农村,就是要恢复中医的农村阵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然后逐步夺取城市”的道路.但这条路具体怎么走,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就复杂。  相似文献   

2.
我们祖先依据阴阳学说,把传统的养生之道高度概括为“中和”两个字。这是基于“悟道”,以精神文明、心灵健康为核心的养生最高境界。《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维护健康的学问说简单就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能明白执简驭繁的道理,复杂的事物也能变简单了,所以本文取名健康123。  相似文献   

3.
健康长寿,乐享天年,是人们共同的愿望,要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绝不是只关系到老年人,更重要的是在青壮年时期就应该注意摄生保健,并付之于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4.
健康长寿是老年朋友最关心的热门话题,所以,经常以此互相祝愿。其实,健康长寿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它包括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学科,可以说是一项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问题不在于长寿几何?关健在于要健康地活着,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所以,长寿必须以健康为前提,在健康的基础上长寿才有生命意义。健康的新概念是,不仅生理  相似文献   

5.
美国有位著名专家说:“吃饭七八分饱,走路慢步跑,比一切药物都好。”我国所有养生之道,也都认为“吃饭要吃七八分饱”是养生的关键环节。此言听起来简单,做到甚难。我从身边熟人问得:生活中真正能经常做到者十不过一二,能做到一半者不过十之三四。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了健康长寿必须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知识分子中,有不少是未老先衰或英年早逝的。如蒋筑英、陈景润等。说起来令人痛心。欲使知识分子健康长寿,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当然应从多方面注意,实施“综合治理”。然而饮食这一环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按照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工作的特点,在1天的饮食中,要注意作如下的选择。 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豆类食品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吸收,特别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能增强脑血管功能,增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延年益寿,除了经常注意物质生活之外,对精神生活也要十分注意。从平时的每一件事做起,保持精神的平稳,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是至关重要的。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安于过着平静的生活,又要摆脱孤独的寂寞,尽可能地  相似文献   

8.
养生谚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时时吟读,常常照做,就会少生疾病,健康长寿,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书画家多长寿。书画家为何能健康长寿?书画过程,实际上就是气功锻炼的过程。怎样才能使书画健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的看法是,首先要有坚强的毅力,同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这就是说,不光要吃的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以下18种饮食方法均能养生,但应该注意用得合理,用得巧妙。少食$在保证营养前提下的“少吃”。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饱食可  相似文献   

11.
正炎炎盛夏,阳气最盛,暑热当令。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人要健康长寿就应该"顺天应时",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一年四季都应养心,夏天尤其要注意养心,老年人更应如此。因为在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多过儿年好日子。可是,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呢?有关报刊的宣传、专家的讲解、老人的介绍,不说汗牛充栋,却也不算少了。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还远没有穷尽和完结。也就是说,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新经验还在不断涌现。最近,有媒体报道了90岁高龄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老人的长寿之道,很有新意。他认为,老年人要想搞好养生健康长寿,重要的是“人老心不能老”,而实现心不老的途径有“三招”。这“三招”有利于科学养生,很值得我们老年人借而鉴之。  相似文献   

13.
卓然 《科学养生》2016,(10):57-57
正当下人们对养生保健认识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在年轻时打好基础,一旦步入老年再讲究什么养生保健,就徒有虚名,很难收到实际效果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养生保健就像戒烟戒酒等不良嗜好一样,什么时候付诸行动都是不晚的,原因很简单,用好习惯取代坏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永远是有益无害的。首先说,老人睡眠的房间不宜过低过小。这是因为老年  相似文献   

14.
郭发定 《养生月刊》2004,25(7):658-659
重视养生与保健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必然,现代社会人人都想健康长寿,力求多看日新月异的多彩世界。而端正心态是保证养生获得最佳效果的方式,也比较容易做到,需要的只是时常记住调适自己的心态和言行,力求少忧多乐,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所说的“养生”,也就是强调预防为主,要求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笔者从事按摩已20多年,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实践,对百岁老人保健法总结如下,以便中老年朋友参考。1饮食 ①保持食物的多样化,不要偏食;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及花生;③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④早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2情绪 祖国医学认为怒可伤肝,过喜伤心,思虑伤脾,忧愁伤肺,恐可伤肾。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有助于健康长寿;能促进食欲,使消化吸收得好,能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其他职  相似文献   

16.
谭书 《科学养生》2013,(2):16-17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缘结识了清华、北大总裁班特聘导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易经养生协会会长盛紫玟先生。针对现代都市人多饮食过量、营养过剩问题,盛先生大力倡导推行"人类少食健康工程"。他说,追求健康长寿是全人类的梦想,"欲想长生,肠要长清",并据此提出一日三餐减一餐,或者把饮食的量减少20%至50%等,还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都很注意体表整洁,这固然很好.但重视体内清洁更为重要。专家们说:“及时排出体内有害物质、垃圾以及过剩营养成分.保持内脏和体内清洁.才是人体真正的卫生。”科学已经证实.重视体内清洁,对于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卓然 《科学养生》2016,(6):31-31
正平衡的重要性简直太大了,大到轨道星球,小至分子原子,须臾不可离也。开车的人都知道,为了行驶平稳安全,汽车的车轮需要做定期的动平衡检测,人的健康长寿也一样,也与平衡息息相关。首先是人与环境的平衡。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要从内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在有限索取的前提下明白人与自然唯有和谐相处,方可确保我们种族的繁衍生息。纵观世界所有长寿之乡的人文景观,无不是人与环境处于最佳的水乳交融状态。原因很简单,只有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情形下,人们才  相似文献   

19.
卓然 《养生月刊》2017,(2):121-122
当下人们对养生保健认识上存在一种的误区,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在年轻时打好基础,一旦步入老年再讲究什么养生保健,就徒有虚名,很难收到实际效果了.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养生保健就像戒除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一样,什么时候付诸行动都是不晚的,原因很简单,用好习惯取代坏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永远是有益无害的.  相似文献   

20.
春天是万物生长、万物更新的季节。那么,春季该摄取哪些营养?怎样调整饮食呢?可以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回答:“春天里来日渐暖,厚味饮食应转淡,时鲜蔬菜要多食,酒肉辛辣要少吃,健康长寿有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