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介入导管室护理治疗持续改进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抽取我院介入导管室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指标实施期间(设为对照组:2019年01月至10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实施期间(设为观察组:2020年01月至10月)高危药品应用、麻醉药品应用、术中抗凝给药各100例,导管室空气菌落数监测各100例,接受护理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改进专科护理工作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构建并应用10个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骨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中,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应用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护理行为评估正确率整体上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外固定并发症(0.00%)、深静脉血栓(0.00%)发生率都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11月行手术治疗患者110例,均分为观察组55例,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综合评价指标,对照组55例,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无费用错收病例,对照组为2例,观察组出现1例压疮,对照组为5例。观察组无手术延误,对照组为4例,异物残留方面,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5例,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可有助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实现对不良事件的有效控制,确保手术室护理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心内科护理工作为例,研究运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最近几年来收治的60例心内科患者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持续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因而我们将其随机分组,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展开研究.将常规组以及改进组病人对护士素质和工作评价进行比较.结论:病区管理质量、工作人员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数据库中调选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将其中2017年6月-2019年5月入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临床组患者以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临床组不良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不良事件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通病区收治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年份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为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的1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15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优异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病号顺序将其划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中各有4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两组,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护理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等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与对照组患者(74.29%)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4例,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照组(44例,应用基础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接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8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施行质量持续改进下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纳常规护理)、实验组(49例,采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机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缩短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指导对照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同时为其实施环境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室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文书管理、护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等观察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明显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可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护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指导,对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均是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探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探究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指导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探究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加重.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发现15项指标中,有10项探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五项没有明显的对比性.结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明确,可以有效的说明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有利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予以质量监管,并将该时间段作为研究组;而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传统质量控制法,将该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0.17%,其投诉率是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0.55%,其投诉率是0.29%;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较少手术室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降低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率,可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50例妇科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在优质护理中不进行护理服务管理,实验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缺陷率.结果:实验组病区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23-1724
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与智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手术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手术患者为对照组,150例采用护理敏感指标和智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的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质量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能、患者疾病认知、护理落实、规范化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责任感、手术室环境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敏感指标和智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室安全隐患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即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对照组(56例)与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观察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手术室综合评分情况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针对性提高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管理,持续改进,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让患者得到满意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通过修订护理工作各项考核标准,督促检查和评价环节质量,对护理问题不断总结改进,促使终末质量提高.结果护理质量稳步上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能将护理质量管理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有效地控制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时我院各科室患者共68名的护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比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为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3.13±4.8、82.4%和97.35±5.2、97.1%,应用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36.8%、8.8%,应用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