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Aβ1-42)作用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探讨其产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作用途径。方法:应用BV-2小胶质细胞作为体外小胶质细胞模型,测定加入Aβ1-42后细胞上清NO含量及细胞iNOS酶活力;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Aβ1-42对iNOS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Aβ1-42可以刺激BV-2细胞产生NO、提高细胞iNOS酶活性、增加iNOS蛋白质表达,以上作用均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结论:Aβ1-42在体外可通过活化小胶质细胞,增加NO的表达及分泌,为进一步发挥神经元毒性作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及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200 ng/ml)刺激小胶质细胞株BV的同时用不同浓度姜黄素进行干预,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Western-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在2.5~20 μmol/L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影响;脂多糖作用24 h后,NO释放量明显增加,i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使用姜黄素干预后,浓度在10 μmol/L时可以显著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抑制脂多糖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以及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铜离子在铅(Pb)加重Aβ1-42处理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以揭示铅加重阿尔兹海默症(AD)样变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BV2细胞分为Control组(不予任何处理)、Aβ1-42组(5、10、15、20μmol/LAβ1-42处理12 h)、Pb组(5、10、15、20μmol/L Pb处理12 h)和Aβ1-42+Pb组(10μmol/L Aβ1-42+10μmol/L Pb处理12 h)。CCK8检测细胞活力,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检测iNOS释放及氧化应激情况,ELISA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因子释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TR1和ATP7A蛋白表达量,ICP-MS检测细胞铜含量。结果 15μmol/L和20μmol/L的Aβ1-42处理BV2细胞12 h可降低其生长活力(P<0.05和P<0.01);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Aβ1-42处理BV2细胞1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体外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炎性反应的分子学机制. 方法 U251细胞经常规去血清培养,采用终浓度为0.2~4.0 μmol/L Aβ1-42处理U251细胞24 h,以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 μmol/L Aβ1-42处理U251细胞12、24、36、48 h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细胞RANTES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和STAT1的表达.结果 随着Aβ1-42剂量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05);用2 μmol/L Aβ1-42处理U251细胞12、24、36、48 h,结果显示NO的生成于24 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同浓度Aβ1-42处理U251细胞24 h后,RANTES的表达增加4倍(P<0.01);2 μmol/L Aβ1-42刺激U251细胞24 h后细胞内NF-κB P65和STAT1从胞浆移至胞核且表达明显. 结论 Aβ1-42降低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存活率,诱导NO和RANTES的释放,提示Aβ1-42诱导的U251细胞趋化因子RANTES产生可能与NF-κB和STAT1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激活时所分泌的一氧化氮的产生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100,500,1 000μg/L的LPS刺激小胶质细胞株BV2,并向LPS(100μg/L)中加入10,20,30μmol/L的汉黄芩素后再培养24h,采用Greiss法测定细胞外液所分泌的一氧化氮含量;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法分别检测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LPS高度激活BV2细胞,并且能使一氧化氮分泌增加,汉黄芩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一氧化氮的含量,同时抑制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汉黄芩素可有效抑制LPS激活的BV2细胞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一氧化氮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姜黄素(curcumin)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LPS(1μg·mL-1)刺激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同时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及其衍生物F进行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活性;Western-blot方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用Cayman's Nitrate/Nitrite Colorimetric Assay Kit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 LPS作用4 h后,iNO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NO释放量明显增加;使用姜黄素干预18 h后,浓度在5μg·mL-1 以上时可以显著抑制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和NO的产生,但是姜黄素衍生物只有在浓度达到25μg·mL-1时才对iNOS蛋白的表达和NO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 姜黄素和它的衍生物都能够抑制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iNOS蛋白的表达以及NO的产生,但其衍生物的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2)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一氧化氮(NO)生成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Griess反应检测不同浓度E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影响,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低浓度E2组(10-9mol.L-1、10-8mol.L-1、10-7mol.L-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产生及iNOS表达从4 h开始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10-7mol.L-1E2作用最为明显;高浓度E2组(10-6mol.L-1、10-5mol.L-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O产生及iNOS表达则有明显的降低(P<0.05),且浓度越高降低越明显。结论E2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NO产生及iNOS表达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呈现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β-淀粉样蛋白对小胶质细胞合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peptide,Aβ)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后κ轻链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表达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Aβ干预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采用镉还原法测定NO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NF-κB的表达。结果500 nmol/L及1000 nmol/L Aβ干预组细胞形态呈“阿米巴样”,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增加(P〈0.05),培养基中NO浓度升高(P〈0.05)。结论Aβ激活小胶质细胞NF-κB途径大量合成NO,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观察谷氨酰胺(Gln)在体外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下一氧化氮合酶(iNOS)过度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位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原代大鼠肝细胞,分别用生理盐水、IL-1β(1 nmol/L)以及IL-1β(1 nmol/L)联合不同浓度的Gln(2、5、10 mmol/L)刺激24 h,留取细胞和堵养液,采用生化法测定培养液一氧化氮(NO)的水平,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细胞内iNOS信使RNA和蛋白质水平,采用电泳迁移率转变试验检测肝细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 IL-1β刺激后培养液NO的平均浓度为72.7 μmol/L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41.7 μmol/L,肝细胞iNOS蛋白和mRNA水平分别增加了35%和90%,同时给予Gln能够抑制iNOS的过度活化减少NO的产生,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Gln浓度的增加而增强;IL-1β刺激后肝细胞核内NF-κB的结合活性增强约50%,Gln对NF-κB的活化没有抑制作用,在5、10 mmol/L浓度时反而对NF-κB有进一步的激活.结论 谷氨酰胺能够下调肝细胞在炎症应激诱导下iNOS基因的过度表达,减少NO的产生,这一作用不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Liu B  Chen Q  Guo J  Zhou H  Wang B  Li J  Yu SY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2):2052-205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诱导的星型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GFAP免疫组化法鉴定星型胶质细胞的纯度。采用不同浓度的RES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同培养12 h,然后进行LPS损伤24 h,检测不同实验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Elisa法检测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离体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率为(95.49±1.86)%。LPS处理组细胞LDH漏出量升高,存活率降低,同时NO、TNF-α的释放量明显增加及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测试浓度范围(5~50μmol/L)的RES能有效提高细胞存活率及降低LDH漏出量并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在抑制NO、TNF-α释放及iNOS表达方面,只有25、50μmol/L的RES处理组有明显抑制作用,5μmol/L RES处理组与LPS处理组相比并无明显变化。结论较高浓度RES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星型胶质细胞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星型胶质细胞的炎症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iNOS/NO的表达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II)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外膜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1、CAT-2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250~30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II组(10-9和10-8mol.L-1)和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分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分别加入单纯孵育液、不同浓度UII和LPS孵育6h。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RT-PCR方法测定CAT-1、CAT-2B和iNOS mRNA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II(10-9~10-8.L-1)刺激血管外膜NO2-生成增加(27%,P<0.05,和49%,P<0.01);UII组血管外膜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1和CAT-2B)mRNA水平增加(均P<0.01),iNOS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 UII可激活血管外膜CAT-1和CAT-2B基因表达,其变化可能参与了NO释放从而引起血管的扩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表达.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是否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炎症细胞因子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传代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10μmol/L和20μmol/L的Aβ25-35作用30分钟.在PD98059组,加入Aβ25-3520μmol/L前1小时,加入PD培养.用Western blot分析iNOS、COX-2、IL-1β、P-ERK1/2的改变.结果 Aβ25-35可使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同时,Aβ25-35也可使iNOS、COX-2、IL-1β表达明显增加,ERK1/2上游激酶MEK特异性阻滞剂PD98059可完全阻断Aβ25-35引起的ERK1/2表达增加,也可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COX-2、IL-1β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Aβ25-35引起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H2S对血管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以探讨H2S和NO这两种气体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NaHS(14μmol/kg/d,分3次),3 d后取血液测定血浆亚硝酸盐含量.离体孵育大鼠主动脉薄片,加入NaHS(10^-7~10^-4mol/L)孵育4 h;及50μmol/L NaHS分别孵育2、4、6 h.采用Greiss法测定血管孵育液亚硝酸盐含量.结果 NaHS腹腔注射组大鼠血浆NO2^-含量较对照组减少21%(P<0.01).大鼠主动脉薄片离体孵育,NaHS(10^-7~-10^-4mol/L),呈浓度依赖的抑制了血管一氧化氮释放,NO2^-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低10%(P<0.05)、30%、38%和42%(P<0.01),IC50为0.499μmol/L;而一次性给予50μmol/L NaHS,孵育2 h、4 h和6 h,孵育液中NO2^-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2%、40%(P<0.01)和19%(P<0.05).结论 H2S减少血管NO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LPS激活RAW264.7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组乌司他丁(100~10000U/ml)共同孵育,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iNOS mRNA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的乌司他丁(1000~10000U/ml)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表达(P<0.05),下调iNOS mRNA含量(P<0.05);低浓度乌司他丁(100U/ml)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iNOS mRNA表达与LPS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乌司他丁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释放和iNOS mRNA表达,这种抑制与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依达拉奉 (edaravone, EDA) 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介导原代小胶质细胞 (Microglia) 激活后的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 调控作用.方法 麻醉SD大鼠新生鼠断头取脑, 消化离心等实验方法完成混合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通过生物摇床方法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利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释放量.结果 通过荧光方法鉴定小胶质细胞的纯化可达到95%以上, 与对照组 (Control) 相比, LPS介导小胶质细胞后激活可见NO浓度显著上升 (P<0.05) , 建模成功;用EDA预处理原代小胶质细胞24 h后, LPS介导的NO下调, 与LPS单独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EDA先预处理24 h, MAPK inhibitor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 预处理30 min, 10 ng/m L LPS介导小胶质细胞16 h, NO释放量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EDA单独应用可抑制LPS介导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后NO的释放量;EDA同时加用MAPK信号传递通路抑制剂, 加强了EDA减轻LPS介导小胶质细胞激活NO产生.EDA可能与p38MAPK、JN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协同抑制LPS介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满霉素(minocycline,MC)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LPS或联合MC刺激BV-2细胞,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水平,免疫细胞化学观察iNOS的蛋白含量,RT-PCR技术评价iNOS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蛋白水平和磷酸化变化?结果:LPS(100 ng/ml)组NO含量显著升高(P < 0.05),且伴随iNOS蛋白和mRNA水平的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1)?MC(10 μmol/L)预处理(MC+LPS组)能明显抑制上述变化,NO含量?iNOS蛋白和mRNA水平较LPS组均显著下调(P均 < 0.01),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 < 0.05)?LPS也能诱导p38MAPK磷酸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1),而MC预处理(MC+LPS组)能拮抗p38MAPK的磷酸化,较LPS组显著下调(P < 0.01),同时实验各组p38MAPK蛋白水平保持基本一致?结论:美满霉素能通过下调p38MAPK信号途径,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小胶质细胞iNOS基因表达及NO生成,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 U Ⅱ)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血管薄片孵育,以生化及放射活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 血管 NOS活性及cGMP含量。结果:孵育1.5 h到3 h,U Ⅱ(10-9~10-7 mol*L-1)呈浓度依赖地刺激血管NO-2生成增加(14.8%~80.9%)。 U Ⅱ刺激血管组织总NOS和固有型NOS活性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不影响iNOS 活性(P>0.05)。10-9~10-7 mol*L-1的U Ⅱ呈浓度依赖的增加血管组织cGMP含量(P<0.01)。实验还观察到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GN-L-nitro-arginine, L-NNA)显著抑制了U Ⅱ刺激的血管组织NOS激活、NO生成和cGMP含量增加。结论:U Ⅱ激活血管组织NOS/NO途径,增加血管NO生成与cGMP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Ibuprofen,Ibu)对大鼠脑室内注射Aβ25-35所致海马损伤及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予Ibu(7.5,15mg·kg-1)连续应用3w,脑室内注射Aβ25-35 (5μL, 2M),注射后1w,取脑组织,进行尼氏(Nissl)染色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浸润情况.RT-PCR 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脑室内注射Aβ25-35可引起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及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同时伴有iNOS mRNA表达增加.Ibu(7.5,15mg·kg-1,连续应用4w)能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浸润,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 mRNA表达增加.结论 Ibu能够通过抑制Aβ25-35引起的iNOS mRNA表达,减轻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LPS组(1μg/mL)、OMT组(100μmol/L)、LPS+OMT小剂量组(20μmol/L)、LPS+OMT中剂量组(50μmol/L)、LPS+OMT大剂量组(100μmol/L)。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释放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结果:OMT显著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P〈0.01);同时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OMT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NOS mRNA表达,减少NO的释放量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栓通及其单体成分对小胶质细胞(BV-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脂多糖刺激组、加药组和阳性药米诺环素组,CCK-8检测血栓通(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栓通及其单体成分)对小胶质细胞活力的影响;Greiss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炎性基因的表达。[结果] 血栓通在0.5~50 mg/L范围内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没有抑制作用;在血栓通5种单体成分中,人参皂苷Rg1、Rb1、Re、三七皂苷对小胶质细胞NO的产生没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d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情况下能明显抑制NO产生,并且能抑制炎症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 mRNA 的表达。[结论] 血栓通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d抑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产生NO和iNOS 、IL-1β、IL-6 mRNA的表达可能是血栓通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