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斑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可导致高比例的致死或致残率。根据病理解剖和冠脉造影资料的统计分析,大部分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患者,其冠脉内径狭窄程度〈50%,提示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并不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发生破裂或糜烂,在此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可导致管腔的急性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由此造成ACS的病理基础。若能及时检出和治疗不稳定斑块,同时改变易损斑块中的有害成分,将减少“易损”患者的心梗发生率;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易损斑块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危急重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中医结合现代医学对易损斑块形态、去稳因素及干预等方面的认识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近5年来各医家对易损斑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斑块的稳定性是影响ACS发病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易损斑块特点、检测及治疗的研究对预防ACS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是指所有易于发生血栓形成,以及可能快速进展为“罪犯”斑块的粥样病变,部分未破裂斑块亦可发生血栓性事件。易损斑块含平滑肌细胞较少,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组织学特征比斑块的大小更能反映临床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易损斑块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ACS主要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管腔所致.但是,近年来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易损斑块破裂及其继发病变是引起临床事件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稳定斑块成为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是造成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抗炎成为稳定斑块的一个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即不稳定斑块,是指冠脉粥样斑块中不稳定、易于破裂、易形成血栓而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斑块,其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的主要原因,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就易损斑块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胜  熊兰月  李明秀  陈学忠 《河南中医》2012,32(12):1686-1688
易损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是中医药干预易损斑块一种新的探索,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加以验证并证实其价值.若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干预基础上加上对易损斑块稳定性评价将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病理基础,特别是易损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致病因素。近年来,随着对易损斑块病理学、组织学、细胞分子学及物理检测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了易损斑块的整体结构、形态、组织成分、形成机制、循证性提供了临床干预及治疗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易损斑块与斑块内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不稳定可导致斑块破裂,进而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对稳定易损斑块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全方位治疗特点在稳定AS斑块方面有潜在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包括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即“不稳定斑块”)两大类,后者的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急症的主要内因。因此关于易损斑块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对于防治ACS等心脑血管病急症、改善其预后有着极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概述不稳定斑块的发病机制,临床识别及中西医治疗进展。结论不稳定斑块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不稳定斑块所导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识别不稳定斑块,早期积极治疗,以稳定斑块并将其解除,最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发生机制中,“斑块侵蚀”与易损斑块引发的斑块破裂有本质区别,具有完整纤维帽的“斑块侵蚀”导致了约1/3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高达2/3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精准分辨斑块侵蚀,辨证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可使斑块侵蚀患者有更大获益。动脉粥样硬化源于内皮受损,可从疮疡论之,疮疡之毒有阴阳之分,阴毒发于肝肾郁火,郁极发越,扰动气血,可能是斑块侵蚀的一类病机,治宜散轻而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清IL-6、Hcy水平对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86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99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87例),分别进行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和冠脉内超声(IVUS)检查,并将测得的IL-6、Hcy结果与IVUS结果比较.结果:ACS组血清IL-6、Hc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根据斑块性质重新分组后,IL-6在易损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P <0.001);Hcy在易损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稳定斑块组(P<0.01);以Hcy≥15umol/L,322.96≤IL-6<407.65 pg/ml,对诊断易损斑块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3-2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炎症在其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法则。近年来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AC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针对其作用机制,说法不一。文章主要从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的角度,系统论述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冠脉狭窄患者斑块性质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4例轻中度冠脉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后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斑块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冠脉超声虚拟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为25.5%,对照组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为27.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为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在轻中度冠脉狭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改善其斑块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冠脉狭窄患者斑块性质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该院接受的96例轻中度冠脉狭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训练,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通过冠脉超声观察斑块性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冠脉斑块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易损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对轻中度冠脉狭窄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对患者斑块成分起到改善作用,降低患者易损斑块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从易损斑块的研究难点看中西医结合防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已历经百年,但仍缺乏根本性的突破。近年来将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聚焦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对稳定斑块而言,易损斑块更易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而阻塞管腔,有研究表明,约70%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由易损斑块引起。也因此,根除心脏病事件协会(AEHA)甚至提出了“攻克易损斑块,根除心脏事件”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斑块的特点是斑块破裂、溃疡及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不稳定性斑块所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中医“心痛”、“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导师刘永家教授、四川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多年,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随着胸痛中心的大量建设,对ACS患者虽然可以积极治疗挽救心肌坏死、降低病死率,但术后总体疗效和预后与理想仍有差距。对于这种局面,我们认为预防ACS更为重要。在中医学"瘀毒"理论的基础上,对于以易损斑块破裂为病理基础的ACS,运用导师经验方解毒活血方稳定易损斑块,发挥中医药特色干预病理过程,从源头上防治心血管血栓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冠脉狭窄病人斑块性质的疗效。方法通过造影及冠脉超声诊断为轻中度狭窄后,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及高血压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干预,3个月后通过冠脉超声观察病人斑块的变化。结果通过IVUS—VH的评价,两组治疗前易损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IVUS—VH的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能改善轻中度冠脉狭窄病人斑块成分,降低易损斑块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