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一过性心肌缺血与晚电位的关系云华亭,张晓,梅俊霞,etal.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4,10(1):22观察60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人在潘生丁试验前、中、后系列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的变化,以探讨一过性心肌缺血与心室晚电位(VLP)的关系。其中,28例(1组)发生了一过性心肌缺血,32例(2组)未诱发出心肌缺血。潘生丁试验前SA-ECG异常者14例(23%):QRS时限>115ms者4例,滤波后QRS终未部40ms均方根电压(RMS40)异常者6例,二者均异常....  相似文献   

2.
短暂心肌缺血过程中心室晚电位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38例心肌梗死恢复期的病人 ,应用数字化Holter记录仪 2 4h连续监测心室晚电位 (VLP) ,以判定心肌短暂缺血对VLP的影响。Holter中加强ST段分析软件经人为定标后 ,自动分析记录达到缺血标准的时间及程度 ,其中2 1例在Holter分析中检测出一过性心肌缺血 ,此时VLP参数总QRS波持续时间 (TQRS)、QRS波末期幅度低于 4 0uV信号持续时间 (LAS40 )明显延长 (分别为 10 7.6± 14 .3vs 98.8± 12 .7ms,36 .5± 10 .8vs2 8.4± 9.5ms;P均 <0 .0 0 1) ,QRS波末期最后 4 0ms的均方根电压 (RMS40 )幅值显著减少 (2 8.9± 17.9vs 4 3.5± 2 0 .2uV)。缺血期VLP阳性 14例 ,缺血恢复 2h后VLP阳性 7例。结论 :心肌短暂缺血发作有VLP一过性阳性改变 ,动态心电图技术可捕捉到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3.
潘其兴 《山东医药》1989,29(10):48-50
近年使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方法,发现某些病人在心脏舒张期内,通常在QRS综合波终末40ms和/或在S-T段开始150ms之内有碎裂电活动,即所谓心室晚电位(VLP),也叫延迟电位。VLP是预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敏感的异常电活动指标。1981年Simso等确认,VLP是临床上预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病人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的一种方法。此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了VLP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一过性心肌缺血与晚电位的关系云华亭,张晓,梅俊霞,etal.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4,10(1):22观察60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人在潘生丁试验前、中、后系列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的变化,以探讨一过性心肌缺血与心室晚电位(VL...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 )证实的6 2例冠心病患者和 1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运动试验前后QRS波时限变化。结果 冠脉正常组运动后QRS波时限较运动前缩短 (P <0 0 5 ) ;冠心病组运动后QRS波时限变化较运动前延长 (P <0 0 1) ;以运动后QRS波时限延长判断为异常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72 6 % ,特异性为 93 8% ,准确性为97 8%。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后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的一个标志 ,QRS波时限可能是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不能运动的冠心病人静(脉)注(射)潘生丁铊心肌显像是发现隐匿性心肌缺血的有效试验,但在无症状的冠心病人中还无这方面的研究。这篇报告的目的是检查在无症状性冠心病人中静注潘生丁铊心肌显像的预后价值,决定可逆性铊显影缺损是否与临床的不良后果有关,可逆缺损是否指示隐匿性心肌缺血。方法 107名无症状的病人,33名以往有心肌梗塞。96名病人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早晨病人空腹平卧,按0.56mg/kg 的剂量静注潘生丁,4分钟后静注2mci~(201)铊,5分钟内依次获取45°左前斜位,正前位和左侧位的影像,4小时后获取再分布铊影像。异常铊影像分为可逆的、固定的、混合性的铊影像缺损,后者指可逆的与固定的缺损同时存在于不同的节段上。隐匿性心肌缺血是指存在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 QRS波时限变化的意义。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6 2例冠心病患者和 1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 2 0例正常人活动平板试验前后 QRS波时限变化。 结果 对照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运动后 QRS波时限较运动前缩短 (P<0 .0 5 ) ;冠心病组运动后 QRS波时限较运动前明显延长 ,Q RS波延长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数目直接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后 QRS波时限延长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8.
心室晚电位(VLP)是产生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亦是心源性猝死的信号。现将我们检测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的VLP分析如下。 86例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年龄58.6岁,男67例,女19例。VLP阳性标准:①总QRS时限≥120ms,②RMS-40≤25μv,③QRS终末<400μv的间期≥40ms。 结果86例心肌梗塞VLP阳性率为36.05%,与美国学省Zimmerman的研究结果相近。①VLP与  相似文献   

9.
采用美国ART公司的EPX1200型12导心电自动分析及晚电位记录系统,测定60例正常人和113例心血管病人的心室晚电位,提出其阳性诊断标准至少具备以下3项中的2项:(1)滤波QRS复合波总的耐限(FQRSd)≥120ms;(2)FQRS终末40ms处平均电压的平方根(RMS_(40))<25μV;(3)从QRS逆向至低振幅40μV开始处经历的时限(LPd)>39ms。并认为VLP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心肌缺血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而与心脏大小及心功能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cardiomyopathy,ARVD/C)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方法ARVD/C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35±15)岁。心电图检查进行信号叠加,记录心室晚电位量化参数:总QRS时限(total QRS duration,QRST)、QRS终末部位电压低于40μV时限(low potential terminal signals,LPS40)、QRS最后40ms电压方根均数(root mean square of the last 40 ms,RMS40);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使用χ2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统计。结果①心室晚电位阳性25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8例;心室晚电位阴性13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P=0.004);②室性心动过速阳性21例,阴性17例,QRST:室性心动过速阳性组109~233(中位数147)ms,阴性组85~158(中位数104)ms(P=0.000);LPS40:阳性组15~158(中位数53)ms和阴性...  相似文献   

11.
40例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出院前作铊显像潘生丁试验、心电图亚极量活动平板试验和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出院后第6周再作铊显像极量活动平板试验。随访6个月。22例病人插管检查。检查结果判断标准如下。(1)铊显像潘生丁试验:阴性——无铊重分布;阳性——缺损出现并重分布;强阳性——梗塞区以外重分布超出≥1支冠脉供血范围。(2)心电图亚极  相似文献   

12.
运动试验心电图QRS波振幅间期乘积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经(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明确有心肌缺血(n=21)和无心肌缺血(n=17)病人的运动试验心电图QRS波振幅(△R_v5和∑_R)、间期及其乘积的变化.心肌缺血组运动后3项指标明显增加(4.1和7.9mm、10.6ms、45.2和88.7mmms);而无心肌缺血组运动后反而下降(-1.4和-2.8mm、-3.4ms、-5.1 和-10.1mmms).QRS波振幅间期乘积运动前后变化与心肌缺血范围关系优于QRS波单纯振幅或间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方法 选择48例心衰患者(心衰组),其中QRS时限≤120 ms者25例(QRS时限≤120 ms心衰组),QRS时限>120 ms者23例(QRS时限>120 ms心衰组),以及25名正常人(对照组),测量左、右心室射血前间期并计算其差值(IVD);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12节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1)12节段Ts最大差值(Ts-diff),(2)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3)基底段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的Ts之差(S-LW-diff).结果 QRS时限≤120 ms心衰组、QRS时限>120 ms心衰组和对照组IVD分别为31.00±15.21 ms、61.33±27.67 ms和15.89±7.56 ms,Ts-diff分别为70.29±35.25 ms、98.07±46.04 ms和47.86±16.78 ms,Ts-SD分别为24.64±12.84 ms、33.61±15.58 ms和15.24±5.65 ms,S-LW-diff分别为54.28±20.81 ms、76.32±42.38 ms和32.62±20.34ms,两心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QRS时限≤120 ms心衰组和QRS时限>120 ms心衰组患者中均存在收缩不同步(44.00%比95.65%,P<0.05).结论 QRS时限正常的心衰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收缩不同步,QRS时限增宽的心衰患者的不同步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4.
潘生丁—~(201)铊心肌显象为一种有用的无创性检测冠心病的方法,自 Gould 于1978年首次报告后,近年来引起各方注意,已有一系列无创性潘生丁负荷试验的应用.现就潘生丁静注或口服与 ECG,~(201)铊心肌显象,UCG 及 ECT 等结合的各种负荷试验作一综述。一、潘生丁诱发心肌缺血的机制动物实验使狗的冠状动脉闭塞后,发现硝酸甘油直接作用于侧枝循环,改善心肌缺血,但潘生丁却加重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潘生丁诱发心肌缺血的机制是它使正常冠脉扩张和血流增加,造成跨越狭窄处压力阶差增加,冠脉狭窄远端灌注压下降,以致心内  相似文献   

15.
QRS波时限延长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运动引起QRS波时限延长与心肌缺血有关。为此,我们测定分析了78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者平板运动试验(ETT)前后QRS波时限变化,探讨其在运动试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动试验中QRSc延长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后QRSc(心率校正QRS)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分析 86例病人 ,均进行活动平板试验及冠脉造影。 2 2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 ,其他 6 4例冠脉造影确定冠心病。对比二组受检者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2分、4分、6分的QRSc改变。结果 冠脉正常组运动后QRSc缩短 ,冠心病组运动后QRSc延长 ,二组在运动前QRSc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运动后即刻、2分、4分、6分的QRSc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二组各自组内比较 ,运动前与运动后即刻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与运动后 2分、4分、6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运动后QRS时限延长是心肌缺血的标志之一。平板运动试验时在测量ST段的同时 ,测量QRS时限 ,计算QRSc =QRS RR ,特别是运动后 2分以后的QRSc更有意义 ,从而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后48h内记录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61例病人随机接受常规治疗加VitC和VitE(A组33例)或仅常规治疗(B组28例)。VitC和VitE口服剂量均为600mg/d,共14d。第9~13d之间进行第2次SAECG。异常SAECG定义为(1)QRS总时限(fQRs)>114ms,(2)<40μv时限(LAS)  相似文献   

18.
一过性 ST 段改变是最广泛应用的非侵入性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指征。本文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来研究一过性心肌缺血期间的 S 波振幅改变。研究组为慢性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病人50例,平均年龄60±8(43~69)岁,男40例,女10例。对照组为无心脏病男性志愿者10名,年龄平均24±2(22~29)岁。两组病例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心绞痛组10例,对照组4名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21例行潘  相似文献   

19.
910951 信号平均系统用于心室晚电位的研究/蒋文平…∥中华内科杂志,-1990,29(11).-649~652 93例不同病因的心脏病患者和20条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犬,在冠脉结轧后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确定的心室晚电位(VLP)只及实时梗塞区标测的VLP的半数,但体表SA-ECG异常者能真实地反映心室延迟激动。由自制信号平均心电记录仪或美  相似文献   

20.
潘生丁试验中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前后心电图ST段、校正QT间期(QTc)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以探讨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更敏感及特异的指标。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32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潘生丁试验,记录试验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其ST段,QTc及QTd的改变。根据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出QTc及QTd的阳性分界点,结合传统诊断标准ST段下移≥0.1mV,分别计算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并联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以潘生丁试验诊断冠心病时,如分别以ST段下移≥0.1mv、QTc≥440ms、QTd≥40ms为标准,其特异性分别为100%、68.8%、93.8%;敏感性分别为53.3%、83.3%和87.6%。如采用“并联诊断”方法,分别以ST段下移≥0.1mV和QTc≥440ms、ST段下移≥0.1mV和QTd≥40ms、QTc≥440ms和QTd≥40ms为标准,其特异性分别为68.8%、93.8%、68.8%。敏感性分别为70.0%、96.8%、90.0%。结论在潘生丁试验时,如以传统的诊断标准(ST段下移≥0.1mV),结合QTd≥40ms,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而不影响其特异性,QTd≥40ms可作为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