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丙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原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趋势不容乐观,医院是血原性疾病的传播场所.而助产士在接产过程中.经常暴露于血原性物质中.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助产士必须了解相应的危害性并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助产士更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她们经常暴露于被产妇血液、体液、羊水污染以及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具有感染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然而紧张、繁重、高风险的工作,使她们忽略了自我保护。现就助产士职业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维护助产士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中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机会很多,且有锐器刺伤的可能,使得助产士对多种血源性、接触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几率增多,对其健康安全构成危害.现将助产士血源性、接触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懂的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4.
秦小雯 《华夏医学》2006,19(6):1282-1282
1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2周于2005年10月18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10月4日劳累后开始出现不规则高热,咳嗽,咳黄白色粘痰,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小便色黄,在外院曾抗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磷霉素)、护肝、退黄等治疗,体温有所下降,黄疸较原减退,但咳嗽、咳痰无好转,复查X线胸片肺部病灶扩大。入院时查体:体温38.2℃,呼吸20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130/80mmHg,神志清,营养中等,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弱,两下肺闻及少许湿性罗音,未闻及干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  相似文献   

5.
助产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一员,既要执行许多常规的护理操作,又要观察产程和接产,工作繁重且精神高度紧张,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如不进行适当的预防,会对助产士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助产士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2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5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在接生中减少产妇的医院感染。方法对2007年1月—12月和2008年1月—12月2年来我院产科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20例次,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分别为会阴侧切,新生儿脐部、腹部切口,泌尿道。结论会阴侧切医院感染居首位,因此在接生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血水草生物碱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预防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水草生物碱(ECA)实验室及现场杀灭尾蚴、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效果。方法 在实验室配置不同浓度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玻片法灭蚴、实验室及现场防护动物血吸虫感染的试验。结果 尾蚴接触药物2.5mg/L,60min死亡率为97.71%,5mg/L死亡率为100%。10mg/L-100mg/L尾蚴100%死亡时间由45min缩短至3min。10mg/L组药物浸杀尾蚴后,对小鼠的防护率为100%;5mg/L ECA组的防护率为82.35%—94.53%。现场实验1.25mg/L能完全阻止血吸虫尾蚴感染。结论 血水草生物碱具有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晓霞  闫海燕 《吉林医学》2014,(21):4756-4757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管理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人员管理、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物品管理等可能导致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护理措施干预。结果:通过手术室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方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了规范和提高。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确保了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标准预防技术在助产士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以本院产科25名助产士作为观察对象,在2015度实施常规助产培训,2016年度实施标准预防技术培训,对比分析实施前后助产士职业防护知识知晓、职业暴露等情况.结果 在实施标准预防技术后,助产护士各项职业防护知识知晓评分大幅提升,且职业暴露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助产士开展标准预防技术培训,有助于增强助产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减少职业暴露发生,保障安全,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原性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肝原性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0例肝原性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案室资料进行统计,发生医院内感染30例,占11.1%,其中男23例,女7例。结果:30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18例,占60%;胃肠道感染6例,占20%;泌尿系感3例,占10%;皮肤感染3例,占10%。发生医院感染30例,占肝原性糖尿病住院患者的11.1%。易感因素:与年龄、住院天数、血糖值成正相关。结论: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控制探视和陪护,增加营养和支持疗法,增强患者免疫能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危害有上升趋势,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经锐器刺伤等造成感染,对围产期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危害。现将产房助产士血源性感染危险分析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阚培林  陆远 《农垦医学》2000,22(4):247-248
自血光量子疗法的临床应用较广泛 ,但某些病情危重 ,一般情况差的病人及病人对抽自身血有顾虑时 ,往往放弃此疗法。我们根据光量子疗法的机理 ,采用异体同型血代替自体血 ,经紫外线照射和充氧处理后 ,输入患者体内 ,成功地治疗 35例胃原性慢性腹泻 (其中 2 9例伴有贫血 ) ,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临床上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两个月 ,可称为慢性腹泻。近年来 ,我院共收治胃原性腹泻 35例 ,包括汉族 2 1例 ,维吾尔族 1 4例。其中经胃镜、病检确诊为萎缩性胃炎 2 1例 (男 1 3例 ,女 8例 ) ,年龄 …  相似文献   

14.
陈莉 《吉林医学》2009,30(4):352-353
助产士即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群体。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助产士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她们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文献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对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作了大量的研究。如何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医院感染不仅是一个全球性有关医院人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医院管理与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不仅部分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声誉,还给患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1] .为了控制感染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对其发生及相关因素做了很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以及护理的有效手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产后出血时间为2 h~24 h,其中出血时间<2 h患者居多;产后出血原因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的比例最大,为80.21%;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能够降低产妇出血概率。结论患者产后出血的时间多为2 h内,其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检次数也与产后出血有关。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要以预防为主,并及时有效地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进而减轻其对产妇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18.
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接触。从而导致医院感染的情况发生。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防范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对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肝炎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知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可经器官移植、血液透析、针刺、医疗检查、免疫低下患者间等多种途径的传播,但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传播尤为直接。因口腔疾患人数众多,口腔许多治疗可造成牙龈创面,大部分器械直接接触患者口腔的血液、唾液、组织液,如消毒不严,极易导致易感人群中HBV和HCV的传播。我们曾对我院传染科门诊就诊的3O6O例肝炎患者问诊时同时询问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助产士常见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降低助产士的职业风险.方法 分析助产士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和相关防护措施.结果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来自多方面,包括生物因素,机械性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应从各方面做好安全防范对策,最大限度的保护助产士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