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16,ras基因产物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ras基因产物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P法对本院10例诊断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存档石蜡组织中p16、p12蛋白表达进行研究,并与早孕绒毛,超常胎盘部位反应各5例作为对照。结果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早孕绒毛p16蛋白人全部表达,超常胎盘部位反应p16蛋白4例表达。10例患者p21蛋白表达阳性7例,其中6例表达弱阳性;超常胎盘部位反应表达阳性3例  相似文献   

2.
滋养细胞疾病/肿瘤与妊娠同时合并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或罕见,它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合并妊娠,部分性葡萄胎合并妊娠.绒癌合并妊娠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合并妊娠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葡萄胎恶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胎分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最多者,但它有部分会恶变为侵蚀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简称绒癌),也有少数恶变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4.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是一种由中间型滋养细胞(IT)组成的单相性肿瘤,是一种不同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和绒癌,而类似癌的独特而罕见的滋养细胞肿瘤[1]。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胎盘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病变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子宫切除标本、6例刮宫(宫腔钳取)标本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检查、免疫组化HPL、CK、PLAP、HCG、p53、Ki-67标记。结果:10例胎盘部位超常反应(EPS)中既往有人流史占70%(7/10),她们中胎盘粘连发生率为71%(5/7),前置胎盘28%(1/7),4例因大出血切除子宫。1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近期有水泡状胎块病史。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IT)在EPS中无明显异型,但侵蚀子宫肌层、血管,可造成组织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在PSTT中有异型性,组织出血、坏死较严重。IT对CK、HPL呈100%阳性表达、HCG<50%阳性、3例EPS Ki-67阴性、1例PSTT Ki-67弱阳性表达。结论:EPS是种植部位(IT)良性过度增殖结果,可能与先期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子宫平滑肌、血管变性,影响收缩功能或同时引发了凝血机制障碍是分娩大出血原因,及时去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PSTT为肿瘤性病变,与EPS及其他滋养细胞疾病鉴别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手术切除才能最终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子宫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琪  范嫏娣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5):274-276,279
目的:分析5例子宫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及治疗质量。方法:对5例PSTT进行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PSTT多数见于育龄妇女,前次妊娠葡萄胎3例,宫内妊娠2例,多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术前血清β—hCC达725~2240IU/L不等(正常值〈20IU/L)。光镜下均以种植部位中间滋养细胞(IT)为主,呈片块状或每索状穿插于子宫肌层平滑肌束间,常浸润血管壁,核分裂象〈2/10HPF或缺乏。免疫组化测定胎盘泌乳素(hPL)阳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呈阴性,须与正常妊娠胎盘床、胎盘超常反应、胎盘斑或结节、绒毛膜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鉴别。结论:PSTT由胎盘种植部位中间滋养细胞组成,绝大多数县良性生物学行为,5例随访1~16年不等均健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形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例PSTT进行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PSTT一般发生于育龄妇女,临床常见症状为阴道出血。4例中前次妊娠人工流产1例,引产1例,足月分娩2例。光镜下均以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为主,在子宫肌壁间浸润性生长,并伴有特征性的血管浸润,免疫组化表现为胎盘泌乳素(hPL)弥漫阳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局灶阳性或阴性。结论:PSTT是一种罕见肿瘤,由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构成,呈惰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性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  相似文献   

9.
 运用核仁蛋白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术检测了5例正常胎盘,1例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22例葡萄胎,10例恶性葡萄胎,2例胎盘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和19例绒癌,发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AgNOR/核均数明显高于良性滋养细胞肿瘤(P<0.001),细胞滋养细胞中的AgNOR/核均数亦明显高于合体滋养细胞(P<0.001).同时发现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AgNOR颗粒分布类型也不同,良性病变以弥漫型为主,而恶性病变以颗粒型为主,表明主要用于细胞遗传学的AgNOR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石一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5):i0001-i0003
1998年,一种具有癌的特征但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及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不同的滋养细胞肿瘤被Kurman等命名为“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以前曾称之为“非典型绒癌(atypical chorio-carcino-ma)”及“多发性中间型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