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黑水缬草、缬草、毛节缬草及黄花败酱等4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4种供试材料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结果 4种供试材料DNA指纹图谱具有共同的位点,但又有各自的特征性位点。结论 RAPD法能有效的将4种药用植物区分开。  相似文献   

2.
白木香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银染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不同居群的白木香基因组DNA,通过优化AFLP技术中关键步骤的参数,建立适合白木香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白木香基因组DNA纯度高,完整性好,满足AFLP分析的要求;250ng的基因组DNA用EcoRI和MseI37℃消化3h后可以被完全酶切,酶切产物和接头经16℃连接过夜后,用带有一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和带有3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分别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用AgNO3染色得到了清晰的指纹式样,为下一步的遗传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S6110-RFLP DNA分型的方法分析上海近年分离的部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纯化后经限制性内切酶PvuⅡ切割,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outhern转印后,用荧光标记的IS6110 DNA序列中245bp探针杂交,以核酸化学发光试剂盒探测荧光信号,比较各菌株指纹的IS6110拷贝数和带型,分析各菌株指纹的IS6110拷贝数和带型。结果:经245bp探针杂交后的指纹图谱显示大部分菌株含9-21个IS6110拷贝,但有1菌株不含IS6110拷贝。另一株含1个IS6110拷贝。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上海分离株指纹图谱呈高度多态性。零拷贝菌株和单拷贝菌株不能用IS6110-RFLP DNA指纹分析方法分析。  相似文献   

4.
丹参不同栽培农家类型的AFLP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定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的遗传差异,为丹参的进一步系统选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NA(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不同类型丹参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后采用选择性引物进行PCR扩增。7对引物扩增后得到899条清晰的带,61条为特异条带,其中丹参种内四种不同类型的特异位点分别占总的特异位点的22.95%,29.51%,26.23%,21.31%,说明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是丰富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类型中小叶型丹参(XY)与其它3个类型间遗传距离较远,皱叶型丹参(ZY)与单叶型丹参(DY)遗传距离最近,由此可初步将小叶型丹参确定为一个变种,丹参原型(ZC)与皱叶型丹参也可初步定为丹参的栽培变种。结论:AFLP技术可以作为鉴别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遗传差异的手段,丹参种内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野生天麻和三种人工栽培天麻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了解其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议天麻品种的检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技术.结果从45个引物中筛选出23个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引物,共得到209个遗传标记.DNA指纹图谱显示,各样品间有遗传差异,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据此可进行鉴别.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天麻鉴别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9,(7):1014-1017
目的观察灌胃给药西洋参后大鼠血清指纹图谱与抗疲劳间的谱效关系,以探讨西洋参抗疲劳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UPLC-Q-TOF-MS建立给药后大鼠血清指纹图谱,并通过大鼠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尿素氮(BUN)含量和血清乳酸(LA)含量观察西洋参的抗疲劳作用,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对西洋参入血成分指纹峰与抗疲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西洋参血清指纹图谱中筛选出8个入血成分,通过PLSR分析发现人参皂苷Re、Rb1、Rb2与抗疲劳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人参皂苷Re、Rb1、Rb2为西洋参抗疲劳的潜在生理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不同产地人参须根中皂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Phenomenex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03nm。结果:人参须根中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检出13个共有峰,但各批药材相同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为人参须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为课题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新疆甘草DNA片段 ,构建新疆甘草基因组DNA文库。方法对新疆产 4种甘草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回收甘草随机引物s12 1的PCR产物中 5 0 0bp左右的带 ,克隆到pMD18 T载体中 ,经电泳鉴定后测定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用Sau3AI对所提新疆甘草基因组DNA进行酶切 ,回收 15~ 2 3kb之间的酶切产物片段 ,然后与LambdavectorBamHIArms进行连接、包装形成文库 ,计算文库重组噬菌体滴度、包装效率。结果获得了甘草 4 90bp的DNA片段 ,所建文库的重组噬菌体滴度为 3× 10 6pfu/ml、包装效率为 6× 10 6重组子 /μg载体DNA。结论成功克隆了新疆甘草DNA片段 ,并构建了基因组DNA文库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用于区分人参属不同商品药材包括三七,圆参(种植国产人参和种植高丽参),野山参,红参以及三种不同化学分型的西洋参,保证人参属药材的安全,正确使用。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和10mmol·L^-1 KH2PO4水溶液为洗脱溶剂,建立人参属药材的液相指纹图谱方法。结果根据人参属不同商品药材液相指纹图谱的整体和一些特殊成分的差异,可以区分人参属不同商品药材。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简单,有效,可重复,可以用于人参属不同商品药材的常规鉴别。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苦地胆及其混淆品的DNA指纹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H  Cao  PPH  But  PC  Shaw 《药学学报》1996,31(7):543-553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包括臆断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随意引物扩增的多态性DNA技术,鉴定中药材苦地胆及其混淆品,结果表明:用六个长的和一个短的引物扩增的苦地胆及其混淆品基因组DNA指纹和多态性,可在琼脂糖凝胶上明显地区别开来。根据这些指纹图谱及由此估算的相似度值,证实从福建,台湾,香港以及澳门获得的商品药材苦地胆的基原为菊科植物地胆草。  相似文献   

11.
西洋参制剂的薄层色谱与薄层扫描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色谱法及薄层及扫描法对市售约一百批次全国各地生产的几种西洋参制剂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利用此法能准确区别西洋参制剂与人参假冒西洋参的制剂。  相似文献   

12.
野生人参RAPD指纹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分析山参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特性。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7个来源地不同的山参和1个园参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遗传分析。结果和结论:用14个10-mer寡聚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1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76个,占67.6%,远大于园参内的遗传变异,因此山参在人参育种上有很大利用价值。聚类分析表明,山参之间及其与园参之间的遗传变异,没有超出与近缘种西洋参之间的遗传差异;遗传因素在人参形态变异上的作用小于环境因素,这一结果为“山参”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桓仁产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茎叶中分得三种黄酮单体(F-Ⅰ、F-Ⅱ、F-Ⅲ),国内未见报道,用化学方法及 UV、IR、MS、~1H-NMR、~(13)C-NMR 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 Kaempferol(山柰酚)Trifolin(三叶豆甙),Panasenoside(人参黄酮甙),并首次确定了 F-Ⅲ中糖与糖的连接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红参根皂甙、中国人参茎叶皂甙和西洋参根皂甙在热应激的警觉期能抑制小鼠直肠温度的升高。用回归直线方程法比较了三种皂甙的抗热应激作用的半数致死时间(LT_(50)),中国红参根皂甙及茎叶皂甙的 LT_(50)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故能延长动物在热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而西洋参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辽宁桓仁县产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茎叶中分离得到十一种人参皂甙单体(L_1—L_(11))。用化学方法,IR,FD—MS,~(13)C—NMR,HPLC 等方法鉴定了其中七种化学结构;分别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s —Rh_1,—Rg_3,—Rg_2,—Rg_1,—Re,—Rc,—Rb_2)。其中—Rh_1,—Rg_3两种,首次从人参茎叶中分离得到的已知皂甙类成分。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6.
人参叶微量新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离出14种单体化合物。其中4种微量成分用IR、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等分别鉴定为20(R)-原人参三醇(Ⅰ)、胡萝卜甙(Ⅱ)、3β,12β-二羟基-20(22),24-达玛二烯—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Ⅲ)及20(R)-原人参二醇—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Ⅳ)。其中Ⅲ及Ⅳ系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人参皂甙-Rh_3(ginsenoside-Rh_3)及20(R)-人参皂甙-Rh_3[20(R)-ginsenoside-Rh_2]。  相似文献   

17.
从辽宁产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新鲜根中分得17种单体成分。用化学法、IR、~1H-NMR、~(15)C-NMR、EI-MS、FD-MS 法等鉴定了其中9种化学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谷甾醇3-O-β-D-葡萄吡喃糖甙、人参皂甙 Rg_3、Rg_2、Rg_1、Re、Rc、Rb_2、Rb_1,前三种为国内首次从人参根内分得的已知成分。本文利用 Grant-Paul 加和公式归属了 daucosterinc~(13)C-NMR 谱中 C_(17)位侧链各碳的信号,利用 Asakawa 提出的达玛烷型皂甙 C_(20)位差向异构体的差值归属了 ginsenoside Rg_3的~(13)C-NMR 谱中部分碳的信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抑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GHM-10对L1210细胞DNA分子的损伤,碱洗脱法测定GHM-10对L1210细胞DNA单链长度的影响,用GHM-10对超螺旋pUC18 DNA的解旋能力测定它对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影响。 结果: L1210细胞用GHM-10 (4~10) μg.ml-1处理4.5 h后,DNA分子受损,表现为电泳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彗星状拖尾。GHM-10 (4~25) μg.ml-1处理L1210细胞5 h, 可引起DNA单链断裂。 L1210细胞或从L1210细胞分离的蛋白质在用GHM-10处理后,DNA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均被抑制。结论: GHM-10可引起L1210细胞DNA分子损伤; 无论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GHM-10可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抑制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GHM10对L1210细胞DNA分子的损伤,碱洗脱法测定GHM10对L1210细胞DNA单链长度的影响,用GHM10对超螺旋pUC18DNA的解旋能力测定它对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影响。结果:L1210细胞用GHM10(4~10)μg·ml-1处理45h后,DNA分子受损,表现为电泳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彗星状拖尾。GHM10(4~25)μg·ml-1处理L1210细胞5h,可引起DNA单链断裂。L1210细胞或从L1210细胞分离的蛋白质在用GHM10处理后,DNA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均被抑制。结论:GHM10可引起L1210细胞DNA分子损伤;无论在细胞内还是细胞外,GHM10可抑制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雷林生  林志彬 《药学学报》1993,28(8):577-582
24月龄老年小鼠脾细胞中DNA多聚酶α的活性比3月龄小鼠明显低下。每日ip灵芝多糖(GL-B)25和50 mg·kg-1共4 d,均可明显增强老年小鼠脾细胞内DNA多聚酶α的活性,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44.0和58.4%。体外实验发现,老年小鼠脾细胞自发增殖能力和自发分泌IL-2的能力明显低于年轻对照组,对同种异型抗原引起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也明显减弱,加入GL-B(50,100,200μg·ml-1)以后,这些指标均可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