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管癌端粒酶活性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端粒酶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 (TRAP)—微孔板杂交法 ,对 14 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组织进行端粒酶检测 ,按切缘距癌灶距离≥ 5cm和 <5cm分两组 ,术后随访 3年以上。结果 :切缘距癌灶 <5cm组 2 5例中 11例 ( 44 .0 0 % )端粒酶活性阳性 ,切缘距癌灶≥ 5cm组共 115例中 6例 ( 5 2 2 % )阳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切缘端粒酶阳性组病例 3年生存率与切缘阴性组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端粒酶活性检测对食管癌手术范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且可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1目的 探讨食管癌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2方法 建立并应用以 PCR技术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对 36例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检测。 3结果  36例食管癌组织中 2 9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 80 .5 0 % ;癌旁组织中 2例呈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 6 .0 0 %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χ2 =41.30 ,P<0 .0 0 1)。36例食管癌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 17例伴随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 ,而在 19例未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仅有 12例检测出端粒酶的活性 ,其活性检出率为 6 3.15 %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 .0 0 6 )。 4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食管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同时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活性抑制与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酶,它主要由人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ELPI)和人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hTERT)三部分组成;端粒酶能够以自身携带的DNA为模板,不断合成新的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以弥补端粒的丢失阻止端粒的缩短,使得细胞逃脱程序性死亡(凋亡),或者获  相似文献   

4.
影响端粒酶活性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泉  杨德同 《现代医学》2002,30(2):137-138
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已发现其活性与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成分。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内外因子等因素相关,本文总结近年来端粒酶活性相关因素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与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建立测定端粒酶活性的PCR-TRAP方法,并探讨其对食管癌、结肠癌诊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PCR-TRAP方法,对36例食管癌、40例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进行了粒酶活性的检测。③结果 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为80.50%,癌旁组织阳性检出率为6.00%,二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41.3,P<0.001)。其中17例伴淋巴结转移中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而未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为63.15%,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χ^2=7.02,P<0.01)。40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为91.75%,癌旁组织中阳性检出率为5.00%,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χ62=60.26,P<0.001);40例结肠癌均为腺细胞癌,其中12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10例检测出活性,而29例未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有27例均为腺细胞癌,其中11例伴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10例检测出活性,而29例未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有27例检出端粒酶的活性,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 结论 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致食管、结肠组织癌变的重要因素;端粒酶活性的检出可作为食管癌、结肠癌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梁红  方焱 《洛阳医专学报》1999,17(3):164-165
目的 利用微孔板反向杂交法对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加以改进,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量人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与微孔板交法相结合,并采用蜡珠包埋活性酶及引物的方法,使TRAP反应单管一次完成。结果 与TRAP法相比,该方法检测鼠骨髓瘤细胞株的敏感为10个细胞,检测肝癌来阳性酶及引物的 经RNase处理及加热处理的细胞和标本及正常细胞均呈阴性。结论 应用该方法可简便、快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人体端粒DNA是六个核苷酸序列 (TTAGGG)n组成[1]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酶 ,它能以端粒的 3’端为引物 ,以其RNA组份为模板 ,蛋白质组份具催化活性 ,反转录合成延伸端粒重复序列[2 ,3 ] 。为探讨端粒酶在临床常见肿瘤中的作用 ,我们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标本取自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 ,正常对照取自相应病例肿瘤的远端组织 ,所有标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恶性肿瘤 15 5例 ,良性…  相似文献   

8.
9.
端粒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其激活与恶性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端粒酶抑制剂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高选择性的抗癌药物,抑制剂的开发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个世纪 30年代 ,遗传学家Muller和Mc Clintock提出了端粒 (telomere)的概念 ,70年代Greider和Blackburn在四膜虫中证实端粒结构为简单的TTGGGG核苷酸重复序列[1 ] ,1 984年Greider和Blackburn又在四膜虫中发现了端粒酶(telomerase) [2 ] 。近几年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十分活跃 ,现就端粒和端粒酶的一些进展及其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予以阐述。1 端粒 (telomere)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由 2~ 2 0kb串联的短片段重复序列 (TTAGGG) n 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的特殊结构 ,在染色体定位、复制、保护和控制细胞生长寿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银染色法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建立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 银染色技术,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裂解液提取组织细胞中的端粒酶模板,在特异引物作用下进行PCR 扩增,所得产物用氯仿∶异戊醇(24∶1)处理浓缩,作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经硝酸银染色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TRAP-银染色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小鼠骨髓瘤细胞(SP 2/0)的端粒酶活性,灵敏度可达 1×10  相似文献   

12.
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简便,快速及无害化的非核素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人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与枝素TRAP相比较,采用非核素银染TRAP检测了293细胞,并检测了经RNase和加热处理的阴性对照标本和QGY7701、SMMC-7721 2株人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 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 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 显著降低。结论 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   

14.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肺癌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端粒酶能否作为肺癌诊断的一具肿瘤标志物。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34例人肺癌手术标本(包括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标本各34份,28个相应淋巴结)的端粒酶活性。另有肺囊肿、肺炎性假瘤各3例作为对照。结果 88.3%(30/34)的肺癌癌组织端粒酶阳性,正常组织全部阴性。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人肿瘤标志物,改良的银染TRAP法成本低,污染少,有  相似文献   

15.
Telomeresaretheendstructureofeukaryoticlinearchromosomes.HumantelonlericDNAiscomposedofsequencesoftandemarraysof(TTAGGG)n.[fiTelomerase,aribonucleoprotein,synthesizestelomerlcDNArepeatsequencesdenovoandexertsRNA--dependentDNApolymeraseactivity[':.Recently,lelomereandtelomerasereceivedmuchattentioninthebiologicalresearchfieldduetotheirinvolvementincellsenescenceandtumorigenesis.Detectionofthetelomeraseactivityisessentialintelomerasestudyandmayhavesomeclinicaldiagnosticsignificance.Telo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膀胱癌中活性表达及其与膀胱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TRAP银染法对32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32例膀胱肿瘤中有26例表达阳性(81.25%),而10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无端粒酶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18.018,P<0.05)。G 1级肿瘤阳性结果为7/11,G 2级为12/13,G 3级为7/8;T a~T 1期阳性者为15/20,T 2~T 4期为11/12,统计学分析证实与分期分级不相关。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膀胱肿瘤的发生有关,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杨涛 《河北医学》2003,9(3):193-195
目的:通过对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角蛋白(CKl7)免疫组化染色.了解端粒酶活性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其与PCNA和CK17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端粒酶活性作为诊断食管鳞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2cm和癌旁5cm组织各25例及正常食管组织3例。标本离体后液氨速冻并深低温保存.以端粒酶PCR—ELISA试剂盒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石蜡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CNA和CK17表达。结果:3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均阴性。食管鳞癌癌组织86.7%(26/30),癌旁2cm组织60%(15/25),癌旁5cm组织8%(2/25)端粒酶活性阳性,三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癌端粒酶活性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与临床分期(TNM分期)相关(P<0.05);PCNA阳性指数在食管鳞癌癌组织、癌旁2cm与癌旁5cm表达三组比较有差异(P<0.05);端粒酶与PCNA无相关关系(P>0.05);CK17在癌组织表达率为83.3%,三组间CK17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与CK17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随与肿瘤间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Ⅲ期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者。癌灶端粒酶活性与PCNA阳性指数间无相关关系;与CK17表达有明显相关性,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作临床诊断食管鳞癌和预测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食管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变化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50例,非典型增生22例,正常食管粘膜12例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中心体的变化。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呈过表达(88%),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呈弱表达(54%),而正常组织无表达。 同样,食管癌组织中有明显中心体异常, 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可见部分中心体异常,而正常组织未见中心体异常。 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突变的P53蛋白表达与中心体异常显著相关(P<0.05)。结论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发生于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且与预后相关。P53突变可能参与中心体异常的形成,与之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2 9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 ,术前细针穿刺行细胞学诊断 ,诊断明确后行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 )方案化疗 ,化疗后 3~ 5天行手术治疗。术前细针穿刺留置标本及术中所取新鲜癌组织 ,均采用TRAP ELISA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 结果 :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较化疗前显著降低 (0 .771± 0 .4 4 2vs 1 .1 72± 0 .5 0 1 ,P <0 .0 1 ) ,化疗前T1、T2、T3期肿瘤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0 .6 2 6± 0 .1 4 0、1 .0 2 9± 0 .4 1 0、1 .5 1 6± 0 .4 6 1 ,治疗后分别为 0 .2 30± 0 .0 5 5、0 .6 2 0±0 .2 80、1 .1 2 4± 0 .4 2 3(P <0 .0 5 )。 结论 :新辅助化疗显著降低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 ,随着肿瘤体积增大 ,化疗药物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20.
Li C  Liang Y  Wu M  Xu L  Cai W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9):1405-1408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elomerase activit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and its preneoplasia lesion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cancer differentiation, cancer invasiveness,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Methods Telomerase activity in esophageal SCC tissues, adjacent dysplasia tissues and normal epithelia from the surgical edge were assessed by microdissection-TRAP 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silver staining assay.Results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37 (82.2%) of 45 esophageal tumors, 23 (79.3%) of 29 dysplasias, and 2 (5%) of 40 normal epithelia.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tivity between dysplasia and normal epithelium, as well as between tumor and normal epithelium.Twenty-six (92.9%) of 28 tumors with lymphatic metastasis had detectable telomerase activity compared to 11 (64.7%) of 17 non-lymphatic metastasis tumors.These relationshi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lt;0.05), but the one between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tumor grade was not.Conclusion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high both in esophageal SCC and their preneoplasia lesions.The telomerase activity in SCC tissue was related to lymphatic metastasis, but not to cancer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