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所认可的社会适应行为.方法 对105名(男58名,女47名)大学生组成的20个焦点群体访谈小组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针对访谈中大学生提名的社会适应行为,又通过专家讨论、评价和分类编码,最终得到30种社会适应行为类型.结论 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意识较强;社会适应行为具有层次性;社会适应行为是性别角色意识的外显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大学生一般人生规划与社会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兰州市1 9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与人生规划总体较好,平均分(社会适应行为19.02;人生规划9.81)在中等水平以上,人生规划性别主效应显著;大学生人生规划与社会适应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4);人生规划可以解释社会适应行为各维度5.9%~21.3%的变异。结论大学生人生规划对社会适应行为有一定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环境、行为、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23),对2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社会支持与环境、行为、心理两两呈显著正向相关;⑵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环境和大学生心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55.22%;⑶与生活行为相比,时间管理对大学生行为贡献更大(β=0.75,P<0.001)。结论:社会支持与环境可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亦可通过行为间接影响其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重视大学生对社会支持与环境的感受度和满足感,引导大学生构建良好行为,尤其要树立时间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4.
以烟台大学为例,采用现场试验及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烟台大学学生垃圾分类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将影响环境行为的各环境意识因素根据影响强度排列.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环境行为表现较差,但根据环境意识对大学生的环境行为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明显改善现状,可以根据环境意识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强弱,构建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男性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访谈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男性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男性大学生吸烟行为干预的措施.方法 以个人深入访谈方式对62名男性大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男性大学生吸烟日平均量为5.2支,吸烟开始时间以大学生一年级为主,吸烟场所以寝室为主.对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教育不足、缺乏控烟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吸烟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 转变大学生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护的健康意识,加强高校的健康教育,营造不吸烟环境,实施行为干预是控制吸烟在男性大学生中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现状,为培养具有良好学习实践能力的临床医生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和大二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366名学生共计732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总分分别为(41.83±6.60)和(38.47±7.04)分;不同特征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比较,不同生源地、专业满意度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意识得分和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满意度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习行为得分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心理行为仍有待提高,城市和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大学生学习意识和行为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需求的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方法按照年级分层后,以宿舍为单位,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对选中的大学生开展访谈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大学生有不同的社会适应教育需求,非毕业生也存在就业指导需求。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希望刚入学时得到学习指导和沟通技巧的培养,37.05%的大学生希望刚入学时就能得到就业指导。结论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有不同的社会适应教育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社会适应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模式。方法通过访谈,了解在校医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行为、态度等情况,并依托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模式由已受训教师和志愿者承担2300名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培训活动。结果依托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模式开展以来,提高了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了合理应对压力的方法,具有了传播反歧视的意识和关爱的理念。结论依托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模式有着其他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和生活技能的形成,对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预防艾滋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模式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模式。方法通过访谈,了解在校医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行为、态度等情况,并依托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模式由已受训教师和志愿者承担2300名在校医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培训活动。结果依托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模式开展以来,提高了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了合理应对压力的方法,具有了传播反歧视的意识和关爱的理念。结论依托以技能为本的教育模式有着其他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和生活技能的形成,对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预防艾滋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烟台大学为例,通过以现场试验与调查问卷为主,进行宿舍间深入访谈为辅的形式探究环境意识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强制性因素、攀比心理对大学生垃圾分类有积极影响;懒惰心理、垃圾分类知识缺乏和盲从心理对大学生垃圾分类有消极影响;习惯性因素有双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抑郁症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抑郁症的基本认知、对开展大学生抑郁症健康教育的建议和需求)深入访谈15名在校大学生,分析整理访谈资料。结果 对抑郁症的基本认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抑郁症有一些表浅的了解,但深入认知明显不足;普遍认为抑郁症对大学生有明显负面影响;对待抑郁症的态度、行为存在偏差;对如患抑郁症后的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不科学性。对开展抑郁症健康教育的建议和需求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抑郁症健康教育态度积极、需求迫切;既往获得抑郁症信息来源局限、不专业、不系统;有期望获得的途径及方式。结论 大学生抑郁症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不容乐观,但其有积极、迫切的需求。应提高大学生的抑郁症认知水平,加强医校联合的多途径、多范围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异性交往过程中感受烦恼行为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判断标准,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65名师范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师范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对社会烦恼行为的感受性高于男生;同时在2项行为类型上存在年级差异,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感受性高;被试的归因倾向分为个人尺度、周围他人尺度、性别意识尺度、社会和公共尺度、规则和规范尺度,其中判定人群分布最多的是个人标准,而社会和公共尺度以及他人尺度相对较少。结论应加强师范生异性交往的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广州大学城学生对口腔疾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震苗  陈群英 《中国校医》2008,22(6):656-658
目的研究广州大学城学生对口腔疾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为广州大学城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进一步做好对大学生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广州大学城里选择了6所大学,随机派发调查问卷对其大学生进行调查,共计调查142名男大学生,158名女大学生。结果①大学生平均都有吃零食的偏好,并有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偏爱于吃糖果、酸辣煎炸燥热类的食品;②大学生基本都能合理使用牙刷,但没有良好的漱口习惯和刷牙习惯;③大学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较晚,接受教育的知识较片面;④大学生缺乏对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的了解,不重视对口腔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卫生意识不强,就医行为不正当(如就医不及时,就医机构无保障)等现象。结论大学生对口腔疾病缺乏全面的了解,重视程度不够,就医治疗行为不当,缺乏预防保健意识和行为,社会、医院、学校、家庭要加大对口腔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完善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机制,加强对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学生结构型社会资本现状及其对大学生吸烟及饮酒行为的影响,为指导大学生健康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对湖北省十堰市3所本科院校随机整群抽取的2479名(男生1207名,女生1272名)大学生调查其吸烟、饮酒行为及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型社会资本。结果 大学生结构型社会资本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父母最高学历和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大学生和不吸烟大学生在参加校内兴趣协会、老乡会和校外组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大学生和不饮酒大学生在参加老乡会和校外组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学生会、校内兴趣协会和志愿者组织可减少大学生吸烟饮酒概率(OR=0.57~0.91;OR=0.88~0.99),参加老乡会和校外组织会增加大学生吸烟和饮酒概率(OR=1.19~1.82;OR=1.93~3.34)。结论 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年级、性别和专业分布,为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目的 抽样和多级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抽取福州市大学生1 904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除在主观适应方面弱于男生外,其他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均优于男生;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非毕业生;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不含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就业适应方面,其他年级学生(不含毕业生)的问题最突出;医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普遍优于非医学生.结论 不同性别、年级及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各有特点,在进行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时,应把握不同群体特性给予不同对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Man who has sex with man)艾滋病相关的社会环境、性伴网络、健康行为及健康需求情况,为针对该人群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4年12月通过VCT(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ting)、NGO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网络同志聊天群等途径随机招募访谈对象,根据自行设计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开展访谈,样本量根据“信息饱和”原则确定,共访谈MSM对象30名。结果 访谈结果提示上海地区MSM人群在男性人口中的的比例较高且流动性较大,网络媒体和手机软件是该人群寻找性伴的主要方式;一般情况下安全套使用率较高,但在年龄偏大、教育程度低以及固定性伴的MSM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目前社会对男同存在不认同和歧视等现象,MSM人群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建议包括加强多部门合作、宣传教育、干预检测、队伍建设、传染源管理、药物研发、权益保护、社会保障及公益活动等。结论 应加强MSM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安全性行为意识,通过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营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开展综合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欺侮行为流行现状,分析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健康状况与情绪智力对受欺侮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某高校抽取610名在校大学生,用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592名有效应答者中,36.3%报告在过去1个月内遭受过欺侮。男生、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出生时父亲年龄≥35岁、躯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情绪评价能力是大学生欺侮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欺侮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校园欺侮的产生涉及多方面因素,应采取综合方式对欺侮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清远市医院临床科主任胜任力模型。方法 通过对清远市20名医院临床科主任的行为事件访谈获得效标样本的胜任特征数据,并评价编码效果。通过对绩优组和绩平组的差异性检验,获得鉴别胜任特征。通过“胜任特征核检表”获得共有胜任特征。结果 绩优组和绩平组在访谈时间和访谈文稿长度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行为事件访谈文稿的编码信度较高,编码得到的胜任特征信度较好;确立了鉴别性胜任特征,包括成就取向、关注质量与秩序、主动性13项;确立了基准胜任特征,包括竞争意识、诚信正直、纪律意识等11项。结论 建立清远市医院临床科主任胜任力模型,为清远市医院临床科主任的能力评价提供了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需求情况,探索具有成本-效益优势的中学生肺结核病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定性访谈的方法,通过目的 抽样,对重庆三峡库区乡镇中学学生64名进行了小组访谈,对学校健康教育相关知情人士共14名分别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与关键人物访谈.结果 中学生肺结核防治意识淡薄,知识缺乏,相关健康态度与行为有待规范.学校对于结核病相关的健康教育严重缺乏.结论 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有迫切需要.应加强针对中学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结核病防治知识与意识,规范其健康态度与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促进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式"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调查表"对广东省某高校1 025名在校大学生以匿名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其中在过去的一周内39.1%的大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在过去的一个月中34.1%的大学生有饮酒行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16.8%的大学生参加强度大的体育运动;另外35.0%的大学生挑食;42.1%的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超过自己预想的时间;7.1%的大学生有吸烟行为(每天至少吸一支,连续吸烟≥1年);12.8%的大学生有性行为。结论高校大学生的不良健康行为不容忽视,健康危险行为干预亟需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