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疾病,极少累及口腔组织,其特征为皮肤及黏膜的乳头状瘤样增生。黑棘皮病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报道2例口腔黏膜黑棘皮病,分别为57岁男性,有口腔黏膜表现并伴有肺癌和纵隔淋巴结转移;57岁女性,有口腔黏膜表现并伴有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两个病例临床体征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 黑棘皮病又名黑角化病,系罕见皮肤病。病变呈乳头状,色素增多,所以又称乳头状色素性皮肤营养不良病。分良性与恶性两型。皮肤粗糙肥厚,乳头样增殖,淡褐、黑褐色,多无自觉症状,常生于身体较柔软的部位,掌  相似文献   

3.
<正> 恶性型黑棘皮病目前尚为一原因不明的严重疾病,其典型病变为皮肤粘膜极度增厚,可有色素增多,且伴发内脏腺癌,以胃癌为最多见。近来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文献报告已较多。必须指出的是早在本病严重的全身症状出现之  相似文献   

4.
<正>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c)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粘膜病。迄今原因不明,因常伴内脏癌肿预后不良。现将1例以口腔病损为初发症状、并胃癌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周××,男,79岁,已婚,退休工人。因舌背、腭部粗糙不适10余天于1985年12月10日首次就诊口腔科;检查见唇、颊、腭粘膜及右下牙龈呈广泛性小米样大小之乳头增生表现,舌背沟纹状,菌状,丝状乳头萎缩,间隔散布米粒样乳头状增生病损,右扁桃体上极见花生米大小乳头状瘤2个。初步印象:口腔粘膜弥散性乳头状瘤样增生。1月后复诊:口腔症状未有改善、全身皮肤干燥、粗糙、弥漫性色素增深,颈、双腋窝、腹股沟、膝弯、乳房及肛周皱褶部  相似文献   

5.
副肿瘤性皮肤黏膜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主要包括副肿瘤性天疱疮、恶性黑棘皮病以及坏死松解游走性红斑、皮肌炎等。由于该类疾病病情复杂,而同时伴发的肿瘤则比较隐匿难查,常使诊治感棘手。本文对上述疾病的病因、临床损害特点及诊断治疗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外胚叶组织遗传性疾病,是口腔科较多见的一类遗传病。它表现为3个方面:1)部分或全部汗腺发育不全,表现为有汗,少汗或无汗;2)皮肤附件正常或异常,毛发正常或毛发数量减少,眉毛稀疏变浅;3)牙发生的异常,为先天性无牙或大部分牙先天性缺失。我科门诊于2  相似文献   

7.
彭式韫  陆先韫 《口腔医学》1989,9(4):179-181
<正>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是一种上皮角化异常,表现为红白相间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其临床症状常随部位而异。如在颊部多表现为白色花纹(疏密花纹、树枝状或弧形条纹等),在唇部为环状,在牙龈为条纹,而在舌缘与舌腹部则呈半环状等。凡此种种,又可随病程的延绵而有所变化。特别是在舌背部,由于有舌乳头角化异常所致之增厚或萎缩而表现为白色斑片,类似白斑。通过长期追踪观察,已经看到舌背部扁平苔癣的临床表现不是稳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8.
口腔粘膜嗜酸性溃疡(EUOM)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清,多认为与创伤有关;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溃疡以舌、颊部好发,多为单发;组织学表现为溃疡下层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EUOM的诊断以临床和病理表现为依据,应注意与癌性溃疡、腺周口疮、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等进行鉴别;治疗多采用完整切除或活检切除,也可应用局部或全身皮质类固醇等方法,但均应首先消除创伤因素;EUOM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刘洪波 《口腔医学》2011,31(2):79-79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47例隐裂牙患者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35~71岁,平均56.6岁。患者中有明显自觉症状42例,主要表现为咀嚼时疼痛或遇冷热敏感;其余5例症状轻微,仅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腭咽闭合不全就是当发全部或某些“元”音时,软腭与咽壁(侧壁和后壁)收缩闭合不完善,表现鼻腔漏气;食物或液体反流入鼻腔;说话有浓重鼻音;头颅侧位拍片显示软腭与咽后壁无接触。此类畸形患者较多,语言恢复比较困难,本文扼要介绍新近使用的外科治疗方法,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牙痛是多种口腔疾病的重要临床症状,但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导致牙痛发生。牙源性牙痛和非牙源性牙痛的鉴别是口腔科诊疗中常见的问题[1-2]。原发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常与牙髓炎的疼痛表现类似。颅内病变侵及三叉神经或挤压邻近组织,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起病隐匿,其他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践表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往往是全身因素的局部表现,特别与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密切的关系。据统计,41%RAU 患者有消化不良;9%RAU 患者有明显的消化道溃疡;有的 RAU 患者则有明显的慢性或迁延性肝炎史;便秘、腹泻也与 RAU 复发有关。为了进一步明确 RAU 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和寻找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对24例伴有消  相似文献   

13.
咬合感觉障碍(occlusal dysesthesia,OD)是一种以患者持续性咬合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客观上缺乏与主诉感觉相符的咬合异常,或无阳性客观检查结果支持主诉症状。OD在临床并不常见,一般发生于口腔治疗后,且患者常表现出严重的精神心理异常;目前对其认识有限,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痛苦。本文旨...  相似文献   

14.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2例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2例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分别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表现、X线特征,组织病理学表现及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患者,发病年龄13~58岁,平均33.8岁;好发于下颌骨(66.7%),后牙区较多见(91.7%);最常见的症状是颌骨膨胀(75%)和疼痛(25%)。X线片特征是:肿瘤与牙根关系密切;肿瘤中央区为高密度阻射影,周围为环状低密度透射影。组织学上表现为不规则排列牙骨质样物体附着于牙根,有明显的嗜碱性反折线形成。采用摘除肿瘤并拔除受累牙的治疗方式可治愈。结论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好发于中青年,颌骨后牙区最常见,多表现为疼痛或颌骨膨胀,X线片特征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结合有助于该肿瘤与骨母细胞瘤、化牙骨质纤维瘤和非典型骨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的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的X线特点。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15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一般型成釉细胞瘤对比观察。结果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主要位于前牙区和(或)前磨牙区(13/15)。X线有3种表现:①单房改变(7/13),病变范围小且有密度不均小片状或条索状影像;②多房性皂泡状改变(2/13),肿瘤内有较多致密条纹样直线或不规则状骨隔;③混合性改变(4/13),病变区内可见似丛增生团块,边缘带伴有单囊状改变。该瘤组织学上以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组织间质中散在不规则、压缩状上皮岛或条索为特点。结论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成釉细胞瘤为成釉细胞瘤的一种新的类型,具有特征性X线和组织学表现,X线方面应与骨化性纤维瘤和牙源性粘液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6.
��ǻ������γ� ��Ⱦ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世界各国不断涌现的相关报道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关系的关注。学者们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观察与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手段,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病灶(focus)是指一个局限而具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组织,其本身可以表现或不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偏颌畸形(facial asymmetric deformity,FA)是颌骨畸形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上下牙中线不一致,颏部及下颌中线偏向一侧,可伴反或锁。FA多发于下颌骨,造成下颌偏斜(mandibular deviation,MD),同时影响面部的功能与美观。Haraguchi等统计了1 800例正畸患者,其  相似文献   

18.
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在就诊儿童中 ,选择切牙患根尖周炎需作根管治疗、但不合作者 5 6名共 70例乳切牙。患儿年龄 3~4 .5岁。根据患儿表现 ,按Frankl儿童行为分度法分为两组 ,表现很强的拒绝反应者为A组 ,采用唇侧开髓法 ;表现消极的拒绝反应或有条件合作者为B组 ,采用舌侧开髓法。1 .2 方法 A组 ,自乳切牙唇面中线切 1 / 3处钻一小凹 ,然后顺牙长轴方向钻入髓腔 ;B组 ,自舌侧窝开髓。开髓后 ,均按乳牙根管治疗常规进行。1 .3 评定标准 成功 :无自觉症状 ,瘘道愈合 ,无叩痛。失败 :有或无自觉症状 ,瘘道未愈合或愈合后复又…  相似文献   

19.
<正> 有关反矫治的报道已见不少,特别是用垫活动矫治器。安氏Ⅲ类错是指近中错,即下牙弓及下颌体处于近中位置;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下牙弓、下颌或颏部前突,上颌正常或上颌发育不足。根据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症状与机制,可以选用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者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根据我院正畸诊室550名顺序病员的错(牙合)分类中,安氏Ⅲ类错(牙合)者占10.9%。经笔者矫  相似文献   

20.
耳颞神经综合征(Frey Syndrome)是继腮腺感染、手术或外伤之后所发生的一种不常见的临床问题,表现为面部发红或出汗。关于此综合征发生的机制,其说不一。但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最合理的解释是由于发自耳颞神经的副交感分泌运动纤维(在正常情况分布于腮腺),错位分布于腮腺表面的汗腺或小血管(Blumenfeld and Friedman,1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