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证新药尼麦角林的结构.方法:应用EA、UV、IR、MS、1H-NMR、13C-NMR及SR的测定对新药尼麦角林的结构进行确证.结果:首次利用COSY、HMQC、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尼麦角林的1H-NMR、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结论:经谱学研究确证了新药尼麦角林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证3aR-珊塔玛内酯的结构。方法:利用反复柱层析、制备TLC等手段进行分离,应用1H-NMR、13C-NMR、二维核磁共振(2D-NMR)、UV、MS和CD的测定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结果:利用二维核磁共振对新化合物3aR-珊塔玛内酯的1H-NMR和13C-NMR进行了全归属。结论: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新化合物3aR-珊塔玛内酯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从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分离得到的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galeon进行了首次全合成,并利用IR、1H-NMR、13C-NMR和MS对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4.
广金钱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高瑞英  郭璇华 《中药材》2001,24(10):724-725
对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广金钱草的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波谱(IR,MS,^1H-NMR和^13C-NMR等)分析、理化数据测定和化学转化,确定其中某些成分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简便高效的方法,对从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分离得到的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苯基)-3',4″-环氧-3-庚醇进行了首次全合成。产物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MS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6.
雪莲鞘胺醇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西藏雪莲花(Saussurea tridac-tyla Sch-Bip)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UV,IR,EIMS,ESIMS,^1H-NMR,^13C-NMR,HMQC,HMBC等光谱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西藏雪莲花地上 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雪莲鞘胺醇(xuelianceramide,I)和chamaemeloside(Ⅱ)。结论:化合物I新化合物,化合物Ⅱ首次从风毛菊尾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长春七花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长春七新鲜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欧芹素乙(1),蛇床子素(2),水合氧化前胡素(3)、佛手柑内酯(4)和甘露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春七花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IR、^1H-NMR、^13C-NMR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长春七新鲜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欧芹素乙(1),蛇床子素(2),水合氧化前胡素(3)、佛手柑内酯(4)和甘露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王立  金哲雄  任君刚 《中草药》2004,35(6):606-608
目的对榛子叶中的鞣质成分进行了研究,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榛子叶资源。方法利用^1H-NMR,^13C-NMR,FAB-MS,CD谱及^1H-^1HCOSY二维谱与化学方法鉴定。结果从中得到4个化学成分:榛叶素B(heterophylliin B,I),tellimagrandinⅡ(Ⅱ),casuarictin(Ⅲ),casuarinin(Ⅳ)。结论榛叶素B是一个新的鞣花二聚体成分。  相似文献   

10.
王姣  仲英  刘鲁  刘学杰 《中草药》2008,39(3):340-343
目的 对尼泊尔鸢尾异黄酮(irisolidone)进行结构修饰,提高其水溶性.方法 利用Mannich反应,设计合成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的Mannich碱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并将Mannieh碱化合物与盐酸成盐.结果 合成了9个新Mannich碱化合物,制备了2个盐酸盐.结论 Mannich反应温和,产物易纯化,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口炎清中酚酸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炎清流膏中的酚酸类成分。方法:采用薄层、硅胶柱和大孔树脂柱等色谱和制备HPLC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通过HPLC分析及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口炎清流膏中分离得到4个酚酸类成分:咖啡酸(1)、绿原酸(2)、3,5-二咖啡酰奎宁酸(3)和3,4-二咖啡酰奎宁酸(4)。结论:首次对中药口炎清复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4个酚酸类成分均来自于君药山银花。  相似文献   

12.
白花射干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花射干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UV,^1H-NMR,^13C-NMR,ESI-MS,DEPT,HSQC,HMBC)。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染料木苷(genistin)、异牡荆苷(isovitexin)、鸢尾苷(tectoridin)。结论:其中染料木苷和异牡荆苷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同时也是在鸢尾属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榛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榛花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分离,ESI-MS,^1H-NMR和^13C-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榛花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二十四碳酸二十四碳醇酯、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4-羟基二氢查尔酮、山柰酚-3—O-α—L-(4″-Z-对香豆酰基)-鼠李糖苷、槲皮素、山柰酚-7,4′二鼠李糖苷。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榛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青风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青风藤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结合^1H-NMR、^13C-NMR、EI-MS及理化常数鉴定结构。结果从青风藤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藤碱①、胡萝卜串②、(-)-DL-syringaresinol③、syringaresinol-4’,4’-O-bis-β-D-glucoside④、syrin-gin⑤、(+)-syringaresinol-4’-O-β-D-monoglucoside⑥。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青风藤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尼麦角林对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80例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尼麦角林组,针刺组及联合组,每组160例,分别使用尼麦角林片、针刺疗法及二者联合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于治疗前后,采用蒙托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记忆能力进行评估;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尼麦角林组及针刺组(P<0.05),尼麦角林组与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尼麦角林组及针刺组(P<0.05),尼麦角林组与针刺组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尼麦角林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记忆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尼麦角林10mgtid,口服,连用8周;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1.2gtid,口服,连用8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亚项得分及总得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从毛叶巴豆茎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应用HREI-MS,^1H-NMR,^13C-NMR,^1H-H COSY,HMQC,HMBC和NOESY等光谱测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毛叶巴豆醇。然而,文献检索发现该结构被错误地鉴定为Homalomenol D,通过仔细分析文献报道的核磁数据并与化合物1比较,发现文献中Homalomenol D结构鉴定有误,应该修正为5-表毛叶巴豆醇。化合物2鉴定为日本刺参萜酮。  相似文献   

18.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魏玉辉  张承忠  李冲  陶保全 《中草药》2004,35(7):732-734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大黄酚(chrysophanol,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Ⅲ)、大黄素(emodin,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V)。结论该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与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2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31例和茴拉西坦组31例,前者给予尼麦角林30mg,qd,后者给予茴拉西坦200mg,tid。6周为一个疗程,共服用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ADL积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12周后,治疗后两组MMSE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且尼麦角林组优于茴拉西坦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即可实现从附子粗提物中分离得到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两相溶剂系统用氯仿-甲醇-0.3mol/L盐酸三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92rpm,流速为1.2ml/min。通过ESI-MS、^13C-NMR,^1H-NMR鉴定,确认了其化学结构。经HPLC分析,纯度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