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以及黑色素瘤B16F10生长的影响。方法:以HUVECs细胞,B16F10细胞和B16F10鸡胚尿囊膜移植瘤组织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分别作用HUVECs细胞,B16F10细胞和B16F10鸡胚尿囊膜移植瘤组织,MTT法检测姜黄素对HUVECs的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HUVECs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考察姜黄素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鸡胚尿囊膜(CAM)实验考察姜黄素对体内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HUVECs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和B16F10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采用B16F10鸡胚尿囊膜移植瘤模型分析姜黄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姜黄素对瘤组织内VEGFR-2,MMP-2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姜黄素(4~15μmol·L-1)对HUVECs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姜黄素8,10,15μmol·L-1能抑制VEGF诱导的HUVECs增殖(P0.05,P0.01);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姜黄素抑制VEGF诱导的HUVECs增殖不依赖于诱导HUVECs凋亡;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姜黄素(8,10,15μmol·L-1)能抑制HUVECs迁移(P0.05,P0.01);姜黄素能减少血管数目,抑制体内血管生成,并且抑制HUVECs细胞VEGFR-2蛋白和B1610细胞MMP-2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姜黄素(20 mg·L-1)能抑制黑色素瘤B16F10体内生长,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20 mg·L-1)能抑制瘤组织VEGFR-2和MMP-2蛋白表达(P0.01)。结论:姜黄素能抑制VEGF诱导的HUVECs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其机制为抑制VEGFR-2,MMP-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尾松树皮提取物(Pinus massoniana bark extract,PMBE)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效果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10~50μg/ml的PMBE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共培养后进行各项细胞学研究:MTT法检测PMBE对细胞的毒性;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PMBE对酪氨酸酶(TYR)活性的抑制作用;DCM法检测PMBE对细胞ROS的清除能力;比色法测定PMBE对细胞内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以及对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H/GSSG的影响;RT-PCR检测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1(TRP-1)和2(TRP-2)在mRNA水平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PMBE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并可显著减少细胞内的黑色素含量。另外,PMBE对活性氧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同时可上调细胞内GSH/GSSG比率,从而增强细胞的还原力。PMBE还对酪氨酸酶活性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但这种抑制却并不发生在mRNA水平。结论 PMBE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生成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并主要通过降低酪氨酸酶活性和清除活性氧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榄香烯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文峰  李校堃  谭毅  桂飞  蔡绍晖 《中药材》2006,29(12):1322-1326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榄香烯体外处理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榄香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榄香烯能抑制B16细胞增殖,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其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均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榄香烯可诱导B16细胞凋亡,其诱导作用亦显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榄香烯可诱导B16细胞原癌基因bcl-2表达降低,抑癌基因p53表达增强。结论:榄香烯在体外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明显抑制B16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癌基因bcl-2表达减少、p53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TS)、双氢青蒿素(DHA)和紫杉醇(Taxol)及ATS联合Taxol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评价各组药物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杀伤作用,初步探讨ATS与Taxol联合给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TS、DHA和Taxol单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作用24 h和48 h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检测ATS联合Taxol不同配比AT(1∶1)、AT(3∶2)和AT(7∶3)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作用48 h的抑制作用。运用质量作用中效定理和药物合并指数定理分析两药联合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 ATS、DHA和Taxol单药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IC_(50)值,在24 h时,分别为126.56,86.09,3.27μmol·L~(-1);在48 h时,分别为1.36,15.11,0.97μmol·L~(-1)。ATS联合Taxol 3个浓度组AT(1∶1)、AT(3∶2)和AT(7∶3)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作用48 h,联合用药合并指数(CI)均小于1。结论 ATS、DHA和Taxol单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青蒿琥酯联合紫杉醇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的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B16黑色素瘤(B16-Luc)细胞,MTT比色法和Annexin V/PI双标记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BALB/c小鼠腋下接种B16-Luc细胞制备荧光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腹腔注射4和8 mg/kg As2O3治疗25天,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制片,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和新生微血管形成。结果:1.0~32.0μmol/L As2O3体外显著抑制B16-Luc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显示As2O3在体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B16-Luc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肿瘤组织中新生微小血管显著减少,肿瘤组织中心呈明显坏死改变。结论:As2O3体外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主要通过降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促使肿瘤坏死而发挥抗恶性黑色素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狼毒大戟提取液(LDE)对荷瘤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荷瘤小鼠空白组和狼毒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骨桥蛋白(OPN)的活性;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了狼毒大戟提取液对荷瘤小鼠黑色素瘤B16组织中的Bcl - 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狼毒大戟提取液对荷瘤小鼠体内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慢肿瘤体积生长趋势和减轻瘤重;与对照组相比较,狼毒治疗组的VEGF、OPN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的的水平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狼毒能下调小鼠体内恶性黑色素瘤B16中Bcl - 2/Bax凋亡蛋白的表达.结论 狼毒大戟提取液是一种有效的抗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中药水提液成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以及肿瘤血管生长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VEGF、HGF、OPN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抗HIV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用植物姜黄的活性成分姜黄素抗HIV作用,包括抑制HIV整合酶(IN)、蛋白酶(PR),抑制HIVLTR活性,抑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对HIV组蛋白和反式作用因子tat的乙酰化,对HIV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抑制HIV患者的B细胞淋巴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继发于各种形式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这些损伤包括病毒感染、药物造成的肝炎以及长期酗酒等,它也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必经的病理过程。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HF就会发展为肝硬化。HF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大量ECM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相思子蛋白P2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观察相思子蛋白P2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B16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染色法检测相思子蛋白P2对B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相思子蛋白P2 50、75、100μg/kg连续灌胃给药10天,观察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相思子蛋白P2对B16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为4.6×10-3μg/ml,浓度为1μg/ml时抑制率可达95.4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相思子蛋白P2主要将细胞周期滞留在S期,阻断向G2/M期发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思子蛋白P2可明显诱导B16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相思子蛋白P2可显著降低B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思子蛋白P2口服给药对小鼠B16移植性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100μg/kg抑瘤率达53.75%,有明显剂量-效应依赖关系,且对胸腺和脾脏质量指数的影响较环磷酰胺小。结论:相思子蛋白P2于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B16细胞的生长,此作用与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周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荷B16黑色素瘤细胞的血瘀证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血瘀状态下恶性肿瘤肝转移的特点。通过观察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血清HGF水平变化。了解血瘀证影响恶-巨肿瘤肝转移的相关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20只,6—8周龄,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单纯荷瘤组:以生理盐水股四头肌注射,每天1次,连续14天,第15天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血瘀荷瘤组:以利血平注射液股四头肌注射,每天1次,连续14天。第15天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建立肝转移模型第12天摘眼球取血,脱椎处死动物,观察肝转移情况以及测定血清HGF水平。结果:①肝转移阳性率:单纯荷瘤组为100%,血瘀荷瘤组为70%。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肝转移结节数及肝转移抑制率:血瘀荷瘤组肝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P〈0.01)。肝转移抑制率为65.41%。③血清HGF水平:血瘀荷瘤组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荷瘤组(P〈O.01)。结论:在血瘀状态下,HGF水平降低有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在肝内的生长、运动、侵袭,最终使荷B16黑色素瘤小鼠肝转移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调饮对H22荷瘤小鼠Bcl-2、P53和Bax凋亡基因的影响,从而探讨平调饮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8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四组,每组20只。造模第2d灌胃给药,连续7d,第8d脱颈处死。将肿瘤取出制作小鼠肿瘤细胞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中的Bcl-2、P53和Bax蛋白进行染色。用SPSS12.0软件统计结果。结果:造模后西药组小鼠状态较差,其体重明显低于中药组及荷瘤组(P0.01)。HE染色中药组的肿瘤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核分裂相明显少于模型组,肿瘤组织可见片状坏死区。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Bcl-2和P53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率则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平调饮对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对肿瘤细胞内P53、Bcl-2、Bax蛋白表达的改变,使肝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联合放疗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HA分别在24、48、72 h对GLC-82细胞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多靶单击拟合模型方程计算放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DHA联合放疗对GLC-8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53、P2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DHA(4、8、16、32、64、128μg/mL)作用24、48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38.25、20.58、10.36μg/mL,对GLC-82细胞的毒性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0.05);DHA对GLC-82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为1.4。DHA联合放疗可使GLC-82细胞周期的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并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1.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表明,DHA联合放疗作用GLC-82细胞后P53和P21的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 DHA对肺腺癌GLC-82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使GLC-82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使S期细胞比例降低;使P53功能恢复,通过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促使凋亡,从而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花边莲提取液对人肺癌SPC-A-1细胞凋亡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法检测凋亡率,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野生型P53、Survivin、NF-κB P65和Bc 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花边莲提取液能够抑制SPC-A-1细胞增殖,且呈一定剂量—时间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上升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P5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Survivin、NF-κB和Bc 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花边莲取液能诱导SPC-A-1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和下调Survivin、NF-κB P65和Bc 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Bcl-2、p53和PC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和69例前列腺癌患者Bcl-2、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Bcl-2、p53和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是56.52%,69.56%和68.11%,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阳性率(P0.05)。②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低分化组Bcl-2和p5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及中分化组(P0.05)。③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较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组织明显增加(P0.01);PCNA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PCNA高表达组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 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和分化有关,Bcl-2、PCNA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Bcl-2、p53和PCNA对其肿瘤的恶性程度、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瑶宝克癌灵胶囊抗肿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突变型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瑶宝克癌灵胶囊可明显增加小鼠外周血IL-2、IFN-γ的含量,可抑制突变型基因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论:瑶宝克癌灵胶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突变型基因p53和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梁枫  王明艳  许冬青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36-1237
目的研究斑蝥酸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中Bc1-2、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斑蝥酸钠处理前后人胃癌细胞BGC823中Bc1-2、p5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斑蝥酸钠作用24h均可使Bc1-2、p53基因在人胃癌细胞BGC823中的表达下降。结论斑蝥酸钠可抑制Bc1-2、p53基因在人胃癌细胞BGC823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角化棘皮瘤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p53和Bcl-2表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53、Bcl-2蛋白在角化棘皮瘤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对12例角化棘皮瘤、8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进行p53、Bcl-2的表达检测。结果p53蛋白在角化棘皮瘤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62.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蛋白在角化棘皮瘤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87.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和Bcl-2蛋白均参与了角化棘皮瘤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但不宜单独作为角化棘皮瘤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自制光损伤装置造成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后3天开始灌服滋阴明目丸及对照药物,连续15天,取大鼠视网膜检测基因p53、Bcl-2的表达.结果滋阴明目丸可显著降低视网膜p53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明目丸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视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温和灸对自然衰老大鼠肝组织Rb、P53、Bcl-2、PKC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自然衰老组、艾灸组.正常饲养20个月,待其自然进入衰老期以制备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温和灸自然衰老大鼠双侧肾俞穴对其进行干预.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Rb、P53、B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