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zheimer病 ( AD)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而且各种辅助检查对早期 AD诊断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 AD典型病理改变——老年斑 ( SP)和神经纤维缠结 ( NFT)的组成成分和形成过程 ,近几年人们将研究焦点汇集到脑脊液 β淀粉样蛋白 ( Aβ4 2 )和 tau蛋白的定量分析研究上 ,希望找到 A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参数 ,为此本文对脑脊液内 Aβ4 2和 tau蛋白定量分析方法学的敏感性、特异性、影响因素和联合应用对临床早期AD诊断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自噬是清除有功能障碍细胞器和潜在毒性蛋白质的一种主要降解途径。其分子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非常复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β淀粉样蛋白(Aβ)细胞外沉积和tau蛋白的细胞内聚集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自噬在β淀粉样蛋白产生和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自噬功能异常可能是AD的发病机制之一。本文就自噬在AD发病中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β淀粉样蛋白25-35诱导皮质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研究仍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细胞模型通过复制AD的某些分子生化改变,可用于研究AD的发病机制和筛选治疗药物。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大量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D的两大主要分子生化改变。淀粉样瀑布学说认为Aβ可直接诱导神经元tau  相似文献   

4.
炎性细胞因子在Alzheimer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lzheimer病(AD)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选择性神经元丢失、神经元外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Ps)、神经元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另外尚伴有颗粒空泡变性(GD)、平野小体和脑血管改变.病理改变主要分布于海马、杏仁核、皮质和皮质下区的连接部位(除外小脑),即与智力、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关键部位.AD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现对炎性细胞因子在AD发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AD发病机制的各种学说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学说最受关注,本文对Aβ在发病过程中的损伤机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内质网应激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病理特点为脑神经细胞外出现β淀粉样肽(Aβ)聚集形成的神经斑或称老年斑、脑神经细胞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脑皮质神经细胞减少及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许多假说,如Aβ产物过多、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过氧化作用、炎症因素、金属与细胞内钙紊乱、遗传因素等[1]。近年来因蛋白质折叠障碍造成的异常蛋白质的聚集在神经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能力受损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及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异常高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也包括突触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8.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表现为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的一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β-amlyloid,Aβ)沉积、胞内神经纤维缠结及神经元丢失等。该病与年龄的相关性已得到证实,随着全世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1]。A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发病机制主要有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tau蛋白学说、氧化应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异常。其病理特征为:神经元外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元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脑皮质、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及其突触大量丢失。累及的皮层动脉和小动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Aβ蛋白表达增高在脑内聚集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胞内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尽管Aβ与tau蛋白的损伤机制一直是AD研究的重点,但目前仍未找到能有效治疗AD 的药物。本文主要概述了Aβ蛋白聚集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大脑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从中寻找治疗AD的潜在靶点,有助于阐明AD发病机理以及寻找有效的AD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常见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最终出现痴呆。神经病理 可见 tau 蛋白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Aβ)蓄积形成老年斑,以及小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白 质、突触的大量缺失。由于淀粉样蛋白病理可能早于 tau 蛋白病理,早于 AD 脑萎缩及临床症状的出现, 现阐述 Aβ 代谢异常与 AD 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典型病理改变为脑组织出现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两种异常蛋白质沉积,导致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引起突触和神经元广泛缺失.目前,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钙稳态破坏是主要假说之一.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因复杂,尚未明确,关于AD的发病机制已经提出多种假说[1-2].其中,淀粉样蛋白毒性学说因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是构成AD典型病理改变老年斑的核心成份而得到广泛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更新,经典的β淀粉样蛋白瀑布学说、tau蛋白学说依然是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包括肠道菌群在内的病原体感染促进AD发病学说逐步引起重视,充分补充了现有学说。我们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病原体感染促AD发病的文献,总结病原体促进AD发病的可能机制,并提出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传统学说认为AD与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tau蛋白学说、细胞周期调节蛋白障碍、氧化应激、炎性机制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脏类疾病还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与心衰、冠心病、房颤、心脏瓣膜疾病等关系密切.此外,传统医学心主神明,理论依据丰富且源远流长,验证了二者的联系密切.这些对于重新认识AD及其发病机制可能有新的突破,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较大的科研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种复杂的、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细胞外出现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淀粉样斑块(SP)、细胞内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纤维缠结及显著的突触丢失、脑萎缩和神经元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明确,目前已有的抗AD药物仅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并不能有效阻止、逆转疾病过程。随着更多发病机制的相继提出,抗AD药物的研发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s, Aβ)学说、Tau蛋白学说、炎症学说、胆碱能损伤学说、“微生物-脑-肠轴”学说、淋巴回流受损学说及相应的现有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D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ucagon-like peptide,GLP)已被证明是有前景的II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治疗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T2DM具有在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β,A β),tau 蛋白磷酸化和葡萄糖合成酶3等方面的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GLP-1具有神经营养特性,并能降低脑淀粉样蛋白水平。过去几十年对AD的广泛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对其治疗应针对Aβ和tau蛋白。总结这些之后发现,GLP-1可能有希望用于治疗AD。本文综述了GLP-1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特征,T2DM和AD的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GLP-1在治疗T2MD和改善AD某些病理变化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类淋巴系统与AD中的异常蛋白清除障碍密切相关。本文总体阐述了类淋巴系统的发现及其与AD的关系,重点对其对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 Aβ)、tau蛋白的清除功能及影响因素,以及基于类淋巴系统机制治疗AD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的(Alzheimer's disease,AD)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脑内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组成的淀粉样斑。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依次水解后产生Aβ和APP胞内结构域(APPintracellular do-main,AICD)。现在已经知道Aβ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关于AICD的生理及病理功能还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AICD可以与细胞内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而且AICD在基因转录、细胞凋亡,突触可塑性,神经发生以及APP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均有调节功能。本文针对AICD的生理及病理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