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加深对肿瘤样钙质沉着症 (TC)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提高确诊率。方法 分析 9例TC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TC临床诊断误诊率较高 ,9例患者中仅有 1例术前诊断正确 ,余者分别误诊为良性肿瘤 4例、异物 3例、恶性肿瘤 1例 ;而且 9例钙化区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论 在诊断TC过程中 ,只要注意X线摄片检查或进行病理组织活检 ,完全可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必要时可行特殊染色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结合1例CO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CO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实变影、磨玻璃影、结节影、各类线带状影;肺组织病理学主要特征是肺泡管、肺泡腔内见肉芽组织栓;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预后良好。结论 COP的诊断是临床-影像-病理的综合分析过程,以肿块及空洞为表现的COP少见,临床易误诊为肺部感染或肿瘤,抗感染治疗效果差,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应及早获得病理学证据指导诊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原因,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就29例误诊病例从临床诊断学、影像学、病理学等方面入手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与对肺癌临床表现的认识不足、影像学检查不仔细、病理学检查不够有关。结论充分掌握肺癌的临床特点,全面认真进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是减少该病误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PS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老年PSH多见于女性,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咳嗽、咳痰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上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肺内孤立性结节,但均未见有新月征。病理学检查示老年PSH由圆形间质细胞和表面细胞构成,镜下可分为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血管瘤样区和硬化性结构。免疫组化检查以TTF-1、EMA、AE1/3和Syn阳性表达为主。结论老年PSH临床特征不典型,易于误诊;胸部CT扫描虽有助于鉴别与诊断,但最终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当无法确诊时,首选手术探查切除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影像学特征,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21年12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肝EHE的1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行MRI检查,2例行CT检查。10例表现为肝脏多发占位,1例表现为肝内单发实性占位,共78个病灶。术前误诊7例,其中4例误诊为肝转移瘤,1例误诊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误诊为血管瘤,1例误诊为良性病灶。CT检查显示病灶为不均匀低密度;MRI T1加权成像显示病灶为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显示病灶为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环形持续强化(9例)或云絮状渐进性强化(2例)。9例患者T2加权成像病灶出现晕征,5例出现多发结节互相融合,7例见肝包膜皱缩征,7例MRI增强检查门静脉期见棒棒糖征,6例病灶内见血管穿行。结论 肝EHE易误诊,但仍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熟悉肝EHE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鉴别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对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低热、腰部不适等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以出现含多量泡沫样巨噬细胞的肉芽肿样结构为主.并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为肾肿瘤或肾结核,但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特点是能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分析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性建议。 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肉瘤患者9例,分别对其超声、CT与 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阐述该肿瘤形态、大小、边界等临床表现,并 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病变位置为下肢者8例,其中分别包括左小腿、左 大腿与右大腿;病变位置为上肢者1例,为右上臂部位。另外,1例患者病变组织内存在出血表现,1例患者病变组织 内具有钙化与液化表现。CT检查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与线状分隔影;超声检查中可见不同强度的似脂肪回声;MRI 检查中以T1短信号和T2长信号为特征。结论: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中具有良好的特征性表现, 可发挥良好的疾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肺隐球菌病早期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对收治的3例病理确诊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症状相对轻微,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为主,3例患者病理学检查可见隐球菌孢子。结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穿刺后病理检查,但由于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且具有多样性,甚至病理学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极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为提高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水平,我们认为应该关键在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有潜在机会感染隐球菌的警惕性,提高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本病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肺血管外皮瘤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肺血管外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该病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个圆形 巨大软组织肿块,部分分叶,内无钙化.病理学检查主要特征是丰富的毛细血管腔,肿瘤可有假包膜包裹或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诊断依靠影像学表现,确诊依据病理.治疗首选手术,辅以放、化疗.预后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结论 肺血管外皮瘤罕见,极易误诊,应充分认识该病的相关表现,提高诊治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膈疝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H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报道16例CDH,X线检查16例,CT检查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初诊时误诊9例,对本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的不熟悉,本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的非典型性和多样化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熟悉本病的临床X线表现即能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实质占位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8例常规超声检查误诊病例进行了临床表现分析,与增强CT、超声造影检查肝穿刺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术后结果相对照,分析误诊原因。结果:28例中5例血管瘤误诊为肝癌,13例肝脓肿误诊为肝癌,10例肝癌误诊为肝脓肿,14例去外院超声造影检查,2例与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不符,22例增强CT检查,3例与穿刺术后病理诊断不符。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实质性占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有困难,尤其是小病灶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诊断,疑难型肝癌与肝脓肿临床表现存在不典型的非自然转归现象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13.
56例肺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误诊原因,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肺癌误诊病例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与临床医生对肺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熟悉及对病理学检查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掌握肺癌的临床症状,针对性行影像学、气管镜、病理学等检查能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苏伟华 《中外医疗》2012,31(5):52-53
目的探讨、分析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以及影像检查、临床诊断、治疗等相关问题。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学和外科手术治疗证实的7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肝结核仅有1例粟粒型是经由MRI影像学检查出来,其余被误诊为肝癌、血管瘤、肝癌伴液化等疾病,经过手术和内科抗痨治疗,病灶消失。结论肝结核诊治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活检等措施,以提高确诊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7年8月经治的38例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9例获随访时间1a~6a,平均时间4a,其中5例出现复发,2例为骨巨细胞瘤误诊,均予再次手术切除;2例内生性软骨瘤出现恶性变化;其余病例均恢复满意。结论:内生性软骨瘤可见高分化和成熟的软骨组织可作为组织学诊断依据;恶性倾向的内生性软骨瘤应与软骨肉瘤进行鉴别;应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三方面的方法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止误诊。手术局部切除或病灶刮除加植骨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81例肺癌误诊肺结核的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肺癌误诊的相关因素,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减少误诊.方法对81例误诊为肺结核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81例肺癌患者被误诊为肺结核入院,经入院后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诊断为肺癌,使病人延误诊断及治疗.结论绝大多数肺癌病人,特别是发病早期,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或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不及时,医疗条件欠缺,都可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3例误诊为黑色素瘤的脉络膜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3例误诊为黑色素瘤的脉络膜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1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2例骨瘤经影像学、临床及随访证实。结果 13例中,转移瘤2例,脉络膜血管瘤2例,脉络膜骨瘤2例,脉络膜睫状体神经鞘瘤1例,视网膜或脉络膜下出血6例;病灶位于眼球后壁12例,睫状体脉络膜处1例;边缘整齐6例,不整齐7例;13例行MRI检查,CT平扫1例,转移瘤、血管瘤及神经鞘瘤T1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骨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均呈等信号,在CT表现为弧形高密度,视网膜或脉络膜下出血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本组5例增强,均明显强化。9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例误诊,2例未定性,5例正确诊断。结论脉络膜病变MRI T1WI信号较T2WI高或相等时,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困难,诊断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肺炎性假瘤九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本病者3例,误诊为肺癌5例、结核球1例。行肺叶切除8例,楔形切除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本病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上很难与肺癌鉴别,纤维支气管镜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组织检查是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强调选择术式应以术前或术中病理学诊断为依据,避免过多切除正常的肺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祸理证实的SFT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影像学表现。CT检查3例、MRl检查5例、1例行CT及MRI检查。对病灶的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并与寻朱、病理连镭对照。结幕9例SFT中,发生于腹部1例、颅内2例、周围软组织及胸部备3例。5例出现压迫症状,另4例体检发现。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Vimentill、CD99、bcl一2均为阳性;CD34(+)6例(6/9);S100(一)7例(7/9)。行CT检查的病灶均呈软组织密度,行MRI检查的病灶实性成分在T1WI序列上均呈等信号,在T2WI序列上1例呈等信号、4例以高信号为主。结论SFT的临床症状以压迫症状为主。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SFT的诊断提供依据。CT和MRI可以对SFT进行定位,并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肺癌为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检查技术的完善,影像学、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使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得以提升,但仍有部分病例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现报道1例以双肺多发空洞结节为特征的肺腺癌误诊为真菌感染,并行相关文献复习及讨论,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