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颅内压、头CT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10d后GCS评分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药物综合治疗以及抗氧化和去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病例要求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3周的GC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如期完成观察,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在第1、2、3周GCS评分治疗组分别为12.3分、14.8分、15.1分,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应用依达拉奉能够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11月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第14天统计2组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伤后3个月评价2组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GCS评分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监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情况来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前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后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5、7d血NSE变化情况及21d患者GC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SE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d后NSE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后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NSE水平,减轻脑细胞的损伤,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葫芦岛市建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患者死残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舒君美 《海峡药学》2012,24(9):178-17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安全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解痉、扩血管、保护脑细胞、抗感染、激素治疗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使用30mg依达拉奉+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不用依达拉奉,其余治疗和护理两组相同。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及脑水肿程度都有所减轻,但依达拉奉治疗组减轻程度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具有促进意识恢复及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止血,有手术指征者行开颅减压、脑室引流及血肿清除术等。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iv,gtt,bid×14d;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及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具有清除自由基、缓解脑血管痉挛、减少缺血损伤区脑的细胞凋亡等作用。早期使用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内,2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及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情况。结果治疗14d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水肿轻度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OSV级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14d。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2组治疗14d后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1.3%明显高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朱新华  丁涛  王彪 《淮海医药》2011,(6):497-49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抗感染以及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 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30min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神经营养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变化情况、意识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d及14d后脑水肿减小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d及14d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有效的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水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郭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51-15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4月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10例,植物生存8例,重残10例,中残8例,死亡率占27.78%。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5例心肺复苏术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9例,观察两组脑水肿面积的变化、GCS、APACHE-Ⅱ评分、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脑水肿面积、GCS、APACHE-Ⅱ评分、疗效与预后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是治疗心肺复苏术后急性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disc、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收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RCT,包括1 9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对Glasgow昏迷评分(GCS)的影响:共纳入12个研究(884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组能显著升高患者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60,95%CI(1.04,2.17)]。(2)对GCS分段在不同范围内的患者数量的影响:共纳入7个研究(486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达拉奉组GCS<8分的患者数量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6,95%CI(0.31,0.68)];依达拉奉组GCS为9~12分的患者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67,1.39)];依达拉奉组GCS为13~15分的患者数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4,95%CI(1.54,3.56)]。(3)对Glasgow预后评分(GOS)的影响:纳入8个研究(608例患者),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升高患者G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0,95%CI(0.49,1.10)]。(4)GOS评分中恢复良好率:纳入9个研究(696例患者),依达拉奉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3,95%CI(2.27,4.31)]。(5)不良反应发生率:纳入10个研究(635例患者),依达拉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1,95%CI(0.79,2.50)]。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能显著升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GCS、GOS、恢复良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差异,但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中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每天2次,共用14天,总剂量840mg。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后第一周两组GCS评分无差异,但从第二周开始两组GCS评分即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病人3个月时的GOS评分有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依达拉奉对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1月入住医院脑外科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治疗前后欧洲卒中神经功能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GOS、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较好,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外科ICU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依据是否应用依达拉奉将90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依达拉奉组60例。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急性重型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静脉注射依达拉奉的方法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后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初期应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基础药物应用大致相同,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结果治疗组复查CT示脑水肿或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损伤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婵宏  李剑伟 《江苏医药》2005,31(12):925-926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例数,觉醒恢复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植物状态或死亡比例,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清醒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或死亡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早期行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