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明发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3,4(11):718-71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对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胃肠减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中治愈49例,平均治愈时间12.5d。1例再次行剖腹术后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3-10d,有较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多由腹腔内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绝大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分析探讨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6例中,15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9d,1例再手术后12d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可采取保守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地塞米松、维生素B1等治疗全愈出院;治疗时间4~30 d,平均8.6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结合腹部X线平片一般诊断不难。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先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7.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曾一度恢复 ,在早期出现的肠梗阻。它虽不是一个独立类型 ,却有其共同特征 ,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本组 3 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疗法治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 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我院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3 2例 ,男 2 1例 ,女 1 1例 ;年龄1 3~ 79岁 ,平均 43岁。临床症状及体征 :轻度腹痛3 0例 ,阵发性腹痛 2例 ,轻度腹胀 5例 ,腹胀较重2 7例 ,呕吐 3 2例 ,腹部轻度压痛 2 0例 ,腹部压痛不明显 1 2例。肠鸣音减弱 3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非手术综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平均治愈时间为15.5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治疗,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采用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14例,均全部治愈。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术后旱期炎性肠梗阻,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正术后早期肠梗阻作为腹部外科手术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已被广大医务人员所熟知。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形式,由于其在临床表现、治疗处理等方面与其他类型肠梗阻有一定的相似性与自身特点,现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术后2周内因各种原因引起EPISBO患者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8年收治的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42h~13d,经严格系统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6.2d。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准确掌握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惟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男17例,女8例,年龄2—74岁,平均52岁。手术类型:直肠癌经腹会阴根治术3例,前切除术2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阑尾埂除术8例、肠梗阻松解术4刨,外伤性小肠修补术2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淋菌性腹膜炎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 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一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8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充电解质、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愈,1例保守三天后症状不缓解中转手术,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松解粘连时多处肠管破裂而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5天厉中转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肠瘘,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质早期炎性肠梗阻如诊断明确,应保守治疗.如过早手术,容易如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营养等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5.8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5~12天,表现为肠梗阻征象,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的麻痹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19.
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68例术后早期炎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4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的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早出现的并发症,常于较大的腹部手术后出现。该类患者临床表现有其特别之处,处理亦与其他肠梗阻不同。本文对我院1996年以来收治住院的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