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柘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柘木为桑科柘属植物(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枯树的木材。柘树又名柘,柘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性味甘温无毒,功能主治妇人崩中血结,疟疾。该植物的根(穿破石)、树皮或根皮(柘木白皮)、茎叶(柘树茎叶)、果实(柘树果实)亦供药用。柘耳为寄生于柘树上的木耳,可治肺痈咳嗽,脓血腥臭。  相似文献   

2.
41 单根木为夹竹桃科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q hainacnsisTsiang根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辛温,有小毒。功能:解毒清热利咽。临床应用:重庆市第二中医院用单根木根的乙醇提取物装入胶囊,每汰1粒(相当于生药10克),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急慢性肝炎53例,显效37例(61.3%),其中慢性21例、急肝15例、中毒性肝炎1例,有效6例(12.9%),均为慢肝,总有效率74.2%。53例SGPT全部升高,治疗后37人恢复正常。药理研究:有降低由四氯化碳中毒所升高的SGPT的作用,对HBsAg无抑制作用。按:本品为灌木,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42 虎刺为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  相似文献   

3.
还魂草临床应用偶拾563109贵州省遵义县泮水镇医院龙文强还魂草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佛甲草(SedumlineareThunb.)的全草,别名养鸡草、垂盆草、小狗牙瓣等。本品四季可采,多鲜用,其性酸凉,功能活血止痛,清热消肿,接骨止咳,抗癌。我地民间主...  相似文献   

4.
根据古今文献的记载和综合考证,认为《肘后备急方》中所载白柘为桑科柘属植物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ex Lavallee。  相似文献   

5.
垂盆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洪超  兰天  张晓辉 《中成药》2005,27(10):1201-1203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又名卧茎景天,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干燥.此中药味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其清热利湿,用于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1].  相似文献   

6.
柘木是桑科植物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的木材,《本草纲目》中收于木部,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柘树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华东、西南以及河北以南地区[1]。在近代,民间多用柘木根皮的水煎液治疗消化系统的癌症,能明显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柘木糖浆作为消化系统癌症治疗中的辅助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文献报道柘木全株中含有黄酮、生物碱及多糖等多种成分[3],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体外抗肿....  相似文献   

7.
穿破石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穿破石为桑科柘属植物构棘[Maclura cochinchinensis (Lour.) Corner]或柘树[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的根,味淡、微苦,性凉,具有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等功效,民间多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肺结核、湿热黄疸、淋浊、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等疾病。目前国内外药理学研究仅有少量抗结核菌等相关报道,尚未见有关穿破石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报道。为了探讨穿破石保肝降酶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了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动物模型[2],对其进行了实验观察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新药——柘木注射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品为桑科植物柘树[Cudrania tricusPiata(carr)Bnv]的干燥根及茎枝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3克。[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澄明液体。[鉴别]取本品5毫升,加入5N 盐酸液调节 pH 至2,用醋酸乙酯10毫升分二次抽提,合并抽提液于水浴上挥发,浓缩至体积1毫升左右,在圆形滤液上点样,用醋酸:水(15∶85)展开2小时,取出凉干,分别作如  相似文献   

9.
正桑科植物柘(编者注:zhè,音这)树高可达8米以上,生于海拔500~1 500米阳光充足的荒山、坡地、丘陵及溪旁。柘木是柘树的树干部分,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功能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用于虚损、妇女崩中血结、疟疾等证。柘树的根也供入药,药材名为穿破石。功能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淋浊、蛊胀、经闭、劳伤咳血、疔疮痈肿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四十年来,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过的,以草药(包括蒙、藏药)为主治疗肝炎的临床或实验研究资料,进行了一次收集和整理,计得药物68种,兹重点介绍其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资料,并对它们的科属及鉴别进行考证,部分药物结合个人的经验,作些补充介绍及说明。 1 丁癸草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L.Pers.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性味:甘、淡、凉。功能:清热解表,凉血解毒。  相似文献   

11.
崔炳权  郭晓玲  林元藻 《中成药》2008,30(7):1044-1047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又名卧茎景天,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此中药味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其清热利湿,用于小便不利,痈肿疮疡;主治急、慢性肝炎。药理学研究表明,垂盆草具有免疫抑制,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抗菌等作用。关于垂盆草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  相似文献   

12.
柘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明  徐晓英  奚静芳 《中成药》2008,30(5):771-773
柘木为桑科柘属植物Cudrania tricupidata(Carr.)Bun.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以及河北以南地区,亚洲的日本与韩国也有分布。柘木根及茎具有清热凉血功能,治血瘕痃癖,近代民问用于消化道肿瘤治疗.70年代,国内先后开发了柘木糖浆剂和注射剂,目前仍有生产的品种仅为柘木糖浆,  相似文献   

13.
柘木系桑科柘属植物[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祖国医学记载主治妇人崩中、血结疟疾、主风虚、补劳损、通肾气。近年用于抗癌。本文介绍其体内外的抗结核作用。试管内抑菌作用一、材料和方法: (1)样品:A柘木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醇  相似文献   

14.
中药穿破石、石见穿、穿山龙从药名看均有“穿”字,均有活血、疏筋、通络、散结功效,常用于治疗痹证、癥瘕、积聚等病证。现对三药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传统认识穿破石为桑科植物小柘树或柘树的根。味淡、微苦,性凉,入心、肝二经,功能止咳化痰、祛风清热、利湿通络、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及用于晚期消化道癌肿、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鼻咽癌、  相似文献   

15.
垂盆草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的全草,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排脓生肌之效。垂盆草主要含有糖类、黄酮类[1]、生物碱类[2]、氰苷类成分[3]。垂盆草具有抑制炎性渗出,减少肝细胞损伤的作用,能显著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6.
垂盆草(Sedum larmenfolum Bunge)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一般多鲜用。又名三叶佛甲草、狗牙齿、半枝莲、地蜈蚣、鼠牙半枝莲等,是近年来较常用的中草药。味甘、淡、微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区。生长于山坡岩石、山沟边、路旁、河边,野生或栽培。垂盆草临床应用广,疗效较可靠,据笔者多年用药经验作了小结,介绍如下: 一、毒蛇咬伤有较好的疗效,符合简、验、便、廉的原则,对火毒者(蝮蛇、蝰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则以清热解毒为主,配方  相似文献   

17.
穿破石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春 《陕西中医》2011,32(3):264-265
目的:观察穿破石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穿破石汤(穿破石、红藤、败酱草、党参、黄芪、丹参、赤芍等)口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氧氟沙星片、肌注糜蛋白酶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7.9%,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7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穿破石汤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凤尾草又名井口边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株,全年可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寒,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9.
植物名称辣根(Galinsoga parvifloraCar.)、蒜叶婆罗门参(Tragopogon porrifoli-us L.)、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Eur.]材料类别婆罗门参种子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不加激素的1/2MS 培养基上萌发,得到无菌苗,将下胚轴切成约0.5cm 的小段接种。辣根取其嫩叶,经常规消毒后切成0.5×0.5cm左右的小块接种。柘树取其嫩枝,常规消毒后切取带节的小段插入培养基加以诱导培养。培养条件以MS 为基本培养基,诱导  相似文献   

20.
自拟五草汤(夏枯草、垂盆草、龙胆草、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等)治疗以“肝胆湿热型”为主的病毒性肝炎100例,总有效率95%,HBsAg 转阴率50%。临床验证本方有抗病毒、退黄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