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系主动脉内膜环状或横向撕裂,血流侵入夹层,继后随血肿形成及病变延伸,突然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撕裂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命名为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本病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误治,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本病并不少见,西方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为5~10例/100万人口/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探讨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突发剧烈胸背痛是其首发和主要症状,胸部平片是其筛查手段,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有很高的敏感性,核磁共振显像(MRI)准确率最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多于手术治疗前确立诊断或行腔内隔绝术时进行.结论AD起病急、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及时选择或联合应用X线胸片、TTE、CT、MRI等辅助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并指导正确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T和MRI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表现。方法:通过10例经临床、CT和MRI确诊的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本组病例符合I型者4例,符合Ⅱ型者2例,符合Ⅲ型者4例。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双腔,夹层内膜瓣以及膜瓣钙化内移和范围,具有诊断价值。结论:CT和MRI均为无创伤性影像学检查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与影像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D)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5家医院1995-2001年收治的5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高血压是AD的主要原因,45岁以下发病占18%;76%患者表现有剧烈的胸前疼痛,亦有隐痛、无痛和剧痛后缓解;双上肢和上下肢血压异常差异占12%;主动脉瓣舒张期杂音占8%;以并发症急性主动脉分支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症状为首发症状出现的有急性心肌梗塞(AMI)、单瘫、截瘫、急性左心衰等,亦有少见的气胸和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影像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CT)、磁共振显像(MRI)、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有很高的敏感性;AD的分型、定位MRI较TTE优,而TTE在确定有无主动脉瓣损害、心包积液及观察内膜片活动等方面占优。结论;Ad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临床医师必须对AD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有清楚认识,及时选择或联合应用CT、MRI、TTE等辅助检查是AD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主动脉内膜与中间层纵向分离为特征,随着临床医师认识的加强,特别是各种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展,急性主动脉夹层已非少见病。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内科的急症,其临床表现各种各样,漏诊误诊经常发生。医学影像学近10年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诊断的认识,现将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主动脉夹层(AD)患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2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老年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大多数以胸痛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超声、螺旋CT和MRI三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老年AD患者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痛,影像学技术是其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班雨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4):2016-2016
主动脉夹层(AD)预后极差,24小时内死亡率为21%,3个月死亡率达90%,及时正确诊断极为关键。诊断目的在于证实主动脉夹层的存在及准确的分型。明确夹层的范围、内膜破口位置、内膜瓣走行、血栓、主要分支血管的血流灌注、有无主动脉周围血肿,评价假腔的通畅性及真腔受压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方法、内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31例患者中,均表现为胸、腹或腰背疼痛,并常伴有不同系统的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最多见,MR、CT、主动脉逆行造影及UCG对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及时诊断和根据分型采取积极正确的处理措施,可明显改善预后。结论 早期诊断和积极正确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超声检查(TTE),X线平片,CT,MRI,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汇总分析.结果:X线平片提示性阳性率69%(18/26);超声检查阳性率77%(20/26),检测出破裂口16例,检出率62%.CT阳性率92%(24/26)检测出破裂口8例,检出率31%.超声结合CT阳性率100%(26/26),检测出破裂口20例,检出率77%.心血管造影4例,4例阳性,4例检出破口;MRI检查6例,6例阳性,5例检出破口.结论:超声检查和CT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最快捷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二者结合可提高主动脉夹层的阳性诊断率及破裂口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例主动脉动夹层动脉瘤的CT征像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病的特征性CT征象.结果 CT诊断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两腔及剥离的内膜瓣、钙化内移的内膜.CT检查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主要方法之一,笔者搜集我院2007年6月经CT检查证实做动脉夹层1例,重点分析CT影像与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 (AD)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 ,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严重急症 ,起病急 ,病情变化快 ,如不能早期诊断 ,及时处理 ,病死率很高 ,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加强对本病的警惕性 ,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将近两年来急诊内科收治的主动脉夹层 10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患者 7例 ,年龄 31~ 72岁 ,女性患者 3例 ,年龄 2 8~ 65岁。1.2 发病原因 高血压病 8例 ,马凡综合征 1例 ,不明原因 1例。1.3 症状及体征 均系突然发病 ,可表现如下。1.3.1 疼痛 8例撕裂样疼痛 ,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对6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伴有高血压史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患者收住入院后行心脏B超或/和CT或/和MRI明确诊断和分型,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观察首发症状,入院时血压及治疗情况。结果:1.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分型及有无首发症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40/24);3.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压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尸〈0.05。结论: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病因之一,有高血压的夹层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均高于无高血压的夹层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年龄、性别、夹层分型及初始症状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经内科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可缓解稳定,但却不能治愈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破口较大或多个破口的B型患者安全性及治愈率均较高,A型患者可予以外科血管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类型,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作用下沿着主动脉壁不断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夹层动脉瘤[1].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具有发病突然,误诊率、病死率高等特点[1],在基层医院尤其要重视AD的鉴别诊断,以免误诊漏诊。现将我院心脏中心收治的30例AD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疾病中最致命的危重症之一,容易猝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引起误诊。该病曾是少见病,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以及对AD诊断水平的提高,该病有增多趋势。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30例,现结合文献复习,对AD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病情复杂多变,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及时、准确、全面的诊断是指导治疗、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扫描覆盖范围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已经成为诊断AD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合并急性/慢性肾衰竭或对比剂过敏的急性AD可疑患者初次检查的首选方法;磁共振成像适用于部分慢性AD患者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较少见,但近年来由于影像学长足的进步和人们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近4年来本科遇到的19例AD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分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迄今仍有很高的误诊率和病死率.未经诊治的患者在24h内25%死亡,1周内死亡达50%,而及时诊治的患者有60%可生存10年以上.因此,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作一早期诊断尤其是影像学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分离诊断中的进展.1 临床诊断线索80年代以来,随着各项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广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