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光明  陈大兰  姚国杰 《重庆医学》2005,34(11):1708-170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象学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116例中有102例病人首次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8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4例死于伴发疾病。结论应重视老年CSDH的早期诊断,颅骨钻孔负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CSDH的首选方法,小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用于壁厚、分隔的血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采用单孔式钻引流孔术33例,因血肿机化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术2例。结果:采用单孔式钻孔引流术33例,一次性治愈32例,复发仅1例,在同侧再给予钻孔引流后治愈。血肿机化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2例治愈。结论:钻孔引流是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治愈率高,手术效果好,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适用于血肿包膜厚,血肿内有分隔或机化的血肿。  相似文献   

3.
董俊兴  刘荣领 《中原医刊》2005,32(18):52-53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损伤的继发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全麻下行钻孔引流术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包膜切除术,具有费时、全麻、损伤大、费用高等缺点。我科从2002年1月~2005年3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简称微创术)治疗CSDH13例,疗效非常满意。微创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可靠等优点,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血肿 ,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 10 % [1 ,2 ] ,血肿体积多持续性缓慢增大。我院 198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手术治疗 6 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患者 5 8例 ,占同期 CSDH手术患者的 5 1% (5 8/ 112 )。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 CSDH的首选方法 ,具有简单有效、损伤小等优点 ,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我科对血肿包膜钙化坚厚、脑萎缩等因素导致脑膨起困难或分隔型血肿等引起血肿复发者 ,行骨瓣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骨窗开颅手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别经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病例,按手术方式分别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4%,术后再次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实验组有效率91.4%,死亡1例。结论相较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是一种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头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的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老人,占颅内血肿的10%。本病特点:头伤轻微,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目前,对CSDH的治疗多数为开颅小骨窗冲洗手术,但我们应用微创穿刺方法损伤更小,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针与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SDH患者随机分成单针组和双针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而单针组只用单针在血肿中部进行穿刺冲洗引流,双针组则在血肿的前部和中部各穿刺一针进行冲洗引流.术后24~72 h复查头颅CT,对血肿清除量、平均冲洗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颅内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双针组与单针组比较,术后血肿清除更彻底,术后需冲洗平均次数明显少,而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减少(P<0.05).结论 双针微创治疗CSDH效果更好,清除血肿更彻底,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并去除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结果 47例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16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需他人照顾,7例长期卧床,3例植物生存状态,死亡9例.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缓解脑干受压,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手术效果.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70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钻孔引流术,观察组35例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总花费、术后3天复查CT血肿残留例数、术后癫痫发作例数、二次手术患者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统计总治愈率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前诊断尤为重要,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手术治疗以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为主,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微创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经头颅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0例,分2组进行对照研究,行小骨窗开颅手术25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25例。结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速度快,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较彻底,但从术后并发症比较2组无显著性差异,2组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2者对预后有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通常是指初始受伤3 周以后出现的血液及其分解产物在硬脑膜和大脑表面之间积聚,并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内血肿[1],是神经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群,其发生率为1. 72~16. 3/100 000/年,65%~70%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钻孔引流术,但是对于对各种复发的、血肿内有凝固性血块或明显分隔的、血肿包膜明显激化厚韧等CSDH仍需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现将我院经骨板开颅手术治疗的8例CSDH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并去除大骨瓣减压。结果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72例,良好36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死亡4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能基本彻底清除,行大骨瓣减压可以缓解术后脑水肿,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方法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术后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方法 我们对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辅以不同的药物治疗的办法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1个月对侧肢体肌力2度以上: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23例中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中13例,对侧肢体肌力3度以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中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辅以神经节甙脂治疗18例中1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合神经康复31例中15例。结论 采用微侵袭外科治疗血肿清除并辅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或结合神经康复对病人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特点主要为发病急、病情重,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主要是清除颅内血肿进行治疗~([1])。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术后恢复不理想。目前,随着微创手术不断发展,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血肿清除效果好~([2]),本研究分析了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钻单孔引流术(SH)和钻双孔引流术(DH)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以1998年为界将79例CSDH分成两组,一组采用钻单孔引流术(SH),另一组采用钻双孔引流术(DH)治疗,术后24~48h复查头颅CT,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继发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住院期间头痛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痊愈率比较.结果两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SD组继发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住院期间头痛发生率均低.结论SD组治疗CSDH较DH组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应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挫灭脑组织和进行内、外减压术。结果:22例患者均实施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康复良好7例,好转12例,死亡3例。结论:运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基本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术野清析,减压充分,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确切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8例中,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行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152例首次行钻孔引流术。109例痊愈,40例少量残留,3例复发后采用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痊愈。结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不典型、易误诊。钻孔引流术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复发病例可采用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超早期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术式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重症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脑疝病人的临床资料,32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4,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外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及6个月随访疗效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手术时间及输血量等方面小骨窗组优于大骨瓣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病人超早期手术治疗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作为首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对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8分)156例,根据GOS预后评定,患者术后治愈33例,恢复良好70例,轻、中度残疾14例,植物生存17例,死亡22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有效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并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方法我们自1994年1月至今对156例CSDH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发现2例并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了急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治愈出院。结论CSDH钻孔引流术后著发生病情恶化,尤其是颅内高压危象,应及时复查头部CT或MRI,明确诊断。立即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使病人转危为安。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为了避免DEDH发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只要选择好钻孔的部位,切开血肿包膜时,避免损伤脑膜血管,且止血彻底,细孔缓慢引流,就可以防止DEDH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