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54岁,2010年3月30日因咳嗽、痰中带血2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内科治疗无效,胸部CT提示左肺占位并空洞形成,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肿瘤进一步增大,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吸烟史30年(60支/d).体检无特殊体征.入院查痰脱落细胞3次均(-),胸部增强CT示,左肺上叶见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大小约7.2cm×7.1cm×5.7cm,中间有空洞,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考虑肺脓肿(图1A);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肺脓肿,于2010年4月12日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肺肉瘤样癌,肿物广泛坏死,肺门、肺动脉旁淋巴结未见转移.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7岁,因咳嗽、大量咳血而入院,患者是个长期吸烟者.有慢支病史,曾于15日前吸入烟花气雾后咳嗽、大量咯血,经治疗后好转,今天上午再次复发咳嗽、咯血.实验室检查;WBC11×109/L,中性0.74,淋巴0.25,嗜酸性0.01.X线检查所见:左上肺内带主动球外侧可见近似冠带状致密阴影与纵隔栩连,冠长约12cm,高约2.5cm,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其余左上肺野密度增高(密度明显低于冠带阴影密度)呈云雾状,左下肺、右肺透亮度增加,左膈面不清,肋膈角圆钝,心及纵隔左移,未做侧面检查.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1岁.因"进行性消瘦16个月,咳嗽、咳痰3个月"入院.患者16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下降28 kg,咳嗽,咳白痰.无胸痛、痰中带血及咯血;无低热、盗汗、乏力及厌食.体征:皮肤黏膜无紫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脏(-),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杵状指(趾)(-),神经系统(-).既往慢性胃炎、支气管哮喘病史.两肺CT:两肺间质性病变,肺泡蛋白沉着症,或肺泡癌待排(双肺可见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见图1).肺功能: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彩超: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考虑反应性),较大者1.8 cm×0.5 cm,2.3 cm×0.4 cm.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 19-9、CA125、CA 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AFP、CEA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患者中28例(15.05%)并发气胸,单因素分析示,肺气肿患者气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肺气肿患者;病灶<3 cm者气胸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灶≥3 cm者;病灶距胸壁距离≥2 cm者气胸发生率高于病灶距胸壁距离<2 cm者;病灶位于肺下叶者气胸发生率高于病灶位于上、中叶者(P<0.05);多因素分析示,肺气肿、病灶直径<3 cm、病灶位于肺下叶是经皮肺穿刺并发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气胸容易发生在肺气肿、病灶大小<3 cm及病灶位于肺下叶者.  相似文献   

5.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36岁.因刺激性咳嗽、咳痰1周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症状较轻,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咳白痰少许.无发热,无盗汗、乏力,无胸闷、胸痛、心慌及四肢无力,于门诊静滴"头孢哌酮及双黄连"治疗5天未见明显好转.近1周,感到咳嗽加重并伴活动时胸闷.外院胸部正位片见:左肺上叶大小6.5cm×5.5cm椭圆形致密影,肿物影边缘清晰锐利光滑.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上叶有6.8cm×5.6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影,与胸膜相连,边缘强化,纵隔及肺门未见增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黄伟良  张庆基 《上海医学》2003,26(12):926-926,T002
患者男 ,7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前胸隐痛、不适 3d入院。自述症状与呼吸、咳嗽无关 ,不能自行缓解。 6年前因咳嗽、痰血发现右上肺结核后 ,进行抗痨治疗 6个月。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舌段开口处软组织密度影 ,支气管有阻塞 (图 1,见插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上肺舌段支气管腔内息肉 (菜花 )状肿物完全阻塞管腔 (图 2 ,见插页 )。两次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均在黏膜下见少量纤维及脂肪组织。临床诊断为左上肺支气管腔内癌肿 ,肺不张待排。行左上肺叶切除术。病理检查 :左肺上叶大小为 15 .0cm× 9.0cm× 1.8cm ,…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 患者,男,29岁.因"肺部阴影1年6个月,肺部空洞伴发热、盗汗2个月"入院.2007年9月患者于查体时发现"肺部阴影",当时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等症状,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胸片示双肺透过度明显增加,双上肺斑片状渗出影,右上肺结节影(图1a).胸部CT示双肺弥漫浸润影及小结节影,以双肺上叶和下叶背段最为显著,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b).PPD(5 U)(72 h)示1.5 cm×1.5 cm红斑,未见水泡.ESR 11 mm/1 h,痰抗酸染色(一).曾疑诊"肺结核",建议抗结核治疗,患者拒绝,以后未接受任何治疗,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能从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邓治平  钟义梅 《四川医学》2002,23(6):590-590
患者,女,70岁.因发热、咳嗽、气促10天入院.查:体温39℃,气管左偏,双下肺叩浊,右下肺呼吸音消失,左下肺呼吸音明显减低.余无异常.查肝肾功能正常.B超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液性暗区9.8cm,左侧4.2cm;腹腔少量积液.查胸水2次均为渗出液,2次胸水腺苷酸脱氨酶分别为7.5、9.4U/L.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5岁,体重50kg.反复发热、咳嗽、咳痰9d余入院诊断为"侧胸腔内巨大结核性脓肿".患者发育正常,营养差,半卧位,神志清楚.口唇、指端轻度发绀,呼吸浅,呼吸频率36次/min.潮气量(VT)200-250ml,补呼气量(ERV)450ml、补吸气量(IRV)1000ml、肺活量(VC)170ml.气管右偏,左侧胸廓稍塌陷,左肺叩诊为浊音,呼吸音消失,仅在左锁骨下2cm处能听到很弱的呼吸音.左侧胸壁有向外突起8cm×5cm大小的包块,局部发红、肿胀、疼痛明显,压痛剧烈.X线胸片提示:左第二肋以下大片均匀致密影,肺纹理消失.心包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因胸腰部疼痛6个月余就诊.MRI检查示:T11和L2椎体病变,为查明原发灶,在本科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查.病程中患者无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咳嗽、咳痰和咯血等症状;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体(CEA)、神经元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按体质量5 MBq· kg-1静脉注射18F-FDG,静卧休息1h后行全身低剂量PET/CT扫描,未行延迟显像.结果示:左肺下叶见一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结节影,大小约为1.3 cm×1.7 cm,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5.1,CT于上述部位见一结节影,可见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另于双肺上叶见多个圆形小结节影,边缘光滑,最大直径0.9 cm,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SUVmax=7.9;双侧肺门及纵隔见多个增大淋巴结,SUVmax=6.1;T11和L2椎体骨质破坏伴局限性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max=16,诊断考虑左肺下叶周围型肺癌伴双肺上叶、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T11和L2椎体转移可能性大,余全身PET/CT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后患者行左肺下叶病灶切除术及胸腰椎体病灶清除术,病理结果示:均为结核.  相似文献   

11.
魏峰 《基层医学论坛》2004,8(7):660-660
患者,男性,36岁.咳嗽,痰中带血五个月,胸片示:左下肺肿物,经支气管检查,见肺下叶支气管距隆突2 cm处腔内有一菜花样肿物,长3.5 cm,直径1 cm;左下叶背段亦见有近圆形灰白色肿物,大小约为5.0 cm×5.0 cm×4.5 cm.远端支气管呈囊性扩张,手术切除左肺下叶送检.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女,63岁,因"间断咳嗽6月,左胸痛1周"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外侧一约5.0 cm×4.0 cm 肿物,其内可见不规则透光,内壁不光滑.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 患者女,30岁.因咳嗽、喘憋20余天,加重1周于2002年12月2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1月上旬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少量白黏痰,活动后喘憋明显,无发热、咯血、胸痛.于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4.9×109/L,中性粒细胞0.773;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片状影,右下肺为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1岁,因"发热咳嗽咯痰1周"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发热,颜面潮红,未测体温.后逐渐出现咽痛,咳嗽,咯黄色粘痰,量较多.院外服中药(具体不详)及青霉素V钾、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仍咳嗽、痰量多.1d前患者至我院急诊,体温39.1℃;胸部CT(图1)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空洞伴洞内结节",怀疑肺结核,或肺曲菌球伴感染,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明显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既往史无特殊,无放射线、重金属毒物、粉尘接触史.否认吸烟史.入院查体:T 37.2℃,P 96次/min,R 20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咳嗽8年,加重伴心累气紧、胸背部疼痛半月"于2018年1月21日入我院。2010年,患者因咳嗽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双肺弥漫性结节影,直径约0.3 cm~2.0 cm,病灶大部分呈类圆形,部分结节似见融合,病灶边缘较光滑,未见明显纤维条索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58岁。因反复咳嗽咯血 2 月就诊。无潮热盗汗。慢性病容 ,消瘦 ,双肺底少许湿罗音。胸片示双肺上部多发结节影 ,直径 0 .5~ 5.0 cm,大结节 (>1.0 cm)边界清晰 ,光滑 ,无分叶毛刺 ,内部可见规则的偏心型空洞影 ,空洞壁光滑 ,约 0 .2~ 1.5cm,左上肺见条索状模糊阴影 ,左肺门增大增浓。 PCR强阳性 ,多次痰检结核杆菌阴性。经抗痨治疗 2月结节影缩小 ,最大3.0 cm,空洞缩小与闭塞 ,小结节变淡 ,边界模糊呈斑片状阴影 ,并见纤维化影 ,左肺门变淡 ;治疗 4月余结节影进一步缩小 ,最大 2 .0 cm及不规则偏心空洞 ;治疗 6个月最大结节…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报告一例罕见的合并阑尾淋巴瘤的多原性原发癌。 【病例】韩某,男、53岁。因咳嗽、间断性痰中带血、左胸痛10个月入院。患者于10个月前因咳嗽、间断痰中带血、胸片发现左下肺肿物影(3cm×4cm)。反复消炎治疗4个月无效,复查胸片阴影明显增大。8个月后行肺碘油造影,诊断左肺下叶中心型肺癌。在上海中山医院及我院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诊断均为未分化小细胞型肺癌。患者不同意手术。经长春新硷、环磷酰胺、氨甲喋呤化疗两个疗程,痰中带血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肺损伤(ALI)婴幼儿患者脱机及呼吸力学影响.方法 体外循环术后患婴12例术后出现ALI和脱机困难,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PS进行治疗,观察血气、呼吸力学变化及脱机情况.结果 气管内给药后婴幼儿患者自主呼吸平稳,自主呼吸频率明显降低,自主呼吸潮气量明显增加,三凹征消失,胸骨凹陷减轻,PaCO2明显降低,气道峰压(PIP)由436.18±10.25)cm H2O下降到(25.11±5.14)cm H2O,肺静态顺应性(Cstat)由治疗前的(1.49±0.65)mL·cm H2O-1·kg-1上升到治疗后6 h的(1.95±0.50)mL·cm H2O-1·kg1;气道阻力(Raw)由治疗前的(128.17.±26.34)cm H2O·L-1·s-1下降到(78.56±18.22)cm H2O·L-1·s-1.12例婴幼儿患者用药后均撤机成功.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PS可明显改善心脏病婴幼儿患者术后呼吸力学指标,提高肺动态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患婴呼吸功耗,使呼吸机撤离容易.  相似文献   

19.
患者刘某,57岁,工人,嗜烟史30年。1991年3月在我院体检时,X线出现左下肺有2.5cm×2cm肿块阴影;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行左下叶肿块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下叶外基段约2.5cm×3.2cm,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号3977)为磷癌,肺门淋巴结无转移。1995年6月因咳嗽痰中带血来我院复查,胸片(片号1874)及肺CT检查见左肺门处有4cm×5cm肿块,呈分叶状。纤支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下段有菜花状肿物,管腔堵塞1/2,刷检及活检报告(病理号1739)左主支气管未分化癌。由于患者拒绝治疗而自动出院,随访半年后死于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3岁。因咳嗽痰中带血半月住院。查体:神志清,右锁骨上扪及3cm×1cm,2.5cm×1.5cm,1.0cm×0.5cm大小,质硬,无压痛淋巴结3个。右下肺呼吸音降低,2.5cm×1.5cm。胸部影像学检查示:右下肺5cm×5cm块影,伴肺门淋巴结肿大,气管向右侧移位。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为肺鳞状细胞癌,行IEP(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顺铂)化疗,2个周期后行放疗,放疗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咳嗽,考虑合并放射性肺炎,用地塞米松+头孢拉啶治疗1周无效。查体:右下胸腔积液,行胸腔抽液,抽出800ml液体;胸液外观为微红浑浊液体,其内有较多白色絮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