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一种慢性疾患,轻则危害身体健康,重者发生恶变。笔者自1986年1月~1989年8月治疗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25例,年龄15~29岁者3例,30~50岁者17例,50岁以上者5例,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1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月;  相似文献   

2.
<正>乳疬是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以中老年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儿童乳房异常发育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6月间,采用自拟"消疬散结汤"合皮硝外敷治疗乳疬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我院外科门诊病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中,成年男性8例,年龄35岁~67岁,平均58岁,病程3月~1 a,平均8个月,一侧乳房患病6例,双侧乳房患病2例;男性儿童15例,年龄7岁~13岁,平均10.1岁,病程1个月~3个月,平均1.8月,一侧乳房患病12例,双侧乳房患病3例;女性儿童12例,年龄7岁~12岁,平均9.3岁,病程1个月~2.8个月,平均1.7个月,一侧乳房患病8例,双侧乳房患病4例。对照组中,成年男性7例,年龄35岁~66岁,平均57.8岁,病程3.2月~1 a,平均7.8个月,一侧乳房患病5例,双侧乳房患病2例;男性儿童14例,年龄7岁~12.5岁,平均10岁,病程1个月~2.5个月,平均1.7个月,一侧乳房患病11例,双侧乳房患病3例;女性儿童12例,年龄7.2岁~12岁,平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为主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年,笔者在治疗一阳痿合并男性乳房发育症时,偶然发现加用淫羊藿后,乳房缩小较为明显,随后治疗10例男性乳房发育症,均在辨证基础上有意主用淫羊藿15~30g,即肝郁脾虚者合逍遥散,肾精不足合六味地黄汤,气滞血瘀合血府逐瘀汤,痰阻气滞合三子养亲汤。每剂2煎,兑匀约400ml...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5例,并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治疗组35例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9~47岁,平均33.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年;其中病情属轻度者9例,中度者23例,重度者3例.对照组40例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8~44岁,平均33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2.8年;病情属轻度者12例,中度者26例,重度者2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基本方为:制半夏12g,黄连6g,黄芩10g,党参10g,干姜6g,甘草6g,大枣6g.辨证加减法:湿热下注证为主者,加白头翁、制大黄、黄柏、败酱草;肝郁脾虚证为主者,加当归、白芍、防风、木香、炒山药,去黄连;脾肾阳虚证为主者,加吴茱萸、制附子、补骨脂、乌梅,去黄芩、黄连;气滞血瘀证为主者,加蒲黄、五灵脂、刘寄奴,兼服云南白药;阴血亏虚证为主者,加麦冬、五味子、白芍、山药,去干姜、半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5.
资生丸加味治疗小儿疳积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资生丸加减治疗婴幼儿疳积,发育迟缓36例效果良好,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儿均来自门诊,男20例,女16例,1岁以内9例,1~2岁21例,3~4岁6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6个月,均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脘腹胀大,性怪易哭,大便溏泄,时有发热咳嗽,舌苔薄腻,指纹淡青。2治疗方法2.1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各30g,扁豆、苡仁、芡实、莲子、甘草各20g,砂仁、波蔻、陈皮各10g,神曲、山楂、麦芽各15g,桔梗、藿香各6g,黄连5g。大便溏泄加炙肉豆蔻15g,苍术15g。时有发热,咳嗽者加黄芪20g、杏仁10g。上药混合,碾为粗末,作煎剂用。2.2…  相似文献   

6.
疏肝健脾汤治乳房囊性增生病5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590例患者,年龄在20岁~30岁者82例,30岁以上~40岁者338例,40岁以上~50岁者159例,50岁以上~60岁者7例,60岁以上者4例;病程1年~2年者420例,2年以上~4年者116例,4年以上~6年者24例,6年以上~8年者15例,8年以上~10年者15例;乳房肿块呈片状型者476例,结节型者114例;发于单侧乳房者42例,发于双侧乳房者548例;有512例以往曾接受过治疗。2 治疗方法疏肝健脾汤组成: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3g,台乌10g,香附10g,郁金10g,陈皮7g,娑罗子10g,枳壳10g,蒌仁10g,桔梗10g。加减法:乳胀甚者加橘核仁10g;乳痛甚者加川楝子10g,公英15g;乳…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 996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应用当归饮子加味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0例中男性 2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5 5~ 65岁者 39例 ,>65岁者 1 1例 ;病程 <6个月者 1 0例 ,6个月~ 1年者 1 2例 ,1~ 5年者 1 5例 ,6~ 1 0年者 8例 ,>1 0年者 5例。瘙痒冬春季加重者 38例 ,夏秋季加重者 1 0例。均曾服抗过敏西药效果不佳。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熟地、首乌、黄芪、白蒺藜、当归各1 5 g,白芍、川芎、荆芥、防风各 1 0 g,甘草 6g。瘙痒冬季加重者加蝉蜕 1 0 g,麻黄 6g;夏季加重者加紫草1 0 g,黄芩 1…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3年4月~1996年4月,应用中药自拟复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98例,女22例;年龄5~14岁4例,15~30岁33例,31~45岁58例,46~70岁25例;病史最长者12年,最短者4个月;属早期肝硬化者69例,属中晚期者51例;其中有腹水者52例,合并消化道出血者24例,合并肝昏迷者9例。治疗方法复肝汤组成:苍术、白术各50g,丹参20g,赤芍20g,穿山甲10g,鳖甲15g,大腹皮15g,怀牛膝10g,防己15g,广木香10g,柴胡15g,茯苓20g,甘草10g。肝区痛加前胡10g,川楝子15g;有明显黄疸者加茵陈60g,生大黄6g(后下);消化不良者加焦…  相似文献   

9.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中男性77例,女性21例;年龄25~75岁;病程1周~2年. 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者1例,腰椎管狭窄者26例,梨状肌综合征者10例,腰椎滑脱(Ⅱ度以内)者11例,肥大性脊柱炎者1例. 治疗方法 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独活30g,桑寄生15g,杜仲9g,牛膝9g,细辛3g,秦艽6g,茯苓6g,肉桂9g,防风6g,川芎6g,人参6g,当归6g,芍药6g,干地黄6g,甘草6g.寒湿者合肾着汤加减;湿热者加栀子、泽泻、木通;瘀血者加桃仁、红花、没药;肾阳虚辅以右归丸加减;肾阴虚辅以左归丸加减.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不进行其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发生在男性乳房部的半圆形肿块 ,状如围棋子埋于乳晕部 ,甚则乳房变性增厚 ,状如妇乳。1 992年 6月~ 1 999年 5月 ,我们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止痉散治疗该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患者年龄 1 6~ 65岁 ;单侧发病者 2 2例 ,双侧发病者 1 8例 ;病程 1个月者 1 1例 ,1~ 2个月者 2 1例 ,2~ 3个月者 6例 ,>3个月者 2例 ;肿块 2 cm× 2 cm~ 4 cm× 4 cm;青春期发病者 2 3例 ,成年及老年发病者 1 7例。治疗方法六味地黄丸 ,按其说明书中的常规服法服用。止痉散 :全蝎 1 g,蜈蚣 1条 ,鸡蛋 1枚。…  相似文献   

11.
王瑞芬 《河北中医》2006,28(2):125-125
1998~2005年,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搽,结合病灶局部皮下注射、梅花针叩刺治疗斑秃3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本院患者,男18例,女1例;年龄20~61岁,平均36岁;病程<1个月14例,1~个月10例,>1年6例;皮损1块18例,2块4例,>3块例,>10块3例。1.2治疗方法1.2.1内服养血生发汤[3]药用:黑芝麻30g,墨旱莲15g,枸杞子10g,制何首乌20g,生地黄25g,熟地黄25g黄精20g,侧柏叶15g,甘草10g。加减:头晕、面色苍白失眠证属血虚加当归15g、川芎15g、阿胶30g;病程较长表现为面色晦黯,脉涩,舌有瘀点瘀斑,偏于血瘀加三棱10g、莪术6g、当归15g…  相似文献   

12.
1983年起,我们采用中医疏肝软坚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32例,效果满意,简介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单侧或双侧乳房均质性肿大,局部胀痛、触痛,半数病例有患侧上肢牵涉性痛。年龄:19~76岁,其中小于30岁者12例,50岁以上16例,30~50岁4例。病变在左侧者17例,右侧12例,双侧3例。不超出乳晕者20例,超出乳晕外12例,其中直径大于4cm 者6例。10例曾用男性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痹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7年以来应用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痹9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病人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者达22年之久 病例选择:症见肢体关节冷痛、重着、屈伸不利,局部喜暖恶寒,脉沉缓。2 治疗方法 麻黄加术汤:麻黄6~9g、杏仁9g、桂枝6~12g、甘草6g、苍术30g,水煎服日一剂。若肢体冷痛剧烈者加制川乌6~10g(先煎),肩关节痛者加片姜黄15g,四肢沉重者加云苓30g,苔白腻加藿香20g,腰痛加杜仲15g、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以自拟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失眠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2~61岁,平均42.3岁;病程1~3年者25例,6~12个月者13例,平均8.3个月。本组失眠患者均系以顽固性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衰弱患者。1.2治疗方法基本方:酸枣仁30g,夜交藤15g,党参12g,黄芪15g,熟地黄12g,白芍12g,佛手12g,甘草6g。失眠甚者加合欢皮10g,远志6g,柏子仁10g。若心脾两虚,症见心悸健忘,头  相似文献   

15.
自1970年以来,笔者运用《医宗金鉴》“神效栝萎散”加味治疗男性乳房增生症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8例病人中,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1岁。21~40岁者21例,41~60岁6例,60岁以上者1例。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3个月。单侧乳房肥大者8例,双侧乳房肥大者20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应用乌头桂枝汤加减内服并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6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均明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男性22例,女性46例;年龄13~60岁;病程6个月至25年;关节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1.2治疗方法(1)内服药:制川乌15g,制草乌15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仙茅15g,仙灵脾15g,全蝎(酒洗)6g,蜈蚣(酒洗)3条,地龙15g,丹参30g。兼风者加防风、秦艽、葛根、当归;兼湿者加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兼热者减川乌、草乌剂量,加防己、蚕砂、赤小豆、连翘;痛甚者加制附子、干姜、细…  相似文献   

17.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颜面、手背.笔者近年来自拟蠲疣汤治疗本病43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43例中,男15例,女28例;年龄:14~20岁者24例,21~25岁者19例;病程最短者2月,最长者5年;未婚者85%,已婚者15%.[治疗方法]以自拟蠲疣汤为基本方;板蓝根、银花、蒲公英、苡仁20g,紫草、土茯苓各30g,赤芍15g,玄参12g,浙贝母6g,麻黄5g.随症加减:热甚者,加黄连、山栀;血瘀甚者,加蒲黄、五灵脂,痒甚者,去麻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糖尿病餐后高血糖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均>45岁;病程≥5年者12例,<5年者6例;单纯餐后高血糖8例,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者10例。治疗方法方药组成:人参10g、茯苓20g、白术10~15g、藿香10g、木香10g、葛根15g、甘草3~6g;口渴明显者加知母、石膏;多食易饥者加栀子、黄芩;多尿者加山药、黄芪。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餐后血糖降到8mmol/L以下者14例,降至8~12mmol/L者4例。典型病例男性,71岁,糖尿病史20余年。症见纳差,轻度腹泻,口渴不明显,多尿,形体偏瘦…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0年以来,应用名中医魏长春的经验方血余茅根汤治疗小儿延延性血尿50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50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1个月。其中肉眼血尿14例;伴不同程度蛋白尿13例;轻、中度高血压6例。2治疗方法基本方:白茅根15~309,血余炭、生地、淡竹叶、知母、怀牛膝各6~12g,甘草梢2~5g。加减:肾阴虚甚者加女贞子6~10g,并加大生地量;肾阳虚者酌加仙灵脾6~15g,附片2~5g;伴气虚者加黄茂9~20g,太子参6~15g;兼风寒表证者加银花12~30g,连翘6~15g;伴蛋白尿者加…  相似文献   

20.
1992年2月~2005年6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3例肾积水,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3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15~20岁2例,21~30岁者14例,31~40岁者17例,41~50岁者11例,51~60岁者7例,61~76岁者2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年6个月,平均1年3个月。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腰酸胀痛,均做B超检查证实为肾积水。均符合1992年版黄家驷主编的《实用外科学》中有关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药用党参、枸杞、何首乌、黄精各15g,菟丝子、覆盆子、杜仲、山茱萸、补骨脂、款冬花各10g,猪苓12g,炙甘草6g。伴纳呆乏力、舌体胖加黄芪15g,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