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做好社区护理工作,更好的完成社区护理目标。方法找出压力源,进一步完善护士自身素质,实现由医院护士向社区护士的过渡。结果使社区护士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及人际交往能力上都大幅度的提高,使社区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开展。结论社区护士工作压力解除,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全身心立足于社区护理工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健康保护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3.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鸿雁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46-2147
由于精神科工作特性,使护士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要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本身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特点:特殊性、封闭性、危险性、繁重性。归纳了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相应的调节,保持健康的情绪,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法制观念,加强继续教育,加强护患沟通,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精神科的工作特性,给护士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具备良好的身心健康,以良好的状态对待每一天的工作,自身的健康与自我调适十分重要.现总结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5.
探讨急诊科护士心理疲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疲劳感,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持其身心健康,以稳定急诊护理队伍及提高抢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实施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提出挑战,同时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护士造成日益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使护士尽快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自身生命价值,充分发挥潜能,维护身心健康,护士心理的自我调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5名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个性化的心理干预,12个月后采用SCL-90症状量表对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阳性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心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大,针对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心理支持,有助于心态的调整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高难度,高技术.高风险,护理人员面对工作上的挑战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应引导护理人员正确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力和体力的恢复[1],规律的作息对于人体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需要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规律的昼夜轮班,其身心状态较白班护士处于更为紧张的应激状态[2-4],所以不可否认夜班会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如何减少夜班伤害一直是护理专家的研究重点之一。作为夜班护士,在外界因素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提高自身对夜班的认知,采取积极态度,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助于自己轻松的胜任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6,(2):256-25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医学生胜任全科医生的标准之一,心理健康调适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通过厘清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分析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索医学生自身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和改变,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操作者心理最佳状态,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从解剖、血管深浅度、穿刺要领、术者心理状态及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几种方法的比较,运用适合患儿特点的针对性的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对护士静脉穿刺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根据解剖位置及患儿特点采取特定的方法进行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在为患儿做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状态及操作环境对操作者的心理定势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锦兰  金於今 《吉林医学》2007,28(6):838-838
护理人员是人类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不仅要有完备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的质量,因此关心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或清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程秀珍 《中外医疗》2012,31(13):16+18-16,18
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特殊群体、复杂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的工作及精神压力;要求护士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培养控制情绪、自信、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莫美珠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62-163
随着医疗科学、现代护理学的飞速发展和护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推出,护理模式也发生转变,新的护理模式无疑对护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护理人员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心理调适进行自我减压,从而保持轻松愉决的心情,以维持身心健康,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所处环境中各种情况的高效而快乐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于工作和社会环境.当好一名护士,首先必须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才能积极地去工作,把护理工作干得更好.而从我国调查和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护士的心理状况是不够满意的.一项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发生的高峰,表现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症状[1].本文就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庆兰 《当代医学》2009,15(25):96-97
入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做到心理健康。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控制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我校在大学生心理调适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良好的品质、坚强的意志、成熟的心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精神科护士的护理对象是丧失理智的病人,无自知力,随时可能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出走、严重药物反应等意外事件,工作风险大,责任重,尤其是三班护士,直接接触病人时间长,长期在高风险和压力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侯颖  王海燕 《西部医学》2013,25(3):468-46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0名新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根据测评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护士的自区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总分、阳性项目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新护士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措施能减轻新护士工作压力,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李驰  吴轶璇  戢秋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870-1872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CHS)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向导,综合、经济、安全、有效、快捷、价廉、优质、连续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1]。早在1859年英国人威廉拉斯本便开创了家庭护理活动,1877年美国纽约市开始了访视护理活动[2],我国社区医疗起步比较晚,尚无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病人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