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建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1,15(4):432-433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的重要死亡原因。近年来由于呼吸器的应用 ,显著降低了病死率。现将 1 998~ 2 0 0 0年间应用呼吸器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4 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文 4 8例均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1) 。均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男 36例 ,女 1 2例。出生体重 1 0 0 0~ 1 50 0g 4例 ( 8.3% ) ,1 50 1~ 2 4 99g 1 3例( 2 7.1 % ) ,≥ 2 50 0g 31例 ( 6 4.6 % )。胎龄≤ 2 9wk 1例 ,~ 36wk 1 9例 ,≥ 37wk 2 8例。原发病 :肺炎 (包括吸入综合征 ) 2 8例 ( 58.3% ) ,呼吸窘迫综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呼吸衰竭(RF)新生儿的原发病因以及转归情况,为临床进一步采取急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65例RF新生儿进行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 65例RF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5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及动脉导管未闭(29例)是新生儿RF(NRF)的主要原发疾病,NRF的院内病死率为29.8%。结论 NRF是新生儿的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积极改善通气,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是治疗呼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探讨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褚茂平,陆中权,黄达枢国内外时有报道,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我院新生儿科于1993年10月~1995年10月治疗34例新生儿呼衰,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呼吸衰竭101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年龄分布、原发病、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01例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早期新生儿占91.09%,晚期新生儿占8.91%.早期新生儿原发病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占40.22%.肺炎占36.9%.病死率11.8%,家属放弃治疗30.69%,好转或治愈出院57.43%.结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期新生儿,其原发病以NRDS及肺炎为主,呼吸机辅助通气为其主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30例新生儿,13例选用常频机械通气(CMV)的为CMV组,17例选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的为HFOV组,比较两组使用呼吸器6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HFOV组在治疗后6h动脉血气值尤其血PaO2较CMV组明显改善,两种通气方式所需时间相似,但HFOV组存活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因通气过度及压力性肺损伤等引起的并发症。结论:HFOV是治疗生新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衰竭有效和安全的一种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7.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亦是其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呼吸器的广泛应用,明显地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我院1990~1995年间诊治的9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作一回顾性分析。1诊断标准血气指标:Ⅰ型呼吸衰竭:PaO2≤50mmHg,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8.
<正> 呼吸衰竭可由多种疾病引发,是新生儿期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有效供氧,改善气体及交换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1994年8月以来,将自制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ontio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re,CPAP),应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52例病例,均按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初步方案诊断为呼吸衰竭。其中男29例,女23例,入院日龄:<24小时35例,~3天10例,~7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10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均采用IPPV+PEEP通气模式或SIMV通气模式。结果患儿成活88例,死亡12例,放弃6例,平均上机时间58.1h,并发肺部感染30例,气胸9例,持续肺动脉高压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4例。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治疗关键在于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6年5月~2009年4月收入我科并发呼吸衰竭且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6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经呼吸机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3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6.47%.结论: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足安全有效的,值得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危重之一,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可减低病死率,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70例呼吸衰竭,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36例经CM(V常频机械通气)和HFO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后FiO2、0I、OIa/APO2的差异。结果 HFOV治疗后,呼吸衰竭患儿的FiO2、OIa/APO2较CMV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30例新生儿,13例选用常频机械通气(CMV)的为CMV组,17例选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的为HFOV组,比较两组使用呼吸器6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 HFOV组在治疗后6h动脉血气值尤其血PaO2较CMV组明显改善,两种通气方式所需时间相似,但HFOV组存活率明显提高,并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因通气过度及压力性肺损伤等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HFOV是治疗生新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衰竭有效和安全的一种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其患重症疾病时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高,我院ICU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对43例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重度窒息11例,肺炎17例,颅内出血5例,肺透明膜病8例,胎粪吸入综合症10例,重度缺氧缺血脑病1例,频繁呼吸暂停1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败血症伴循环衰竭3例。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结果抢救成功32例(74.4%),放弃8例(18.6%),死亡3例(6.98%)。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1例。8例次气管分泌物培养阳性。放弃的8例中,其中4例(因经济等原因)系MAS、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可能性很大。结论熟练掌握小儿机械通气的呼吸力学知识、通气模式和参数调节,适时尽早上机,尽量使用较低PEEP、PIP、较短的吸气时间.尽快脱机,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nv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结果:两组间症状明显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050031)河北省儿童医院内科宋亚君,邱向利,张中馥,贾系群机械通气疗法是NICU中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方面起着很大作用,我院NICU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