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42例)和正常蛋白尿组(38例),比较2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程度及发病率。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蛋白尿组动脉内径缩小、峰值流速增加、血流量减少,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程度重。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按其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单纯T2DM组(A组)、T2DM轻度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T2DM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C组)、T2DM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D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vWF和MCP-1水平。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A组)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组(B、C、D组)血浆MCP-1、vWF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MCP-1、vWF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着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这83.5%.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hs-CRP和尿mALB可作为监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6例,依照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分别测量UAER和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平均41.16%,单纯糖尿病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平均15.34%,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警、筛查或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尿素氮及肌酐正常;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60例,单纯随机分为3组,非洛地平和贝那普利组各20例,联合治疗组20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及联合用药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尿微量白蛋白降低,联合治疗组降低血压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幅度优于单独治疗组。结论:非洛地平、贝那普利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血压、降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两药合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下肢血管病变关系.方法 对136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蛋白尿(MAU)组和正常尿蛋白(NAU)组,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程度及发病率.结果 伴MAU的老年T2DM患者较NAU组动脉内经缩小,血流量减少,下肢血管病变严重,发病率高.结论 加强对老年T2DM患者MAU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以减少或延缓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初诊T2DM患者66例,按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34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UAE组) 32例,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三组间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糖(FBG及2hPPG)、血脂(TG、TC、LDL、HDL)、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肽水平(空腹及2小时C肽)、C-反应蛋白(CRP)、Hcy的差异,并分析其与24hUAE之间的关系.[结果]①DM组和DM+UAE组中Hcy、FBG、2hPPG、HbAlc、TG、TC 、空腹及2小时C肽、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UAER组Hcy、FBG、2hPPG、HbAlc显著高于DM组(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4hUAE与血浆Hcy成正相关(r=0.612,P〈0.05);Hcy与CRP呈正相关(r=0.704,P〈0.05),与FBG、2hPPG 、HbAlc均无相关.[结论]Hcy可能是初诊2型糖尿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通过激发氧化应激过程导致早期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尿微量白蛋白(ABL)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意义,以及糖尿病(DM)患者尿ALB与HBAIC的关系。方法:对14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4h尿ALB,HBA1C及空腹血糖(GLU)检测及眼底检查。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并将DR患者组根据其HBA1C值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24h尿ALB和GLU的结果。结果:DR患者组ALB,HBA1C及GLU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在DR轻、中、重三组中,ALB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同时,ALB中位数值随病变的加重呈升高的趋势。结论:尿ALB不仅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亦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及其它微血管病变的指标。尿ALB与HBA1C在DR的早期诊断及反映DR病变程度上,两者可能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9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合并下肢血管病变40例,无下肢血管病变39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hs-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其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水平的高低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P-选择素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43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根据有无蛋白尿分为三个亚组:2型糖尿病无蛋白尿组(A组)52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41例和2型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C组)50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检测空腹血糖的水平;采用电泳仪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采用特种蛋白分析仪免疫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P-选择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临床蛋白尿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高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而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蛋白尿组(P<0.01).2型糖尿病的P-选择素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r分别0.40、0.84、0.87,P均<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金属蛋白酶(MMP-2)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正常人30例、2型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蛋白尿组30例)患者共12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抵抗素、Hs-CRP和MMP-2水平,并分析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组血清抵抗素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两个亚组血清抵抗素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抵抗素与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r=0.67,0.61 P值均〈0.01).DM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两个亚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 MMP-2和血清抵抗素.Hs-CRP、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64,-0.60,-0.58 P值均〈0.01).结论 抵抗素、Hs-CRP、MMP-2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检测血清其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肾病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清脂蛋白-a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三组:38例2型糖尿病无白蛋白尿患者,3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36例2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均用胶乳浊度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比较3组间血清脂蛋白-a的变化规律。结果:与2型糖尿病无白蛋白尿患者相比较,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和2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脂蛋白-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脂蛋白-a升高与尿白蛋白量有关,提示血清脂蛋白-a对糖尿病肾病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轻度组(FPG<7 mmol·L-1,n=29)、中度组(7mmol·L-1≤FPG≤9mmol·L-1,n=31)和重度组(FPG>9mmol·L-1,n=30)],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FPG及24h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并比较其水平的差异和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FPG及24h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FPG及24h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研究组血清FPG、24h尿总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24h尿总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参考依据,便于临床及早制定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94-1895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者,根据是否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无并发周围血管病变)与试验组(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别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与酶法定量测定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并作对比分析。试验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与尿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影响,2型糖尿患者要严格控制自身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2012年1月-6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同时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SCr)等,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组:下肢动脉正常组30例(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有粥样斑块形成组38例,动脉狭窄或闭塞组28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肌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1b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动脉狭窄闭塞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最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mA1b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探讨其在T2DM早期肾脏病变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微量清蛋白(mALB)尿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己糖激酶法、速率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6例健康对照组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含量。按微量清蛋白含量水平分为高微量清蛋白组(A组)和正常微量清蛋白组(B组),比较C反应蛋白水平。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对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F=8.535,P=0.005;F=7.952,P=0.006);B组与健康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59,P=0.080);2型糖尿病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778,P〈0.01)。结论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病情的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2例。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Ⅰ,糖尿病肾病患者77例作为研究组Ⅱ,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单独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Ⅰ组Cys C、RBP以及尿mAlb水平均有提高,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Ⅱ组Cys C、RBP以及尿mAlb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Ⅰ组相比,研究Ⅱ组Cys C、RBP以及尿mAlb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7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与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相比,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合并感染,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s-CRP测定, 分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无感染组再分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蛋白尿组,进行组间及正常健康人的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感染组hs-CRP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P<0.01,与无感染组对照P<0.01;糖尿病无感染组hs-CRP亦增高, 与正常对照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hs-CRP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监测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芬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6):2498-2500
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临床综合诊断(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眼底检查+糖尿病定性)为诊断金标准,其中单一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1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20例为观察2组,纳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照组间相关指标水平,观察1、2组患者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阳性率,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组SCr、BU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Cys-C、mAlb水平均高于观察1组与对照组(P<0.05);清胱抑素C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血清胱抑素C检测、单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测(P<0.05)。结论 联合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精确率较高,有助于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建议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