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的疗效。方法 :确诊的 14例COPD急性呼吸衰竭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给予无创BiAP通气治疗 ,参数吸气压 (IPAP)自 4~ 6cmH2 O(1cmH2 O =0 .0 98kPa)开始 ,在 5~ 30min内调至 10~ 14cmH2 O ,呼气压 (EPAP) 2~ 4cmH2 O ,氧流量 2~ 5L/M ,每日持续或间断通气 8h以上。结果 :治疗 5d后全身症状及动脉血气改善明显 ,血气主要指标PaO2 (48.2± 11)mmHg ,PaCO2 (83.8± 16 .5 )mmHg ,治疗后分别为PaO2 (6 8.1± 10 )mmHg ,PaCO2 (5 8.2± 11)mmHg ,分别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OPD急性呼吸衰竭合并多发性肺大泡患者采用无创BiPAP通气治疗疗效肯定 ,总有效率 92 .8% (13/ 14 ) ;对于合并有相对禁忌症如 :多发性肺大泡 ,重度肺气肿的COPD患者 ,只要调节合适的参数 ,不会出现气胸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记录通气前,通气后2 h、48 h及脱机后24 h血气分析。【结果】研究中实际应用IPAP为(16±2)cmH2O,EPAP为(8±3)cmH2O,氧流量4~6 L/min。28例患者经机械通气后2 h后血氧分压均达60 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意识障碍均得到改善、呼吸费力情况减轻,RR减慢,pH,PaO2升高及PaCO2,HR,RR下降均非常显著(P<0.01),12~16 h神志清楚。通气治疗持续时间平均为(72±24)h,通气治疗48 h及撤机后经鼻导管及面罩吸氧(FiO240%)24 h后RR减慢,PH,PaO2升高及PaCO2,HR,RR下降较通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一例再需无创或有创通气治疗。2例患者病情加重,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3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治疗是可以尝试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GCS≤8分34例为昏迷组,GCS>8分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综合护理干预下NIPPV治疗后的转归和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分值、呼气压力(EPAP)设定值、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有创通气比例、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吸气压力(IPAP)设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经NIPPV治疗后2 h、24 h,动脉血pH值、PaO2/FiO2、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IPPV治疗前,治疗失败者的APACHEⅡ值高于治疗成功者(P<0.05),而两者间的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治疗成功者GCS高于治疗失败者,血气分析指标也比治疗失败者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综合护理干预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IPPV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致中轻度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符合COPD住院患者分为3组:A组10例,PaO2<55mmHg且60mmHg>PaCO2>45mmHg;B组12例,PaO2<55mmHg且PaCO2>60mmHg;C组16例,PaO2<55mmHg且PaCO2>45mmHg,拒绝无创通气治疗.A、B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 常规治疗.C组仅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监测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1h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24h继续改善,常规治疗组1h上述指标无改善,24h时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改善较无创正压通气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COPD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引起肺通气和 (或 )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 ,导致呼吸衰竭。这种呼吸衰竭多为慢性呼吸衰竭 ,如血气分析示PaO2 <60mmHg,PaCO2 <50mmHg,称之为I型呼吸衰竭 ;如PaO2 <60mmHg ,并伴PaCO2 >50mmHg,为II型呼吸衰竭。如通过代偿、适应 ,在呼吸空气时仍能担负轻工作或从事日常生活活动 ,称为代偿性呼吸衰竭。若并发呼吸道感染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呼吸功能障碍加重 ,机体失去代偿能力 ,出现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临床症状 ,则称为失代偿性呼吸衰竭。其治疗不仅依赖于COPD发展的严重…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在平喘、消炎、去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 ,对 10 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 ,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NIPPV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PaCO2 明显下降 ,PaO2 明显上升 ,说明NIPPV能纠正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IPPV)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最佳时机。方法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 h、第3天观察两组血气、临床症状、肺功能和预后的变化。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评价NIPPV的效果,选择应用NIPPV的最佳时机。结果NIPPV组在治疗2h后迅速改善了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和血气(P<0.05)。实施NIPPV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由20.6±28.9 d缩短至12.4±9.9 d,插管率由26.7%降至11.7%,病死率由13.3%降至3.3%(P<0.05)。轻、中度患者实施NIPPV的成功率较高,而重度患者的疗效不佳。结论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使用NIPPV,应用NIPPV的最佳时机为50 mmHg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IPPV)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最佳时机。方法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 h、第3天观察两组血气、临床症状、肺功能和预后的变化。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评价NIPPV的效果,选择应用NIPPV的最佳时机。结果NIPPV组在治疗2h后迅速改善了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和血气(P<0.05)。实施NIPPV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由20.6±28.9 d缩短至12.4±9.9 d,插管率由26.7%降至11.7%,病死率由13.3%降至3.3%(P<0.05)。轻、中度患者实施NIPPV的成功率较高,而重度患者的疗效不佳。结论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使用NIPPV,应用NIPPV的最佳时机为50 mmHg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老年男性患者的疗效,评估NIPPV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46例严重COPD(pH<7.25或PaCO2>75mmHg)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平喘和吸氧支持治疗;NIPPV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NIPPV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NIPPV组患者血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pH值、PaO2、PaCO2较快得到改善且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NIPPV组患者中21例好转,2例改为有创通气,对照组13例好转,10例改为有创通气,其中5例死亡,NIPPV组有创通气的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NIPPV能显著改善重度COPD老年患者的呼吸衰竭,并显著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治疗组,22例COPD并呼吸衰竭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应用鼻(面)罩进行NIPPV,两组主要观察指标:(1)治疗期间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2)NIPPV3h后血气分析,(3)观察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经NIPPV3h后,呼吸频率下降,心率降低,PaO2明显增加,PaCO2显著下降,PH值改善(P均<0.05),对照组治疗3h后各指标无明显改变(P均>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比较安全、切实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颈髓损伤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126例应用NIPPV(NIPPV组)与125例给予鼻导管吸氧者(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PaO2、PaCO2及2a后生存者BI和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提出NIPPV的治疗作用.结果 两组治疗后PaO2、PaCO2、BI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不张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可有效改善颈髓损伤并呼吸衰竭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 肺功能康复的作用 . 方法治疗组 5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 BiPAP呼吸机 , 经用鼻 /面罩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治疗 COPD、肺心病并Ⅱ型呼吸衰竭 (呼衰 ),以同期住院达同样标准的患者 3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 , 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 , 作为对照组 .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pH无明显变化 (P >0.05), 两组 PaCO2均有降低 , 而治疗组有明显下降 (P<0.01),两组 PaO2及 SaO2均有升高 , 而治疗组有明显升高 (P< 0.01). 结论 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 NIPPV对 COPD、肺心病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较为肯定 , 可降低 PaO提高 PaO、减轻症状 , 有助于 COPD患者的肺功能康复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呼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6月15日-2006年6月15日本院住院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351例,将进行面罩NIPPV者作为治疗组,未进行NIPPV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再按血气分析的结果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轻度呼衰:50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5 mm Hg;中度呼衰:66 mm Hg≤PaCO2≤80 mm Hg;重度呼衰:81 mm Hg≤PaCO2≤95 mm Hg;极重度呼衰:≥96 mm Hg.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气分析结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COPD伴不同程度Ⅱ型呼衰患者经NIPPV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aCO2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重度和极重度呼衰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pH值、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程度呼衰患者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插管率、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呼衰程度加重,插管率、病死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NIPPV对不同程度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通过睡眠监测压力滴定技术指导无创通气压力调节对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OS)呼吸衰竭的疗效,以期为该类患者制定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无创通气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经多导睡眠图(PSG)及经肺功能或曾经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为重叠综合征并血气分析提示存在二型呼吸衰竭的患者;(2)病情允许接受及患者能够耐受整夜PSG监测;(3)神志清醒,觉醒状态下自主呼吸良好;(4)耐受无创通气.剔除标准:(1)频繁呕吐或咯血;(2)自发性气胸;(3)严重的面部外伤或溃疡;(4)气道分泌物过多.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共入选27例,其中剔除2例,实际参与研究的患者为25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25例OS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滴定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JP)治疗,滴定组患者均予AutoCPAP于睡眠时进行压力滴定,选择最佳呼气压力[EPAP,(8.8±0.5)cmH2O],作为患者夜间睡眠时的EPAP,晨起后将EPAP再改为5 cmH2O;对照组则持续将EPAP定为5 cmH2O.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上午10点血气分析、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LOW)、治疗后晨起血气分析、夜间呼吸机窒息报警次数、治疗后漏气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有创通气上机率等指标.两组间数据予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滴定组与对照组相比SpO2Low改善[(25.9±11.3)%,(14.9±8.4)%]更加明显(t=2.747,P<0.05).滴定组治疗后晨起PaO2升高程度(29.4±4.4)mmHg与对照组(22.6±2.1)mmng相比显著提高(t=4.941,P<0.0001);而PaCO2下降程度[(16.8±7.3)mmHg,(20.0±6.3)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4,P>0.05).滴定组上午10点PaO2升高程度(28.9±6.7)mmHg与对照组(31.3±7.7)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8,P>0.05);PaCO2下降程度滴定组(23.3±5.7)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18.2±5.0)mmHg(t=2.346,P<0.05).讨论在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OS呼吸衰竭的患者时,使用AutoCPAP滴定精确选择夜间睡眠最佳EPAP,并结合晨起迅速适当下调EPAP的通气方法,较之以往只注重吸气压的调节而不考虑或盲目调节EPAP的传统通气方法,更能有效地改善夜间低氧血症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此外,OS患者夜间应用最佳EPAP并没有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提示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48例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性通气治疗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及心率、呼吸频率降低,pH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对心房利钠肽(ANP)的影响,探讨NIPPV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机制。方法对26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PPV治疗,于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24h分别测定血浆AN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血浆ANP含量对照。结果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衰患者的血浆A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经NIPPV治疗24h后血浆AN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心衰组和非心衰组患者在NIPPV治疗24h后血浆ANP含量均有显著降低,但心衰组患者在治疗2h就较治疗前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血浆ANP水平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PaCO2改变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IPPV在改善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也降低患者血浆ANP水平,NIPPV对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神经肽含量的影响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支气管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于我院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NIPPV治疗,观察组接受NIPPV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变化,记录两组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 O2、PaC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接受NIPPV联合支气管镜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改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朱春香  殷传慧 《护理研究》2014,(15):1861-1862
[目的]研究不同范围的氧合指数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经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COPD病人在相同的撤机前提下测定氧合指数(PaO2/FiO2),按其不同的范围分为4组:第1组PaO2/FiO2150mmHg、第2组PaO2/FiO2150mmHg~200mmHg、第3组PaO2/FiO2201mmHg~250mmHg、第4组PaO2/FiO2251mmHg~300mmHg,分别撤机,观察各组的撤机成功率。[结果]第1组和第3组、第4组撤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和第4组撤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病人撤机前氧合指数250mmHg,可以明显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吸气压12~20 cmH2O,呼气末压为4~8 cmH2O,呼吸备用频率16~20次/分,吸呼比约为1∶2。治疗36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结果】经通气治疗后患者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明显好于通气前(P〈0.05),症状改善,有效率达69.4%,11例仍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占30.6%。【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明显,无严重副作用,且可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PPV,动态观察NIPPV治疗后不同时段动脉血气。结果:NIPPV治疗后血气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1);是否合并肺外器官损害对患者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前PaO2与PaCO2同向升高(r=0.210,P>0.05),治疗后PaO2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5)。结论: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NIPPV有一定的临床效,且治疗前的基础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