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针灸空气污染、引起疼痛、有传染风险且操作要求高等问题及目前市场上激光针灸仪仅单一连续的照射穴位且易于被人体适应的问题,将对传统艾灸手法和传统针刺提插手法及其补泻手法的定量分析结果对应于不同激光物理学参量并进行模拟,并由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平台可模拟多种针灸手法的双路输出半导体激光针灸模拟仪,其输出功率、时间均可设定.  相似文献   

2.
一种具有传统中医针刺补泻手法的新型智能电针仪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电针产品无仿传统针刺补泻法的电针针法和人体刺激耐受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实现的新型智能电针仪.该电针仪由单片机、信号发生电路、功率驱动、液晶显示、按键输入、安全保护和声音提示等部分组成.着重介绍了利用单片机实现仿传统中医针刺补泻手法,并采用模糊划分与混沌处理结合的方法,解决人体刺激的适应性.仪器具有多种针法选择、输出定时、自动报警等优点且设计符合医疗器械安全规范,可用于临床穴位针法刺激和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  相似文献   

3.
用126只大耳白家兔分成三部分进行实验,每部分动物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实验,均用内生致热原复制发热模型。前者实验动物,针刺“百会穴”,后者实验动物,针“刺非穴位”,均观察对发热的影响。第三部分实验动物,均不注射内生致热原,但针刺实验组动物“百会穴”,观察对正常体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 针刺内生致热原发热家兔“百会穴”,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在体温上升期,发热高度降低,抑制体温上升、加大退热幅度和加快退热速度;(二) 针刺内生致热原发热家兔“非穴位”。没有显著的退热作用;(三) 针刺正常家兔“百会穴”,体温不因针刺而发生显著波动。  相似文献   

4.
针刺术式是针刺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不同针法的效应或有差异,其因何在?有关的实质性工作尚不多见,缺少可以作为检验依据的客观指标,是个原因。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到进行针刺时,与穴位相关的浅、深神经干上的诱发电反应可随术式  相似文献   

5.
背景:蒙医针刺手法的训练是蒙医针灸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在虚拟环境中,建立表达不同上肢穴位蒙医针刺手法涉及的力学模型,以多层次展示蒙医上肢针灸穴位的针刺过程。方法:①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1名在职研究人员针对蒙医针刺疗法在前臂特定穴位的直刺法(垂直刺入皮肤)、斜刺法(倾斜45°刺入皮肤)、十字刺法(刺入皮肤后四方旋转)进行演示实验,使用ATP-IV型针刺信息采集系统的光学位置传感器和附带的记录软件,记录自行针开始10 s内的各个传感器数据;②扫描条件为电压9 V,电流250 mA,其余各项参数选择手法参数测定仪的默认值。将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的X、Y、Z轴采样信息分别绘制电压-时间关系图,参照文献记载建立针刺过程模型;③对蒙医针刺过程的建模进行生物力学分析;④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通过ATP-IV针刺参数测定仪实际测定的直刺、斜刺手法模拟参数,可见在针尖接触到软组织表面后针受到的轴向力会迅速上升,在刺破软组织表皮后急剧下降,形成了落空感,并在此后由于软组织弹性和摩擦力的作用,针受到的阻力趋于平缓,与Okamura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一致;②相对于中医复杂的针刺手法,蒙医文献载述的针刺手法只有与手感结合的进针三步法和与穴位结合的8种针刺手法,具有操作简便、用具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选用大耳白家兔100只,分成两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封闭“百会穴”对家兔针刺降热效应的影响。实验分为针刺——封闭穴位组,针刺——未封闭穴位组;发热对照组(各组动物耳缘静脉注入含EP的上清液引起发热反应)和空白对照组。第二部分:封闭“百会穴”对家兔发热效应的影响。封闭实验组动物穴位,对照组动物穴位不作处理。两组动物耳缘静脉内均注入含EP的上清液引起发热反应。实验结果发现:针刺发热家兔“百会穴”具有明显的降热作用,但针刺封闭发热家兔“百会穴”基本无降热作用。“百会穴”封闭本身对发热没有任何影响。由此,我们推论:针刺“百会穴”的降热作用与该穴位的神经末梢或感受器受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鼠后三里针刺前后细胞外基质的差异性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区针刺前后细胞外基质的差异性基因表达及其在针刺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10只,分针刺组和针刺对照组2组,手法针刺大鼠“后三里”30 min,立即取材;针刺对照组也取左侧后三里相应区域的组织。所取组织经RNA提取及纯化后,采用Agilent大鼠cDNA芯片比较2组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差异性基因表达,对差异性表达的基因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法验证。结果:大鼠后三里区针刺前后细胞外基质具有差异性表达的基因有4条,针刺前后的整合素无差异性基因表达。结论:针刺前后穴位区细胞外基质存在部分差异性表达基因,细胞外基质在针刺始动中的具体作用途径及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从华佗针曹操头风应用风府穴以来,风府、哑门穴便成为主治中风、癫痫、舌强、失语等症的常用穴位。在50年代针刺风府等穴对精神病的治疗以及60年代针刺以哑门为主穴对聋哑症的治疗尤为广泛。但由于对风府、哑门穴的局部解剖了解不深,其针刺深度不好掌握。针刺过浅达不到预期的疗效,而针刺过深且方向不准确会伤及延髓或引起出血,往往发生意外事故,所以曾一度将该两穴视为“禁区”。近年来,以针刺哑门、风府穴为主治疗脑血管病获得了显著的疗效,又重新引起人们对该两穴的重视。本文的目的是对风府、哑门穴的针刺深度以及它们与颈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尸体和活体的系统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推广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治疗脑血管病提供科学的依据,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白细胞致热原(LP)复制家兔发热模型,并针刺其相当于“督脉经”上的三个不同部位降热时,测定家兔脑脊液(c.s.f)中环核苷酸含量,实验结果发现:LP性发热家免c.s.f中c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cAMP含量为18.60±1.56 pmol/ml,LP组为25.30±1.14pmol/mlP<0.01),cGMP含量则低于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值为14.10±1.33pmol/ml)LP组值为8.95±0.72pmol/mlP<0.05)。三个针刺“穴位”LP组针刺后体温高度明显受抑制,其c.s.f中cAMP禽量亦明显低于LP组(LP组cAMP含量25.3)±1.14 pmol/ml,三个针刺“穴位”LP组cAMP含量分别为15.00±1.37;17.31±2.27;和16.09±1.35pmol/ml);cGMP含量则高于LP组(LP组cGMP含量为8.95±0.72pmol/ml,三个针刺“穴位”LP组cGMP含量分别为:14.68±0.86;13.93±0.83和16.70±1.95pmol/ml)。表明针刺“督脉经”上三个部位均有明显降热作用,但针刺“封穴”LP组,针刺“穴位”正常组及针刺“非穴”LP组均未发现有抑制体温升高的作用,对c.s.f环核苷酸含量亦无明显影响。我们推理;针刺发热家兔的三个不同部位降热效应机制,可能是针刺该部位的神经解剖装置发出冲动并可能通过神经传至中枢并使环核苷酸含量变化,从而达到降热目的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针刺两种不同手法对机体应力作用及其能量传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建立基于两种中医针刺手法的力学模型来了解在针刺手法的“得气”现象中,频率的变化对针刺过程中应力分布及能量在软组织中耗散的作用。方法 用粘弹性力学理论和软组织粘弹性准线性理论建立二维针刺极坐标方程,用Matlab6.1进行数值求解。结果取f1=0.0984,T2=8454.76和C=0.0351时,在低频区(0-8Hz)能量耗散因子和捻转手法随频率变化显著;对于提插手法,在相应频率上存在周期约为8Hz的能量耗散极值。结论 两种手法中能量耗散在低频区的显著性,以及提插手法过程中出现的能量耗散极值情况对“得气”现象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为指标,探讨不同穴位在针刺针麻中的特异性作用,已有很多报导,但用穴位和非穴位对比的方法,研究穴位功能特异性的资料甚少。本工作从刺激穴位和非穴位所引起的皮层诱发电方面,进一步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实验用20只猫,在氯醛糖麻醉下,暴露一侧大脑皮层体感区(SI区)。用同心圆针电极刺激猫对侧前足“合谷”、“腕骨”穴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008年4月~2013年4月在本社区门诊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穴位取用,以病侧的主穴为基础,配合配穴,每次轮流选用7~8穴施以治疗,其中颊车、地仓、合谷三穴为必取之穴,地仓针时沿皮斜向颊车,合谷应取受病的对侧。针刺以徐疾迎随补泻法为主。留针20min,3次/w,4w为一疗程。结果治疗30例治愈,20例有效,10例未愈,总有效率为83.3%。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灸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按时间开穴规律针刺治疗方法即子午流注法疗效显著,但由于算法复杂,难以广泛推广和运用,因此,本系统根据子午流注理论,用微机实现穴位开放规律的计算和显示,研制出一台具有显著特点的智能型子午流注补泻治疗仪。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50例标本股前部上份的皮瓣动脉,股前部上份皮瓣动脉来源有二:①腹股沟区三支浅动脉的股皮支,它们又可以分成主要分布股部的股皮支和分布其它皮区为主但同时分布股部的过路皮支,前者又分长、短两种。②股部深动脉的直接皮炎。股前部份上内侧半的皮肤主要由阴部外浅动脉的股皮支分布,外侧半主要由旋骼浅动脉的股皮支分布。这两支动脉可考虑用作相应皮瓣的血管蒂。阴部外浅动脉的股皮支主要来自下主支,当下主支具独立起源时,可考虑用下主支作为皮瓣动脉蒂。  相似文献   

15.
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消化道运动调整作用规律的探讨王颖,尚红艳,庄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本文利用应力传感器同步多部位观察记录胃肠道的方法,在新斯的明造成胃肠运动可逆性亢进的动物模型上进行慢性实验,观察针刺不同经脉上的穴位对胃肠运动调整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中医针灸研究发现刺激某些穴位对运动后机体抗氧化能力确有一定的影响,而穴位不同配伍对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 目的:对大鼠力竭游泳后不同组合的相关穴位进行针刺,探索不同的穴位配伍刺激方案对提高心肌及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的效果,筛选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最有效的穴位组合。 方法:选取雄性健康成年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三阴交+后三里组(n=15)、肾俞+后三里组(n=15)和大椎+后三里组(n=15)。后4组大鼠通过为期10 d的游泳训练(在4 d的适应性游泳训练后)建立力竭模型。三阴交+后三里组、肾俞+后三里组和大椎+后三里组大鼠,每次训练结束休息15 min后,分别对其三阴交+后三里、肾俞+后三里和大椎+后三里进行穴位针刺。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心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大椎+后三里组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肾俞+后三里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三阴交+后三里组和大椎+后三里组大鼠心肌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三阴交+后三里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提示不同穴位组合针刺对大鼠心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有不同的影响,穴位针刺对提高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针刺大椎加后三里效果最明显,而对于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针刺肾俞加后三里和三阴交加后三里有一定的特异性效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手针针刺同一经络上但被同一神经阶段支配的不同穴位的核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方法:对33名志愿者进行手针针刺,每一位志愿者会随机地接受一个点的针刺:太冲穴,中都穴,太冲穴旁的非穴位点和中都穴旁的非穴位点,在针刺同时用1.5T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得到针刺穴位相对于非穴位的激活脑区。结果:相对于刺激假穴组,刺激真穴组都激活了额内侧面、前扣带回(ACC,BA24/32/25);对侧中央后回、顶叶BA7/31、额中回;还有同侧的BA19和小脑。针刺太冲穴特异地激活了两侧额中回和颞下回,对侧颞中回、岛叶、小脑和同侧额中回、尾状核;针刺中都穴特异地激活了对侧颞上回、顶下小叶、同侧的中央前回和额上回。结论:针刺同一经络上的不同穴位会引起相似的大脑反应,而针刺同一经络上不同穴位所引起的特异性激活也表明了穴位特异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轴型血管蒂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在12侧灌注颜料的新鲜下肢上,解剖观察了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真皮下血管网的构筑及静脉回流,结果显示:①皮动脉穿出深筋膜后随即分成2~6支主要分支各自斜行浅筋膜途中发出浅筋膜分支、真皮下血管网分支和混合型三种分支;②真皮下血管网分支在真皮下层形成“血管树”或“蜘蛛痣”状吻合稠密的血管网;③在制备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时需保留血管蒂周围2.5cm不超薄,其余周边部分超薄至保留皮下脂肪2~3mm;④真皮下静脉也吻合成网,通过皮动脉伴行静脉或股外侧浅静脉回流。文中讨论了皮瓣的血供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外对针灸作用机制及理论的研究深入,明确针灸治疗脑部疾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突显重要。本文在分析针刺相关穴位对相关脑结构具有区域特异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脑部相关特异性区域中的相关代谢物定量表征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利用这种表征手段来研究针刺部位、手法、时间等参数作用于相关部位产生代谢改变状况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人咬肌的肌构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侧人咬肌的肌构筑学研究表明,咬肌浅部为多羽肌,内部有3-5个与肌表面平行排列的腱板,肌纤维从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深部为带状肌,肌纤维并行排列几乎垂直下行,咬肌浅部明显重于深部,约为深部的2.5倍,生理横切面积约为深部的2倍,但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却明显小于深部,浅,深两部各项构筑指数在左,右侧无显性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咬肌浅,深两部均属于力量型肌,咬肌浅部在咀嗳活动及保持下颌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部对下颌姿势位的维持和稳定颞下颌关节的正常位置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咬肌的肌生理和肌运动学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