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 s IL- 2 R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 IL- 2 R。结果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s IL- 2 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1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s IL- 2 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升高 ( P<0 .0 1 )。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 s IL- 2 R水平可反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机体免疫状态 ,并可作为病情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 (ADA)的影响。方法 :采用次氯酸钠测氨法进行血清 ADA的活力测定。结果 :血液透析后血中 ADA活性明显增强 (P<0 .0 1)。结论 :血液透析使得 ADA活性改善 ,有利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 s IL-2 R)及补体 3成分 ( C3)、循环免疫复合物 ( CI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 ,单向免疫扩散法、PEC—紫外分光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 s IL-2 R、C3及 CIC进行检测 ,并以直线相关法分析与 Pa O2 、 Pa CO2 的相关性。结果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 s IL-2 R、 CIC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 P<0 .0 1 ) ,与 Pa O2 呈负相关 ( P<0 .0 5) ,与 Pa CO2 呈正相关 ( P<0 .0 1 ) ,而 C3低于缓解期及对照组。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 s IL-2 R、 CIC增高 ,C3下降 ,提示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因此 s IL-2 R、C3及 CIC可作为临床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病情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 IL- 2 R)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 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患儿血清 s IL - 2 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RRTI患儿在疾病急性期血清 s IL- 2 R水平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 .0 1 ) ,恢复期血清 s IL- 2 R水平也降至正常范围 ;追踪观察发现 ,1年后转为支气管哮喘及慢性肺炎的患儿血清 s IL- 2 R水平持续升高。结论 :血清 s IL- 2 R水平异常升高是导致 RRT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清 s IL- 2 R水平的动态观察 ,可作为监测 RRTI患儿免疫功能、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临床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烧伤患者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以及烧伤患者病情监测、免疫状况评估的观察指标 ,动态观察了 3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一周、二周、三周及四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 IL - 2 R)水平 ,并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中、重、特重度烧伤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发现 :(1)烧伤患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至伤后四周仍无恢复 ;(2 )特重度烧伤患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烧伤患者 ,重度烧伤患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烧伤患者 (P<0 .0 1)。结论 :升高的 s IL- 2 R是影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众多原因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伤后 s IL- 2 R水平的观察对烧伤患者病情的监测及免疫状况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及sIL-2R的水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2 R水平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0例 CHD患者 (CHD组 )和 2 6例非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的血清 s Fas、s Fas L和 s IL - 2 R水平。结果 :CHD组患者 s Fas水平 (ng/ L)为 15 83.4 1± 174 .4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1374 .5 5± 142 .4 2 ) ,P<0 .0 1。与对照组比较 ,CHD组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 (ng/ L)显著增高 (94 4 .5 0± 395 .5 9vs6 5 2 .4 5± 16 3.36 ,P<0 .0 1) ,且 CHD患者血清 s Fas水平与 s IL- 2 R水平呈正相关 (r=0 .4 18,P<0 .0 5 )。两组血清 s Fas L水平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 s Fas、s IL- 2 R与 CHD有关。高水平的血清 s Fas有可能通过抑制激活的 T细胞凋亡而导致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水平的变化在术后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动态检测 4 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 1 d及术后 0 .2 5、0 .75、1、3、6个月血清 s IL- 2 R水平同时检测 30例正常人血清s IL- 2 R水平。结果 :4 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血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0 1 ) ;术后 1周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较术前升高 (P <0 .0 5 ) ;其中 4 2例术后 6个月无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血清 s IL- 2 R水平在术后 1周至 6个月呈下降趋势 ,至术后 6个月接近正常人水平 (P >0 .0 5 ) ;而 5例分别在术后 3~ 6个月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血清 s IL- 2 R水平在术后 1个月开始明显上升(P <0 .0 5 )。结论 :s IL- 2 R对口腔鳞癌患者术后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中IL-2、sIL-2R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秀红  李艳 《吉林医学》2000,21(5):269-270
目的 :对 2 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中 IL - 2、s IL - 2 R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的研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2 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期 (经血清明胶凝集法检测抗体效价 >1∶ 80确诊 )血清中的 IL- 2、s IL- 2 R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 ,MP感染急性期血清中的 IL- 2的表达降低 (P<0 .0 5 ) ,s IL- 2 R的表达明显升高 (P<0 .0 1)。结论 :MP感染病人早期出现暂时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他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疾病易合并 MP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 IL- 2 R)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随机选择 5 7例严重多发伤 (ISS≥ 2 5 )患者 ,采用酶标法于伤后 2 4h内、 3d、 7d和 13~ 15 d检测血清 TNF- α、s IL-2 R水平。发现 5 7例患者治疗期间有 13例发生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ODS) ,TNF- α和 s IL- 2 R在创伤组明显升高(P<0 .0 5 ) ,MODS组更明显 (P<0 .0 1) ,约 1周左右恢复正常 ,而 MODS组则在 2周左右仍维持较高水平 (P<0 .0 5 )。结果表明 TNF- α、s IL- 2 R是促进全身炎症反应向 MODS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玲英  洪华  彭茜 《西部医学》2005,17(2):171-172
目的 探讨急性期川崎病 (KD)血清 s IL - 2 R、CRP、IL - 6、IL - 8、TNF-α的变化。方法 应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 30例急性期 KD患儿口服阿斯匹林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后血清 s IL-2 R、CRP、IL- 6、IL- 8、TNF- α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 s IL- 2 R、CRP、IL- 6水平高于对照组 (P<0 .0 1 ,P<0 .0 1 ,P<0 .0 5 ) ,治疗后 s IL- 2 R、CRP、IL- 6含量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IL- 8、TNF- α在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s IL- 2 R、CRP、IL- 6参与了 KD的疾病过程 ,阿斯匹林和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影响KD患者血清 s IL- 2 R、CRP、IL- 6水平 ,为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永明  覃莲  秦松树 《广西医学》2003,25(8):1349-1350
目的 :检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 (s IL- 2 R)水平 ,评价 s IL- 2 R的测定在诊治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的 EL ISA法检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 s IL- 2 R的水平。结果 :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 s IL- 2 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检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 s IL- 2 R水平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肿瘤、创伤及感染性炎症患者血清中 TNF-α、IL-6和 s IL-2 R的含量 ,对这 3类疾病在发病机理上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1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3 7例 ,其中肺癌 1 5例、宫颈癌 1 2例、胃癌 5例、肝癌和食管癌各 2例、恶性间皮瘤1例。2未经治疗无并发症的机械性创伤患者 41例 ,创伤严重度评分 ( ISS)为 1 6.81± 1 .74。3急性感染性炎症患者 2 5例 ,其中肺炎及呼吸道感染 1 3例、淋巴结炎和急性胃肠炎各 3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盆腔脓肿各 2例、输卵管及肝脏脓肿各 1例。 4正常对照组 3 0例。采用 EL ISA法测定血清中 TNF-α、IL -6和 s IL -2 R的含量。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0 2~ 0 .0 0 1 ) ,但 3类疾患之间增高的程度不同 ( P<0 .0 5~ 0 .0 1 )。TNF-α和 IL-6增高的顺序皆为炎症 >创伤 >恶性肿瘤 ( P<0 .0 5~ 0 .0 1 ) ;s IL-2 R以炎症增高最显著 ,次为恶性肿瘤 ,创伤最低。结论 :恶性肿瘤、创伤及感染性炎症时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在质上的相同使得这 3类疾病之间可相互影响、相互加重 ,在量上的区别造成各自程度不同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的病理过程 ,临床表现和预后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 IL-6R)的关系。方法:85例ACS患者作为病例组,80例其它原因入院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IL-6和s IL-6R水平,分析ACS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IL-6、s IL-6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中具有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斑块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 IL-6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IL-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关系(OR=3.85,P<0.05),ACS患者血清s IL-6R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OR=0.81,P<0.05)。结论:ACS患者IL-6和s IL-6R可作为预测ACS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JRA)及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 IL- 6 ,IL- 8,s IL- 2 R和 TNF- α等细胞因子 (CK)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风湿活动的传统指标血沉 (ESR)和 C-反应蛋白 (CRP)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夹心 EL ISA法 ,对 30例 JRA和 34例 RA患者的血清中 ,4例 JRA,7例 RA,6例骨性关节炎 (OA)和 9例半月板损伤 (MT)患者的关节液中 IL- 6 ,IL- 8,s IL- 2 R和 TNF- α的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130例 JRA,34例 RA患者血清 IL- 6和 s IL- 2 R的水平与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30例 JRA患者血清 IL- 8水平与…  相似文献   

15.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及IL-18水平与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可溶性 Fas(s Fas)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及白细胞介素 - 18(IL- 18)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探讨它们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α-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 s Fas、s ICAM- 1、IL- 18的水平 ,荧光定量 PCR技术测定血清 HCV- RNA滴度。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s Fas、s ICAM- 1、IL- 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0 .0 1) ,且与血清 HCV- RNA滴度密切相关(分别为 r=0 .915 ,r=0 .795 ,r=0 .75 7,P均 <0 .0 1) ;s ICAM- 1、IL- 18水平与 ALT活性显著相关 (分别为 r=0 .95 2 ,r=0 .96 9,P<0 .0 1) ,但 s Fas水平与 ALT无关 (P>0 .0 5 )。实验结果还显示 ,抗病毒治疗有效者 ,血清s Fas、s ICAM- 1、IL- 1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而无反应者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 :s Fas、s ICAM- 1、IL- 18均参与慢性丙型肝炎免疫致病过程 ,且与肝脏炎症活动性、肝损害程度及血清滴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扁桃体炎病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目的 探讨慢性扁桃体炎病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2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及红细胞酵母菌花环法 ,检测了 40例慢性扁桃体炎病儿及 30例健康儿童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E- C3bRR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E- ICR)、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的变化。3结果慢性扁桃体炎病儿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CD4阳性细胞及 CD4/ 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 (t=2 .10 ,3.70 ,P <0 .0 1,0 .0 5 ) ,CD8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升高 (t=6 .83,P<0 .0 1) ;E- C3b RR,E- ICR较对照组降低 (t=10 .47,3.35 ,P<0 .0 1) ;血清中 s IL- 2 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t=9.11,P<0 .0 1) ;CD4/ CD8比值与 s IL- 2 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0 .8436 ,P<0 .0 1)。4结论 慢性扁桃体炎病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当代医学》2013,(25):62-6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IL-2、IL-2R及IL-6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陕西省韩城矿务局总医院治疗的73例子宫肌瘤患者,同时以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IL-2、IL-2R及IL-6水平进行检查,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9.0478,P<0.01);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12.2124,P<0.01),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13.5570,P<0.01),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IL-2水平降低、IL-2R及IL-6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相关,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成人 Graves病 (GD)患者血清 Th1/ 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偏离方向以及 G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毒 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s CTL A- 4 )的改变 ,并探讨 s CTL A- 4与 Th1/ 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关系。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血清 s CTL A- 4和 IFN- γ及 IL- 4 ,以IFN- γ/ IL- 4比值作为反映 Th1/ Th2细胞免疫应答强度的指标。应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法 (IEMA)检测血清 FT3、FT4、TSH、TGA和 TPOAb,应用 EL ISA方法测定 TRAb。研究对象为 30例 GD治疗前患者 (治疗前组 ) ,2 0例 GD治疗后临床缓解患者 (临床缓解组 )和 2 0例健康献血者 (对照组 )。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GD患者治疗前组和临床缓解组血清 IL- 4明显降低 (P<0 .0 1) ,IFN- γ/ IL- 4升高 (P<0 .0 5 ) ,而 IFN- γ无明显改变 (P>0 .0 5 )。 CD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缓解组比较 ,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2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前组和临床缓解组血清 s CT-L A- 4水平升高 (P<0 .0 5 ) ,而 GD治疗前组和临床缓解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3) GD血清 s CTL A- 4分别与 IFN- γ、IL- 4及 IFN- γ/ IL- 4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显示s CTL A- 4与 IL- 4呈负相关 (r=0 .348,P=0 .0 13)。同时方差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9.
姚若全  张献清  王岭  穆士杰 《医学争鸣》2002,23(21):1968-1968
0 引言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白细胞介素 - 2 (IL- 2 )通过与细胞 IL- 2受体 (IL- 2 R)结合 ,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功能 ,发挥抗肿瘤作用 ,IL - 2 R不仅表达于激活的免疫细胞 ,还可以部分释放于血清中 ,称为可溶性 IL- 2 R(s IL- 2 R) .s IL- 2 R是一种免疫抑制因子 ,正常人血清中 s IL- 2 R含量极少 ,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s IL- 2 R水平会显著升高[1 ] .我们通过对 5 8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 - 2及 s IL - 2 R水平进行了检测 ,探讨其与乳腺癌病理分类及预后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 (DCM)血清 s Fas/s Fas L 水平及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 30例DCM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可溶性 Fas(s Fas)、可溶性 Fas配体 (s Fas L)水平 ,并对其中 1 3例 DCM患者 (A组 )和 5例死于非心血管疾病的尸检患者 (B组 )的心肌组织进行原位细胞凋亡 (TU NEL 法 )检测和凋亡细胞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1DCM组血清 s Fas和 s Fas L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 P<0 .0 1 ) ,并且血清的 s Fas和 s Fas L 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明显升高 (P<0 .0 1 ) ;2 A组的凋亡指数 (AI)明显高于 B组 (P<0 .0 1 ) ,并且 A组中 6例心功能 、 级患者的 AI明显低于 7例心功能 、 级的 AI(P<0 .0 1 ) ,但仍明显高于 B组 (P<0 .0 1 ) ;3AI≥ 1的 DCM患者血清 s Fas和 s Fas L 水平均明显高于AI<1患者血清的 s Fas和 s Fas L 水平 (均 P<0 .0 1 )。结论 :Fas/Fas L 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在 DC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凋亡是 DCM的心肌细胞丢失和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机制 ,并且血清的 s Fas和 s Fas L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 DCM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