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注射与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寻求更好的溶栓途径和方法.方法将入选的44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颈动脉注射组(简称A组)21例,将尿激酶30万U稀释,用普通输液针由病灶侧颈动脉穿刺后加压注射;静脉滴注组(简称V组)23例,将尿激酶120万U稀释后静滴.两组辅以相同的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痊愈8例(38.1%),显效9例(42.9%),总有效率为95.2%.V组:基本痊愈5例(21.7%),显效6例(26.1%),总有效率82.6%.A组出血1例,发生率为4.8%.V组出血3例,发生率为13.0%.结论尿激酶颈动脉注射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人 40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颈动脉注射尿激酶第 1次 1 0万U ,第 2次 5万U ,共用 2次 ;对照组颈动脉注射复方丹参针 ,每次 1 0ml,共用 3次 ,总量 3 0ml,两者均为隔天注射 1次 ,治疗前后查头颅CT、凝血 4项、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结果 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后 ,肌力提高 3级以上 40 % (P <0 .0 1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是治疗急性脑硬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逐渐增加,然而在治疗上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是脑动脉堵塞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再通堵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有效血供。很多结果显示早期溶栓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8年至今应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脑梗死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3-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组60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为对照组66例,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方案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组 (治疗组 ) 132例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89例 ;疗效判定依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 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项目制定。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2 )治疗开始的时间≤ 48小时与 >48小时者的疗效比较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3)对治疗组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结论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 ,提高了缺血区药物浓度 ,克服了全身用药所致的高费用低疗效 ,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降低了致残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后加纳洛酮颈动脉推注(观察组)与单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对照组)8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与后期疗效。方法 对38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20~40)×104U颈动脉溶栓后加纳洛酮0.8mg颈动脉推注治疗,对30例脑梗死患者单用尿激酶(20-40)×104U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2h后,观察组32例(84.21%)有效,其中7例(18.42%)治愈或基本治愈;对照组25例(83.3%)有效,其中4例(13.73%)治愈或基本治愈。治疗14d观察组35例(92.10%)有效,其中26例(68.42%)治愈或基本治愈;对照组23例(76.67%)有效,其中13例(43.33%)治愈或基本治愈。观察组再闭塞2例(5.26%),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再闭塞4例(13.33%),1例出现症状性脑出血(3.33%)。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加纳洛酮颈动脉溶栓与单用尿激酶颈动脉溶栓疗效均较高,但加用纳洛酮颈动脉溶栓的后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 2 0 0 0年 1 0月以来在降纤酶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 (UK)颈动脉注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4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发病 (6~ 48)小时内入院且 6小时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经CT排除脑出血。临床诊断 :颈内动脉系脑梗死 ,均为初发病患者 ,除外颈动脉高度狭窄及颈动脉窦反射亢进者 ,无出血性疾病 ,无消化性溃疡 ,无房颤 ,血压在 2 4kPa/ 1 4.7kPa以下 ,年龄小于 80岁 ,无其它溶栓禁忌症。按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凡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75~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 30min内滴完,随后给予舒血宁15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每日1次静点,共3周,溶栓后24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1日2次,脐周皮下注射7d。结果:符合溶栓标准的52例患者溶栓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愈率显著进步,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仅有2例死亡.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另1例死于脑干梗死,其他无1例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结论:显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h以内)是有效的,而脑干梗死可适当延长时间窗,如能严格掌握入选标准.该疗法是安全可靠的.而且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 (U K)颈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能使药物直接注入血栓 ,使局部药物浓度增大 ,达到较佳溶栓效果 ,但由于药物浓度高 ,增加了脑出血的发生率 [1 ] 。为了减少 U K颈动脉溶栓脑出血的发生 ,我们行实验室监控下 UK颈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发病 6 h内确诊为脑梗死重型病人 72例 ,诊断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2 ] ,且均无脑梗死溶栓禁忌证 [3 ] 。男 33例 ,女 39例 ;年龄 35~ 75岁 ,平均 5 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监控组 ,每组 36例。1.2 给药方式两组均经颈动脉插管到血栓近端加压注射天普乐欣 (主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63.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52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治疗的临床结果,认为发早期应用尿激酶,用量小,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明显好转。发病时间长,用其它药物效果不明显时,改用较大剂量尿激酶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有效率与发病早期治疗和用药剂量有关。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的特点。方法 应用HDI- 5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进行检测 ,观察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形态、性质 ,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 ,血流动力学改变。脑梗死患者 2 0 7例 ,按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基底动脉供血组。对照组 45例 ,为同期住院非脑梗死患者。结果 皮质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90 .9% ,高于其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皮质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 >50 %的发生率为 2 1 .2 % ,高于其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皮质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颈动脉狭窄率 >50 %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脑梗死组 ,皮质脑梗死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住我科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冠脉再通29例,再通率76.3%;6例(15.8%)发生轻微出血并发症。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靠、安全、使用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轻微。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尿酸氧化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酸氧化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②方法 将106例急性脑硬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脱水剂、活血化淤、脑保护剂及抗凝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酸氧化酶治疗。③结果 在治疗后24h,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评分差异无显著性(F=4.66,q=12.11,9.87,P<0.05;F=6.23,q=17.83,11.91,P<0.05;6h以内与7-24h溶栓治疗在7d,30d的临床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q=7.29,8.16,P<0.05)。④结论 小剂量尿酸氧化酶治疗急性脑硬死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安全、方便。溶剂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内延迟时间及不同治疗时间的治疗效果。探讨缩短病人院内延迟时间的方法及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急诊溶栓组经CT或MRI确诊后立即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溶栓组则在住院后进行。结果:急诊溶栓组病人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58min,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9例(47.5%),住院溶栓组来诊至溶栓治疗开始的平均时间为120min,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者12例(30%),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6-48h内溶栓仍有效,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缩短院内延迟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责料,统计脑梗死、脑梗死复发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率、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并与时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及复发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率、颈动脉斑块患病率明显增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稳定新鲜粥样兜块。对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报告4例起病后3小时内的大脑中动脉脑梗塞的早期CT表现。CT所见主要有:一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脑岛异常征”、豆状核边界模糊、脑沟池受压、脑皮髓质界面消失、内囊后肢增宽、低密度改变等征象。认为前六种征象较脑梗塞的低密度改变更早出现,为CT诊断大脑中动脉脑梗塞的早期依据,其中“脑岛异常征”为本文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够阻止进展型脑梗死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根据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小剂量尿激酶(UK)和降纤酶随机分成两组,在治疗前后对疗效、并发症、有无恶化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剂量尿激酶组较降纤酶组有更好的疗效。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进展型脑梗死病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注射川芎嗪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血管药川芎嗪经颈动脉穿刺给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全部为急性期病人,采取随机配对分组方法,并设立了对照组(静脉给川芎嗪),获得显著效果。治疗组50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50例,总有效率78%。治疗期间除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外,还观察了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等变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研究设计在心电监护下,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注射尿激酶,观察其溶栓效果。研究单位中原油田中心医院内科。研究对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发病均在12小时以内。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 的诊断标准。处理方法患者入院后即进行心电监护,定时静脉注射尿激酶,定时记录心电图,血压及心功能,对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病6小时以内治疗7例,冠脉再通4例;发病7~12小时治疗者7例,冠脉再通1例;6例合并泵衰竭者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发病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